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0

您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养生吗?别急,有老中医总结了4个秘诀,分享给您→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0

回帖

39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97
发表于 2024-12-14 21: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吐纳肺腑
吐纳即呼吸。呼吸频率的快慢是一个影响寿命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频率越慢,寿命越长。有人曾提出,呼吸节奏减慢,可以调治新陈代谢、减轻心脏负荷、平衡能量消耗,更能调治浑身气机,有助于身心康健。
《黄帝内经》中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根据“五十营”的频率来调治呼吸节奏。“五十营”是指经脉之气在人体内按一定规律运行,一昼一夜循行浑身五十周。也就是说,要放慢呼吸,如果按五十营的频率,相当于一呼一吸是6.4秒。固然说我们不能做到云云精确,但也要只管保持在4~6秒。
吐纳肺腑是指天天黎明即起,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渐渐吸入希奇的空气并呼出体内污浊的气体。吐纳肺腑相当于如今的腹式呼吸。
发起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可以是山林、公园、湖边或旷野;若在室内,则可以打开窗户。坐、卧、立几种姿势可以任意选择,放松浑身。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紧缩腹部,充实将气体排空;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直至不能再吸入空气为止,胸部要保持不动,云云循环往复。要保持每一次的呼吸节奏同等,每做完一呼或一吸,可以闭气调息3~5秒。
活动筋骨
《黄帝内经》中讲到“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才气“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传统的运动养生学认为,动静结合才是运动的最高境界。
当代人生活节奏较快、工作任务繁重,许多人没偶然间和精力去运动,尤其是许多上班族刚吃饱饭就投入工作或举行休息,着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也是在提示人们要留意活动。
我们熟知的太极拳就遵循了动静结合这一原则,刚柔并济、内外结合、动静相宜,不但可以强身健骨,还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告急的情绪。另有许多传统的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都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情势。
十常四勿
齿常叩 口唇轻闭,有节奏地叩击上下齿,先叩两侧大牙50~60次,再叩门牙50~60次,力度要适当,略闻声响即可,天天做2~4遍。
津常咽 取坐位,自然放松肢体,排除杂念,宁心静气,闭目、合口、用舌尖抵住上腭,将口中生出的唾液缓缓咽下,重复9次,天天早、中、晚各做1次。
耳常弹 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双手掌心掩紧两耳,手指并拢顺势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用力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另有一种弹耳方法,双手掌搓热后,双掌心分别紧贴两侧双耳,再忽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还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循耳轮由上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根据自己的耐受力把握适当的速度和压力,以做完后局部有发热感为佳。每次弹耳20~40下,可用差别的方法交替举行,天天早、晚各做1次。
鼻常揉 先将双手快速搓热,以右手掌心捂鼻子并顺时针旋转揉摩27下,反复3遍;接着是擦鼻,双手大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后按于鼻两侧,沿鼻跟至迎香,来回摩擦108下。
睛常转 口眼轻闭,运转眼球,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顺时针方向后按逆时针方向轮转15~27下,然后紧闭半晌,随即大睁,天天可做3~5遍。
面常搓 将双手搓热后,用双手掌从鼻翼两侧开始,向上至额头沿两颊收回,云云为一周,每次做27周,天天早、晚各做1次。
发常梳 将双手掌置于前额,双手十指顺势向后,然后由前额开始用手指向后梳头发,经后脑到颈部,早、晚各做数次。
足常摩 摩足前先将双足洗净,取坐位,自然放松;然后将小腿抬起放在右侧大腿上,脚心朝外,左手扶着左脚腕,用右手手掌,搓左脚脚心108下,搓完后放下左脚,再用此法搓右脚脚心108下,以两脚心自觉有微微发热为好。
腹常旋 先排空小便,取仰卧或坐位,浑身放松,排除杂念,双手搓热,左手置于上腹部,右手置于下腹部,左手从左侧腹部下行摩擦至下腹部,同时右手从右侧腹部上行至上腹部,然后双手按原路返回,云云循环往复,每次做108~270下,天天早、晚可各做1次。
肛常提 浑身放松,将双腿并拢,做深呼吸。吸气时,持续提收肛门5秒;呼气时,肛门放松5秒;一提一松为一下,云云重复15下,天天做2~3次。必要留意的是,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作、肛周脓肿等患者暂不宜做。
食勿言 进食时不要语言,因为语言时声门会开放,食物容易通过声门进入气管,造成呛咳或其他意外事故,且进食不语、专注于食物另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卧勿语 睡觉时不要语言,因为睡前说太多话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倒霉于入睡。
饮勿醉 饮酒不能喝醉,万事皆有度,虽说酒可以舒筋活血、祛湿御寒,但过度饮酒会导致神经麻痹,并损伤肝、胃、心等多个脏腑,害己害人。
色勿迷 不要贪色,贪迷于色、房劳过度会耗精伤肾,影响整个机体的康健。
适时进补
我们常说“食补胜过药补”“是药三分毒”。适时进补,在疾病来临之前通过饮食调治,“未病先防”,是养生的关键所在。当然,这并不是说不管什么身材环境都要以补为主,而是说要合理膳食,这样才气包管机体得到更加全面的营养。
就四时食补而言:
春季气候暖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应以升发肝气为主,必要补肝,称为升补,此时不宜食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的蔬菜、豆制品。
夏日气候炎热,人体喜凉,五脏属心,必要清补,且炎天多雨,脾胃易受湿困,饮食应以甘寒、清淡、少油为好。
秋季气候凉快,五脏属肺,必要平补,此时万物收敛,气候干燥,可吃一些能润燥生津的食物。
冬季气候严寒,阳气深藏,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必要温补,可吃温热食物。
内容泉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走进清宫学养生》
本书著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传授 张京春
声明:本质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利用,偶然提供任何医疗发起或保举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标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据人卫康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808219792544615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10:53 , Processed in 0.09511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