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文化中国行丨新年遇新展,博物馆里过大年

[复制链接]

153

主题

0

回帖

46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9
发表于 2025-2-4 18: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网
一幅《新正逛厂甸》,刻画了清代春节期间北京厂甸庙会的门庭若市;线条细腻的《过新年》,显现了当时的新年习俗和欢乐氛围;取材于《红楼梦》的《大观园》,元妃回府省亲的热闹场景跃然纸上……
步入都城博物馆“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大量具有浓重民族特色的木版年画让观众目不暇接。如今,“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的重要选择,多个节庆、生肖主题展览麋集推出,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再添厚重的历史韵味。
观众正在都城博物馆参观京津冀木版年画展。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展厅里人头攒动,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妇好鸮尊、桃花洞釉灯笼瓶等“明星文物”吸引着各人的目光。而现场富有韵味的装置性展示、交互式投影等则与文物相映成趣,让观众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中华良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州艺术博物馆(广州美术馆)推出“春来花自俏”花卉作品展,展出精彩纷呈的花卉题材作品19件,呈现万物更新、欣欣向荣的天然图景。观众可以通过展览“超过时空”,同古人一起赏花悦心、分享美好、转达祝福。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走进上海博物馆“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一件陕西皮影“青蛇架”引人注目。据先容,这是上博馆藏的皮影戏道具,此前从来没有展出过。其造型庞大、精雕细镂,敷彩以红、绿、黄、黑为主,对比光显,在戏中起到交代所在、衬托氛围等作用。
在“灵瑞迎新——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观众可以通过中国画、楹联、剪纸、面具、刺绣等多种艺术形式欣赏各种各样的“蛇”,了解蛇这一形象在美术作品中的广泛运用及其拜托的丰富多彩的美好寓意,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观众正在中国美术馆参观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供图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除了琳琅满目的展览之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博社教活动和文化活动,让观众在到场体验的过程中对中华良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看皮影、编草编、捏面塑……春节期间,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里喜气洋洋。在“新元瑞彩·吉韵传承”新春非遗体验大集,主题演绎让人目不暇接,手作体验活动也各具特色。这场融合了吉林省民俗文化与中国年元素的非遗大集,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新春游园体验。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之一。春节假期,瞻园推出夜间演出《金陵寻梦·又见青白》,将戏曲、器乐、多媒体融合,结合瞻园廊、亭、厅的园林空间,带领观众一夜赏尽四台甫剧,聆听超过时空的曲乐吟唱。
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殷墟博物馆以“蛇”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小讲堂上,讲解老师为孩子们讲解笔墨的演变过程和“蛇”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寄义;互动环节中,孩子们拿起笔“画蛇添福”,在高兴的氛围中感受古人藏在笔墨里的聪明。
据统计,2024年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到博物馆去”已然成为社会新风尚。乙巳蛇年已经到来,等候各地博物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不断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716873895811536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2 05:55 , Processed in 0.0900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