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回复: 0

惊人的因果定律:不孝顺父母的人,根本没有好命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0

回帖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6
发表于 2025-1-4 1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常听人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家庭里,美意的人,亏损上当,甚至都掩护欠好自己的生命。
乍一看,这美意没好报,还真是那么回事。
你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故,都逃不过因果。
《易经》中写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那些道德素质很低的人,一时半会获利,但肯定不会恒久。
顺理成章,我们可以断定,不孝顺父母的人,根本没有好命。

01
不孝顺父母的人,只会被社会打压。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身边的朋友、同事、同学,是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还会继承来往吗?
你多半会对其提防,他连父母都可以坑反复,坑熟人就更不在话下了;他可以狠心扬弃父母,要扬弃一段关系,更是不会心疼。
很明显,不孝顺的人,会被社会孤立。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打压。反正,不孝顺的人,就低人一等。
对社交的判断,正如《孝经·天子章》中说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其实,从古至今,对于孝道,还会上升到法律的约束。
在乾隆时期,就在《大清法规》中规定:“游荡他乡,阔别父母者,均属忘亲不孝之人。”对应的,有处罚步伐。
满洲人“明住”,去陕西做知县,带着妻子和孩子去赴任,把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放在都城的老屋里。
赴任期间,他常常去旅游,但是从来不看老母亲。
乾隆知道环境后,马上传诏,废除明住的官职,让其回到都城,而且十年内不能被启用,任何人不能保举,否则同罪。
乾隆认为,无法天天陪同父母,但是常回家看看,应该是要做到的。否则,父母养育之恩,怎样报答?
孟子也说过:“大家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把孝道上升到治国的高度,就会发现,天下人,天下衙门,都在压抑不孝顺的人。
父母都不管,人的好运气,从那里来?没有人资助,也没有衙门可以收留,这改命,用什么方式?答案,谁都清楚。

02
不孝顺父母的人,难免本心不安。
有一个词语,叫“做贼心虚”。
在大家都推许孝道的氛围里,一个不孝的人,就是“另类”,也自知理亏,从而说什么,做什么,还没有开始,就底气不足。
接着往下看,会发现,底气不足的人,成大事就难了。
作家冯梦龙写了一个叫莫稽的人,父母过世后,居无定所。
莫稽碰到了美意的金团头,给他居住,还送他读书。在相处一阵子之后,金团头把女儿金玉奴嫁给他。
当莫稽加入科考,做官之后,就开始嫌弃岳父母和妻子了。
在赴任的路上,他把妻子扬弃,然后独自上路。
妻子金玉奴,命不应绝,碰到了地方长官许公,并认为义父、义女。
许公听了玉奴的诉说,就以上司的名义,安排莫稽的亲事。
莫稽到了洞房,发现许公安排的人,就是玉奴,哭着说:“有鬼,有鬼......我莫稽知罪了。”
好在,莫稽知错能改,和玉奴一起过后半生,还把岳父母接到身边孝顺。否则这一生都被本心谴责。
诗曰:“打骂一场羞满面,问他何取岳翁新?”
不孝顺父母的人,一旦本心发现,比被人打骂,更遭罪。
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
人每每是醒悟的时间,才发现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无法尽孝了,愧疚感会陪同到老。精力上的内耗,有多严峻,可见一斑。
作家毛姆说过:“本心是我们每个民气头的岗哨,它在那边值勤站岗,监督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变瞎搅。”
丢了本心,就是丢了心灵的流派,痛苦、沮丧、不安等,都会涌入心灵。



03
不孝顺父母的人,终究要贫穷。
有的人,不孝顺父母,还从父母的身上,反复索要产业。
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自私自利的人,把父母的东西要过来,就以为自己变富了。
算计了父母,确实可以有一笔财富,但是不会恒久。因为他没有打天下的本事,也失去了道德素质。
自古以来,人要富起来,讲求的是“厚德载物”。
德行和财富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在明朝,张晋在刑部任职,碰到了一个案子。
一个父亲,因为穷得揭不开锅,就去富裕的儿子家偷东西。
当时是晚上,儿子看不清,以为是盗贼,就带着奴婢,猛打一顿。父亲开口的时机都没有,就过世了。
按照律法,儿子是掩护产业,合法防卫。但是儿子打的是父亲,血脉嫡亲,怎么能打呢?
张晋想了想,判断:“儿子富有,父亲穷困,这摆明了是儿子长期不孝,算计父母,就以不孝治罪。”
儿子因此开罪,家里的产业,也渐渐消失。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不孝顺父母,是一个家庭首当其冲的恶,有灾祸,是早晚的事故。



04
固然对于儿女不孝的事故,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管理。
其一,“子不孝,父之过”。父母太过痛爱儿女,这是不孝的源头。
父母应该通报孝道,逼着儿女独立,读书,立业;对儿女的丑行,应该敢于检举和教导。
其二,“人有自知之明”,儿女应该不绝修整自己,反观自己。
任何因果,不是不来,时间未到,万万不要有荣幸心里。
孝顺父母,不肯定会让你马上富起来,但是肯定会让你自带阳光。
孝顺本日的父母,也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泉源于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205292805344513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5 01:41 , Processed in 0.10642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