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云海
在经历那园地震之前,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非洲西撒哈拉戈壁北部的摩洛哥王国,会在阿特拉斯山脚下的汗青名城马拉喀什(柏柏尔语意为“神域”)留下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
北京时间2023年9月9日 早上6点10分(本地时间9月8日晚上11点10分),摩洛哥发生6.9级地震,震中位于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西南约71公里处,马拉喀什这座摩洛哥第三大城市成为离震中近来的城市,由于摩洛哥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姆古恩位于马拉喀什市,联合国教科文构造早已确定在这里召开第十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只是恰恰赶上了这个时间,而第一次在国外到场国际聚会会议的我,此时正在马拉喀什。带着对世界地质公园国际聚会会议的期待,也满是对异国风情的好奇,住在一家名叫“大莫加多尔梅纳拉”的旅店。地震发生时我睡在床上看着书,已是睡意蒙眬。突然间,感到震动,伴随着无法正确描述的轰隆轰隆声,房屋开始摇晃,我的第一反应是猜疑楼下有推土机或是挖机作业,是不是失误挖到了旅店大楼?就从床上站起来想去阳台看看,才发觉根本站不稳,只能又就势趴在床上,任凭床随着房屋强烈的晃荡,房间的吊灯好像随时要掉下来的样子,而桌上的杯子等东西已经哐当哐本地摔了下来,下意识抓牢床垫,不自发已是用尽了积极。应该是遇上地震了!这个时间,蒙了的大脑突然反应过来。按照以前学过的知识,盘算着找个安全的掩体躲起来,才发现在震荡眼前根本无能为力,连手都不敢松,更别说下床走了!一种莫名的、巨大的、以前从未有过的恐惊顿时袭来,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各种最坏的情况充斥着大脑……就这样持续,也不知颠末了多少时间(事后才知约莫40几秒),使人觉得那么孤独,那么无助,那么漫长……
终于比及一个稍稍清静的间歇,匆忙穿上衣服,飞也似的往楼下跑,走廊里已经有墙体开裂落下的碎块,电梯有点倾斜,停止了运行,楼道里是惊叫着逃命的人流,有的穿着寝衣,有的赤裸着上身,有的只有一条短裤,多是衣衫不整,恐慌万状。从四楼一口吻跑出来,旅店大门前面的街道上已挤满了人,瘫软在地上的,相互拥抱的,呼唤同伴的,打着电话号啕大哭的,缄默沉静不语的,对着旅店喊叫的……乱哄哄,一幅惊魂失魄的众生相。我着急寻找同伴,一个,两个,见面来不及交际,慌忙分头再找其他的人,电话中得知有的正下楼,有的还没搞清楚状况,着急忙慌地把大家全部找齐,聚集在街道绿化带,才长叹一口吻,即便踏实地站着,心跳却依然很快,久久不能平复。大难不死,我发起大家照张相,杂乱中聚在一起,居然没有把职员拍全……
我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地震的声音,也找不出贴切的类比。只觉得那种克制感无处不在,像环绕声,像风雨欲来的闷雷,轰隆隆的声音之中,你身在此中,怎么也走不出来,带着不可名状的恐惊,让人无助,绝望……就像小时间一个人走在老宅深邃的过道,突然穿堂风呼呼吹来,阴冷,令人不寒而栗;又像一帮人探洞,一个人落在背面,正不知所措,冷不防听到大水滚滚而来的巨响,当转身四顾,却怎么也找不到声音的方向,那种把你包裹在里面的声音很难听刺耳,而你却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你若不动,它从四面八方笼罩着你,你若寻找,却不可捉摸;困在里面,仿佛遇到“鬼打墙”,脑中嗡嗡作响,恐慌中喊叫不出来,噩梦一样平常……
同伴们报告的感受各不相同:震时正在阳台上的吃惊吓最大,亲眼看到房子摆幅超过一米,以为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候,随时准备着跳楼;经历过地震的最有经验,挣扎着躲进卫生间洗脸台下,第二天才发觉洗脸台已风雨飘摇;低楼层的泰然处之,胆子大的听之任之;也有睡梦中不知以是然,被第一波震醒,不明就里又继承睡觉的……大部门人听到了声音,有的以为机器施工,有的以为大水滚滚,有的以为来了武装分子,我百度了一下,地震发生时却有不同声音:“地声,是地震时地下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伴随地震出现,告急体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砰湃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大树折断的“咔嚓”声或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大家面面相觑,相视委曲一笑。我们几个穿的还算整齐,环视附近,有很多披头散发、袒胸露乳、裹着毛巾、只穿内裤的人,对比他(她)们的狼狈,我们好像从容得多,在紧要关头宁愿迟点逃命也要维护着这份面子,也不知这是不是东西方文化骨子里的区别?
此时,马路上车辆显着增多,一辆接一辆,络绎不绝,人们从家里跑出来,开始忙碌起来。不时有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闪灯鸣笛颠末。手机新闻里看到了摩洛哥发生6.9级地震的消息,已经有职员伤亡。大使馆及时发出提醒,告诉大家现在没有发现中国人伤亡,发起灵敏离开震区,撤离到安全地带,能回国的尽早回国。省里带队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转达了省领导的慰问,说肯定要确保安全,根据必要,可调整行程。国内已是早晨,看到新闻的亲戚朋友不停电话,信息询问,我开始报安全:告诉母亲“有地震,隔得远”,告诉亲人“有惊无险”,告诉朋友“人有惊无险,魂死里逃生”。自己惊魂未定,不想有更多的人担心。
旅店大堂的裂缝清楚可见,而且不止一条,摩洛哥国王的尺度像还稳稳地挂在上面。电梯旁的墙体裂开,已显着变形。一楼厕所背面已塌了一小片,拦着警戒线。没有人敢回房间睡觉,上个厕所都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街道之间的绿化带上已有人和衣睡下,游泳池边的躺椅成了最好的行止,睡满了人……我把三把椅子在游泳池边上拼起来,又惊又困,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马拉喀什半夜温差大,天刚放亮,一位美意的黑人大姐唤醒我,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我天然一句也听不懂,看到她递过来的床单,我猜得出来,她是担心我受凉。床单是白色的,我不会蒙头蒙脸地盖在身上,心中却感到十分暖和,依然向黑人大姐表现了感谢,黑人大姐递给我床单的形象便云云清楚地留了下来……
既然醒了,站起来走走,看到周边各国各色人等盖着白色床单被子,一排排如“躺尸”一样平常,难免感慨!在劫难眼前,人渺小如蚂蚁,永远无法预知,来日诰日和不测哪个先来?就想起这几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知隔绝了多少行程,也不知淘汰了多少接洽?冷不丁接到电话,就听到了朋友已不在人世的消息。打开手机,看着这个熟悉的接洽人,曾经相处的一幕一幕,浮动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就这样悄悄地看着电话号码,不想说一句话,也说不出一句话,算是对逝者最后的惦记。随后,默默地删除这个接洽人,只此手指移动,彼此之间已然一生。人到中年,有诸多的无奈必要面对,最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就是亲人大概友人的逝去。越是生活静好,就越是觉得这种欠好的消息来得突然。多少次看着手机上这个熟悉的名字,想着再也不能相见,总是在要不要删除中夷由半天。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赤条条地来也终归赤条条地去。每个人,都有着清楚的来时路,却都不知那边是归途?突然就想到了两句话: 生命如果仅有长度, 当比纸薄; 生命如果没有长度,厚亦有憾。
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也没有人来判定房屋是否安全?旅店当晚只是多发了一瓶水,第二天早餐居然照常,在一楼和游泳池边开餐。听说来了一个人问了几句,大家推测应该是本地社区的什么人。
摩洛哥没有微信付出宝等便捷的付出结算体系,也没有高铁这样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国内比感觉慢了很多,奔跑在路上赶着去救灾的除了车辆没有见到多少机器和装备,我有点担心救济工作,不知该怎么构造。
马拉喀什是一座旅游城市,以红色的城市闻名于世,是摩洛哥汗青上最告急的古都之一,始建于公元1062年,汗青上曾两度作为摩洛哥王朝的都城。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构造将马拉喀什的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摩洛哥最大的露天市场和整个非洲最繁荣的广场就在老城,昨天我们曾经途经,见识过其繁华,虽不如我们的城市干净、整齐、现代,却也热闹,透着浓浓的烟火气,听说老城在地震中垮了很多房子,还压死了人,不知现在是何情况?
住的地方位于新城区,街道两旁多是旅店,这是旅游地区的明显特点。街道中间的隔离带做得很用心,即是绿化带,又是人行道,更像一个微公园。白天没觉得什么,一到晚上就挤满了人,散步、小坐、闲谈。排在街道两边的旅店不高,好像不超过六层还是七层,颜色一致,都是泥巴一样,暗中带红,看起来和老城协调。地震使旅店普遍受损,但没有垮塌,这也就解开了刚来时的疑惑,不修高楼正是出于防震的必要。旅店没有预订时说的没有好,相比尺度低了不少,但小巧别致,功能齐全,还算舒适。我想我应该是不会忘记这个名字了——“大莫加多尔梅纳拉”。
我们一直打听聚会会议的安排,但一直没有信息。上午十点,派人去了会场 ,反馈说正在研究,一小时后发布消息。比及十二点样子,通知聚会会议继承,因会场已受损,改在大帐篷里继承开会。大家站着开完了会 ,为地震死难者默哀,取消实地考察的行程,原已缴纳的费用捐给灾区云云。按照原定筹划,我们接下来要去考察的“实地”,摩洛哥姆古恩世界地质公园,位置最靠近震中!不敢想象,如果地震迟一天发生,大概聚会会议早一天召开,我们正在这个地质公园,那么,如果就没有如果了……
感谢联合国教科文构造、世界地质公园!
完成下战书的聚会会议,我们一致决定离开马拉喀什,提前赶赴下一站卡萨布兰卡,在以白色著名的卡萨布兰卡我没有感受到任何的浪漫,一到旅店就沉甜睡去,醒来已是第二天中午。新闻报道中,中国援摩医疗队积极相应摩政府招呼,已构造医生前去本地医院献血。在摩中资机构中资企业也灵敏行动,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支援摩抗震救灾。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企业敏捷调集发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器装备前去灾区参与疏通蹊径,积极打通通往灾区的生命通道。成为摩地震救济工作中的一抹中国红,转达了中国人民对摩洛哥人民的深厚情谊。在共建“一带一起”的征途中,我国与非洲各国、世界各地加强接洽,到处都能听到中国声音,到处都有中国故事,用最大的诚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震最后确定为6.8级,我看到的最后消息:【摩洛哥地震已致2946人遇难】据本地媒体援引摩洛哥内政部消息报道,截至本地时间9月13日19时,摩洛哥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2946人,受伤人数升至5674人。没有公布失踪的人数,但我想肯定有人失踪。
活在当下,真好!生在中国,真好!
(谨以此文向遇难者致哀)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338199242999453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