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回复: 0

《道德经》:养生的最高地步,是养松懈感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0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5-2-10 21: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记》中太史公对老子有一句记录: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传闻说是两百多岁,这紧张是他修道养寿的缘故。
足见老子的养生智慧不可谓不高明。
《道德经》就讲: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以为:养生的关键,是始终让身心处在自在的状态中。
这与时卑鄙行的“松懈感”不谋而合。
当一个人能与天下与自我调和相处,他就达到了养生的最高地步。

01
清净,养心
今世人的养生术,可谓五花八门。
有人花大价格购买各种昂贵的保健品,到头来全部投入都打了水漂。
有人把本身活成了“苦行僧”:不吃蛋黄,不吃内脏,不吃碳水,最后硬生生拖垮了身体。
在老子的养生观里,任何流于形式的养生都是徒劳的,养生最紧张的是养心。
一个人内心清净了,身体天然会向好。
美学家蒋勋在63岁那年突患急性心肌梗塞,做过一场大手术。
经历过生死劫后,他急迫地想找一个地方静养。
他带着书和一些简单的行李,从繁华喧闹的多数市,搬到了儿时居住的小乡村。
在这里他不看电视,也很少用手机,险些隔绝了全部外界的纷扰。
他天天朝晨5点起床散步,沿路欣赏不同时节的稻田。
有太阳的时候就在院子里看书,晚上便悄悄观赏漫天星光。
这份宁静和淡然,让他的身体渐渐康复,精气神甚至赛过以往。
在这之前为了养生,蒋勋实验过泡温泉、喝养生茶、做力量训练,都收效收微。
后来他逐步发现:心不静,全部养生都是徒劳的。
《灵枢》中讲:心者,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焦虑躁动,则劳神耗力,心安定平和,自有安然笃定。
晚唐时期有位叫德诚的禅师一次外出钓鱼,直到深夜还是一无所获。
坐着小船白手而归,他没有一丝愠怒,反而悠然自得地欣赏沿途的月色。
归家后他兴然提笔,写下那句名动天下的诗: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鱼儿没有上钩又何妨,我载着满船的月光归去也是大有所获。
德诚禅师一生少有病痛,他曾游历过多个寺院,常年跋涉却没有疲累之感。
70高龄时他依旧逐日朝晨四五点晨起诵经、修禅,繁琐事件也应付裕如。
他的康健高寿,正是得益于淡定平和的心态。
《道德经》里讲:清净可以天下为正。
养一颗安静淡然的心,得失随缘,天真烂漫,才华百福自集。

02
寡欲,养身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道德经》这三问,问出了众人的病症。
多少人为了追名逐利,不惜侵害本身的身体,搭上本身的康健。
老子以为这是一种病态。
他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度的欲望是无底黑洞,它会不断蚕食你的精气神,终极将你吞噬。


我之前单元有个先辈,多年来勤劳苦学,一起从小县城,考进了名牌院校。
在他的观念里,进步是没有上限的,努力是没有止境的。
房子换了大的还要更大,车子买了贵的还要更贵。
以是他吊着一口气一起狂奔,年届不惑也丝毫不敢松懈,空闲时间根本无法心安理得地苏息。
由于常年饮食习惯不好,他患上严重的胃病,由于压力过大,他变得敏感暴躁,整个人处在瓦解边沿。
《道德经》里说:满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止,是知晓事物的边界在哪里,不逾越谁人会伤及自身的边界。
满足,是珍惜当下的生活,无论富贵还是平淡,都可以怡然自乐。
国学大家梁漱溟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
曾有门生去他家做客,发现他家屋子非常狭小且堆满了书,险些让人无处下脚。
门生忍不住问:您蜗居在这过得这么艰苦,心里没有抱怨吗?
梁漱溟笑着答道:艰苦吗?可是与书相伴是我最想过的生活。
饮食方面他也不铺张浪费,几十年来对峙食素。
在他眼里,一间陋室,一壶清茶,赛过万千拥有。
这种满足常乐的心态,使他过得超然洒脱,一生无灾无难,活到了95岁高龄。
老子讲: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满足。
无尽的欲望,是养生的天敌。
欲念过重,会反噬自身。
学会知止满足,懂得随遇而安,才华平和通达,延年益寿。

03
不争,养气
这些年我见过舌粲莲花、凡事较真的人,也见过忍辱不辩,看似糊涂的人,我发现他们的精力状况差别很大。
前者面容愁苦,总病恹恹的,后者精力充沛,总乐呵呵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是何缘故。
直到有一天,看到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颇有名顿开之感。
是啊,一个人假如到处想赢过别人,事事锱铢必较,就会不停处在紧张压抑的状态中,长此以往肯定身体虚弱,精力疲惫。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老翁,总喜好对别人的事变指手画脚,遇到看不顺眼的人,总忍不住对其指指点点。
有一天,他出门闲逛,遇到唱戏讨生活的戏子。
老翁以为他们喧华低俗,便出言挖苦。
对方也不甘示弱,联合起来把老翁骂了个狗血淋头。
旁边围观的百姓,笑得前仰后合。
老翁气得满脸通红,灰溜溜地跑回家了。
回到家之后,他越想越气。
当天吵架的情形,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
一连半个月,他吃不下睡不着,最后大病一场,整个人都垮掉了。
作家胡夫兰德说:统统对人倒霉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与人较劲,难免气急败坏,终极反伤自身。
静而不争,心平气顺,病痛才会远离你。
主持人倪萍的姥姥,一生险些没与人起过辩说。
别人伤害她了,她不往心里去。
别人亏待她了,她只笑着说:后退的人都是暂时吃亏。
不争不吵不计算的姥姥,最后活到99岁高龄,度过了平和喜乐的一生。
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
生活中的智者,从不陷入与他人的缠斗,也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消耗本身,
由于他们明白,调控好情绪,修炼美意性,赛过世间全部良药奇方。

《道德经》里说:善于养生者寿,不善者夭。
养生的最高地步,无非就六个字:沉寂,寡欲,不争
遵循生命法则,注意修身养性,才华养出一副康健之躯,收获福运绵长的人生。
点个赞吧,与朋侪们共勉。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978249489260597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5 23:01 , Processed in 0.0979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