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0

2025年养生怎么做?十个关键词记住了,这一年的健康都来了!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0

回帖

46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6
发表于 2024-12-30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体有生物钟,养生也有时间表。养生即保养、调养、颐养生命,中医有因时养生的内容,包括十二时辰养生和十二月份养生等,本文将为各人先容十二月份养生,整理2025年,每月养生关键词及养生重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月:防风寒


小寒、大寒


一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同时包罗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小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凝滞。此时应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疾病。


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最怕冷,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和: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二月:护肝


立春、雨水


二月初正值春节小长假期间,佳节集会,难免贪杯、熬夜,对肝脏是比较大的挑战。


且二月即将迎来立春节气,是春天的开始,更要注重养护肝脏。


最简朴的就是伸懒腰。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速,满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舒发了肝气。


三月:春捂


惊蛰、春分


三月起,天下各地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渐多。但冷氛围与暖氛围仍会频仍比力,所以常出现“倒春寒”,春捂的要点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


四月:清热


清明、谷雨


四月气候转暖,但清明前后北方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干燥上火。


此时,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易过敏,还有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抱病伺机而动。


由于青蒿正是鲜味娇嫩的时候,怕上火的朋侪,不妨吃上一些青蒿蹄花汤,清热滋补润燥。


五月:保心


立夏、小满


五月初,为立夏节气。立夏后,人们常会烦躁上火,食欲、睡眠不佳。


可用中医经典养生方法“拿五经”:即用五指同时分别点按人头部正中线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每次不少于3~5分钟,可调节神经功能,使人的面容红润,精力焕发。


六月:去湿


芒种、夏至


六月入夏,特殊是芒种过后,气温升高,氛围中湿度增加,使人易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痰湿内聚。


夏季有了大排档,“肥甘厚腻”会困住脾胃,进而出现痰湿体质特征,如食量大、容易疲倦、舌苔白腻、不爱喝水、大便不成形等,不妨按摩丰隆穴健脾胃祛痰湿。


七月:防暑


小暑、大暑


七月,小暑、大暑节气接连而至,真正的“烤”验开始。


气候时而酷热、时而闷热、时而湿热,人的情绪也会一波三折。


此时可练中医经典气功“六字诀”中的“呵”字决防治心病,缓解焦躁情绪。呵,读(hou)。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心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


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眼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如此动作6次为1组,一样平常要连作6组。


八月:养脾胃


立秋、处暑


经过酷暑的煎熬,人体营养斲丧不少,8月迎来立秋节气,之后可“得当”贴秋膘规复体力。


不过,江南立秋后,气候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较重。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


因此,岂论南北,立秋后要吃些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清利肠胃、营养丰富又不容易发胖。


九月:防燥


白露、秋分


九月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注意避免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征象。


此时,建议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伸展,可防止收敛太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白露时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容易复发,容易过敏的少吃海鲜。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


十月:养阴


寒露、霜降


十月秋末冬来,要防燥邪之气侵占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干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寒露过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时节,应特殊注意胃部的保暖。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这个时候的暖胃护胃佳品。


十一月:蓄锐


立冬、小雪


十一月应做到精力安静,掩护阳气,不过分斲丧阴精,及时排解坏情绪。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立冬前后,要注意防“五寒”:防颈寒,薄围巾立领装出门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烦;防肺寒,温肺散寒来碗神仙粥;防腰寒,双手搓腰肾阳暖;防脚寒,家庭足浴赛灵丹。


小雪之后不妨吃些熟梨,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


十二月:藏精


大雪、冬至


十二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精力上要积极向上,保持乐观。


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要选择“慢补”;体质好的人进补要“平补”,不要过食油腻之品。


而且,十二月会迎来冬至节气,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假如注意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以致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前后常拉耳垂、提耳尖、摩耳廓,直到耳部感到发热,有利于满身保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5412191439138049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01:21 , Processed in 0.1033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