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0

瞭望 | 成都:为旅游添点“绿”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0

回帖

41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5
发表于 2025-2-11 15: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年来,绿色旅游产业链逐步延伸,涵盖了从留宿到交通、从饮食到娱乐等多个范畴,形成了绿色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绿色旅游一方面需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另一方面需要着力美满供给侧产品体系建立,建立可连续发展的本领和完备的保障体系,推动行业的可连续发展
文 |《瞭望》消息周刊记者 卢宥伊 袁秋岳
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冰雪大天下……比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然而,旅游产业的碎片化价值链、旅游产业无序开辟一度带来了情况污染、能源斲丧增长、传统文化商业化和住民生活干扰等问题。
2023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立的意见》,作出了关于绿色旅游的详细摆设。作为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旅游在游客的活动上实施绿色束缚,同时也对旅游产业运营及办法建立举行绿色规范,促进情况友好新型消费的发展,表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内涵,中国绿色旅游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2024年9月,中国旅游研究院绿色旅游研究课题组发布了《大熊猫·绿色旅游发展指数陈诉》。陈诉提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开始思索旅游业的可连续发展模式,中国旅游从业者变得更加关注情况,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全产业链的绿色实践,验证绿色旅游发展正当其时。
绿色理念驱动模式创新
春节期间,成都邛崃市芦沟竹海景区的守拙佳构民宿迎来了繁忙时刻。
民宿位于成都郊野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平乐古镇旁,竹林山半山腰上,吸引了浩繁住客。冬日阳光洒在这片浓绿竹叶掩映下的中式庭院里,温暖清新。民宿主理人黄新正在构造工作职员到场一项传统活动——“洗竹”。活动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寓意除旧布新。游客们在留宿体验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还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独具文化匠心的民宿本身,也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进入主楼,脚下青砖是百年前的老城墙砖,门口的“大石缸”,是生存了北宋时期最完备的古法造纸遗址之一,一下让人回到“成都草纸半平乐”的年代。据介绍,民宿原为一栋川西民居,工匠们对其细致改造,保存川西建筑特色的同时,将每一块砖、每一根木头标上序号,顺山势,应水景,最大水平还原旧时风貌,并在结构上举行现代化改进,以满足绿色居住需求。
一砖一瓦间,绿色旅游消费逐步从抽象理念转化为产业实践。中国旅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韩晋芳介绍,比年来,绿色旅游产业链逐步延伸,涵盖了从留宿到交通、从饮食到娱乐等多个范畴,形成了绿色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互动性强、与自然紧密联合的绿色旅游项目,能提拔游客的环保意识,还能在教育与娱乐中实现长期的社会效益。
黄新谈到,绿色旅游中,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是一种可连续的消费方式,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从农场到餐桌”的生态饮食理念倍受欢迎。一到节沐日,民宿买卖红火,自有菜园“南野”为住客提供奇怪有机蔬菜,游客可以自拣鸡蛋、品尝自种食材,还能让孩子们到场认养自己的一块小菜园,体验种植的乐趣。不少成都家庭选择回归自然天地间,在“田间地头”到场私房年夜饭制作。
守拙佳构民宿还构造开展山野小溪放河灯等一系列具有春节传统特色的活动。黄新说,除了贴近时令和节气的特色活动外,民宿免费为游客提供单车,方便他们穿梭在美丽的竹林间,享受康健骑行乐趣,同时配备新能源充电桩,保障绿色出行。这些活动和底子办法在传承中华良好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绿色消费的形式传播了环保理念。
绿色旅游注重资源的掩护与公道利用,倡导旅游目的地在生态掩护、环保办法以及低碳交通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守拙佳构民宿的做法,恰是成都践行绿色旅游理念的生动缩影。
2024年9月,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公布了绿色旅游实践优选目的地名单,成都位列此中。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现,成都在绿色旅游方面举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例如,“丛林+景区”的“宝山村模式”;“茶园+景区”的“成佳村模式”;“矿区+文旅小镇”的“䢺江镇模式”等。
受访专家表现,通过将天下遗产与生态旅游、古迹文化与文博游、民俗文化与绿色乡村游等有机联合,成都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绿色旅游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守拙佳构民宿工作职员正举行“洗竹”传统活动,寓意除旧布新(2025年1月摄) 受访者供图
催生新兴市场需求
在成都市新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学讲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解说复杂的环保概念。“‘零碳’是指碳排放约等于零,为什么不能等于零呢?因为我们还要呼吸。”老师的话语引来一阵轻松的笑声,孩子们眼中闪耀着好奇,“碳排放”“温室效应”“可连续发展”等专业名词不再迢遥和抽象。
解说结束,各人走进了电芯车间。“妈妈,这个机器和我玩具里的机器人似乎。”成都市民王慧敏带着她6岁的儿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细节。透过透明的车间窗口,机械臂精准地取放零件,完成从投料、搅拌、涂布到冷压、模切、卷绕等12个步骤,一块块电池井井有条地生产出来。这个过程不但让孩子们看到了先进的绿色低碳科技,也感受到与自然和环保紧密相连的产业力量。“有机会走进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工厂,对孩子和大人来说,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和良好的教育。”王慧敏说。
韩晋芳总结,当下,以环保工厂研学为代表的绿色旅游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热门选择。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康健、情况以及环保等方面的器重水平与日俱增。
受访专家表现,游客对绿色旅游的期待主要体如今亲近自然、追求康健生活方式、体验当地文化习俗和智能化提拔旅游体验的便捷性和互动性等方面,更愿意到场生态友好类旅游项目。“这种需求变化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的空间,推动相关产业研发出更加可连续、更加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韩晋芳说。
以成都为例,在绿色旅游需求不断开释的配景下,2024年,成都市自然掩护地和野生动植物掩护中央在公园都会局引导下,围绕湿地日、爱鸟周等节点,开展了36场科普活动,吸引超8000人到场,覆盖460余所学校,影响凌驾4万人。
2024年,成都市地方标准《公园都会滨水绿地鸟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指南》(征求意见稿)完成并公开征求意见。《指南》提出,宜保存滨水绿地内长势较好的原有植被;乡土植物应用占比宜不低于70%;对滨水绿地鸟类栖息地举行地域划分,实施差异化的植物景观营建……这些举措旨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旅游需求,推动绿色旅游发展走深走实。
1月,成都冬日不算严寒。青头潜鸭游弋在湖水中,与它一起在成都越冬的伙伴另有很多。而成都平原为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预备了丰厚的馈赠,平原之上遍布河湖、沟渠、坑塘,水草繁茂,鱼虾肥美。
如今,人们总能在成都市内的各类旅游景区,看到群鸟齐飞的壮观场面。2024年成都境内已累计观测记载到577种鸟类,约占天下总数的38.34%,全省总数的76.22%。
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并行
发展绿色旅游的核心在于提拔生态体验与品格生活。多位受访专家表现,绿色旅游一方面需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另一方面需要着力美满供给侧产品体系建立,建立可连续发展的本领和完备的保障体系,推动行业的可连续发展。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现,基于对群众需求的深入调研相识,成都市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绿色旅游服务供给。
红石公园地铁站口,市民刘涛与朋友边走边聊,很快便走进了红石公园。公园绿道附近是高大的绿树和绣球花,远处矮丘如黛,近处的小溪蜿蜒流淌。
为了更好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成都市不断优化绿色空间结构,提拔公共服务供给。在成都,公园绿道已成为一种“精力快充站”。这种从家门口、地铁口就能敏捷进入的绿色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都会微观光的好去处。这里不但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也让人们在哗闹的都会生活中,短暂地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身心的舒缓与放松。
不但依赖市场驱动,成都也注重从政策层面全方位结构,推动都会绿地开放共享。2024年,成都市新建各级绿道1013公里,各类公园63个。成都市规划全长16930公里、全球最长的天府绿道体系,每日更新、不断延伸,串联起成都境内的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多级都会生态体系,公园都会“大战略”同时是每个市民可感可及的游玩“小确幸”。停止目前,成都天府绿道总里程已凌驾9000公里。
绿色旅游不光是市场活动,还应该是旅游目的地建立的重要战略和方向。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都会围绕智能管理,调节、低落对情况、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提供高质量旅游体验,并出台政策与标准,加强公众绿色环保意识。
作为国家低碳都会试点之一,成都自2017年起,在绿色低碳出行、绿色办公、生活垃圾分类、绿色文化等与绿色旅游密切相关的范畴连续发力,体系性构建绿色低碳消费体系。通过美满法律法规、出台政策步伐和加强顶层计划,成都在绿色发展多个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为绿色旅游的全面推进奠基了坚实底子。
例如《成都建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都会树模区总体方案》《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都会建立条例》《成都市龙泉山都会丛林公园掩护条例》《成都市旅游留宿业低碳环保绿色消费宣传动员举措方案》等文件连续出台,从源头上规范旅游企业、消费者的环保生活消费方式,积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绿色旅游发展的治理效能。
成都市还在绿色旅游需求侧管理上发力。“碳惠天府”平台成为推动绿色旅游和绿色消费的重要抓手,该平台创新制定了低碳评价标准,覆盖餐饮、商超、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店、绿色旅游饭店、展会等多个消费场景,赋予这些场景低碳属性,引入碳核算机制,推动低碳旅游和消费成为一种潮流,鼓励游客通过低碳活动积聚积分兑换优惠,促进绿色消费。
停止2024年底,“碳惠天府”平台已吸引凌驾240万用户,累计开辟106个碳减排项目,实现碳减排量46万余吨。通过机制创新和场景拓展,助力成都在绿色消费上实现可连续发展,为绿色旅游注入了全新活力。■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005332505365761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6 01:27 , Processed in 0.10456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