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看传统年画,赏百兽御瓷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0

回帖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发表于 2025-1-30 07: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报告驻京记者 李扬
随着乙巳蛇年的到来,围绕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聚团圆的节日主题睁开的文化运动,让年味更浓,让人们对故乡的眷恋更深。日前,“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和“御瓷凝瑞——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祥瑞动物纹瓷特展”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开展。观众走进以“福”文化著称的恭王府古建院落间,便可看传统年画、赏百兽御瓷,感受吉庆祥瑞的新年气象。两大展览展期均为3个月。
年画祈福
“看,这就是姥姥家每到过年时贴的门神!寓意保平安,降祥瑞。”在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厅,一位妈妈指着一幅陕西凤翔年画对孩子说。
线条粗犷表情浮夸的“戳刀门神”、慈眉善目色彩艳丽的“增福财神”、疏密有致精妙绝伦的“四美图”“百子图”“寿字图”……展厅中,来自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陕西凤翔、河南开封、苏州桃花坞等重要年画产地的百余幅木版年画,仿佛宣告着人们在“新桃换旧符”的传统习俗中即将开启乙巳年新岁。
观众观光木版年画展。文报告记者 李扬 摄
斑斓多彩的年画以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或明艳浓烈,或清雅隽永,既有豪放质朴之美,亦见风雅奇丽之雅。专家介绍,年画的劈头可追溯到汉代用于辟邪的“桃符”,即用桃木板雕刻“神荼”“郁垒”两位降魔神仙的形象或写上他们的名字,后演化为在门上张贴武将画像,作为驱邪避灾、保佑家人的“门神”。
年画寄托着百姓朴素而优美的心愿:小年辞灶,百姓会在祭灶时把贴了近一年的灶王爷像烧掉并张贴新的灶王爷像,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祥瑞”;新年到来,最受欢迎的福禄寿喜财神等吉庆神祇、家堂先人轴,被人们迎回家挂上墙,见证欢聚团圆的时候。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和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来到展览现场,观众们可在他们手把手的传授下体验年画拓印的技艺。
“木版年画融合国画、版画、工笔、写意等多种艺术元素,传承400多年的杨柳青年画,工艺虽稳定,但在内容上会不停创新,比如融入动漫国潮元素的卡通年画,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说。
瑞兽迎祥
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120件以祥瑞动物纹为装饰题材的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为观众带来了新年的吉庆之气。
位于展厅中心的宣德青花鹦鹉折枝花果纹盘,直径达72.3厘米,是不多见的御窑出品大器。盘心绘鹦鹉啄桃图,画意应取自唐代墨客杜甫《山寺》诗中“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象征生气勃勃、安闲安乐的生存状态。鹦鹉音同“英武”,被古人视为瑞鸟,是广受喜爱的宠禽。配合这件瓷盘,还展出了恭王府博物馆收藏的清道光年间绿釉鹦鹉一对。
恭王府在清代曾居住过多位皇室成员,当时的陈设和日用瓷器也以景德镇御窑出产为多。顺应明清时期盛行的祈福风尚,恭王府的修建在形制、装饰等方面都体现着福瑞祥瑞的寓意,比如园中的蝠池与康熙御笔的福字碑。“御瓷凝瑞”展览上,鹦鹉、仙鹤等一众瑞兽通过御瓷聚集到了一起,与恭王府的“福”文化相呼应。展品除了“宣德青花蟋蟀罐”“成化天字罐”等明代御窑珍品,还有多件无传世品的修复件,如造型奇特的“成化青花凤穿花纹鹤颈瓶”,以及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官方IP形象的原型“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等。
王府修建和御窑瓷器本属皇室御用,现在游客们可轻松嬉戏、观赏以致触碰。展厅中,观众可触摸一片来自明代正统年间未烧制成的青花龙纹大缸的残片,这一瓷片距今已有约580年的汗青,令许多人感叹“仿佛触摸到了汗青”。
文报告北京1月28日专电
泉源:文报告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521104032676302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7 07:55 , Processed in 0.0868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