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源:【绿色湖南】
(中国绿色时报)
观松涛林海随风而动、看坝上草原壮丽时候、与大熊猫来一次近距离接触、探森林都会群里的世外桃源……走进天然,不仅可以欣赏生态美景,还可享受全新体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旅游发达发展,从单一观光产物到新业态百花齐放,实现了从一项林业附属工作,向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大事业的富丽蜕变,成为人民共享林草发展与改革结果的重要方式。
增强人民绿色获得感
1982年9月25日,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同意创建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复函》,宣告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诞生。
我国就此拉开依托林业资源探索旅游实践的序幕。颠末10年的摸索,原林业部于1992年正式举起森林旅游大旗。今后,中国森林旅游业开启发达发展之路。
2017年,森林旅游社会综合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成为继经济林产物种植与采集业、木柴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之后,第三个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林业支柱财产。
2020年,“森林旅游”“森林步道”“科普设施”正式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2021年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旅游标准化技能委员会在北京建立,生态结果共享、生态旅游产物价值转化有了标准化保障。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生态旅游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存发生的巨大厘革。2023年,天下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作为新兴财产,生态旅游不停释放经济活力,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存必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渐渐进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干文件和规划之中。《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深化团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等多处提到盘活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富民财产。《关于释放旅游消耗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少步伐》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合理利用各类天然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物。
生态旅游让天然景观成为人民过上美好生存的增长点,让人们劳绩满满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四川平武老河沟欢迎访客1.4万多名,全部由生态导赏员预约入区。118名导赏员带队入区体验,最多的带队入区靠近250次、超过1000人次。一年多来,导赏员开展导赏收入超过25万元。
从2022年开始,大熊猫国家公园老河沟片区开展生态导赏员试点。这些导赏员是国家公园周边的社区村民,第一阶段共有233名村民参加培训,其中有138人获得生态导赏员资格。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其在普及天然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行墟落振兴战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年来,国家林草局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等绿色富民财产发展,引导各地在严格保护的根本上开发生态旅游产物。9月推出的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串联起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河道湖泊、高山冰川、温泉湿地等天然景观,涉及生态旅游地130余处,进一步丰富了优质生态旅游产物和服务供给。其中,河北坝上森林草原生态旅游线路中,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突出展示了以“三北”工程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立成绩。
各地将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展生态旅游的外延与内在。各地纷纷发布政策文件,培育天然体验、康养度假等生态旅游关联财产,打造进森林氧吧、尝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森林休闲养生品牌,不停释放旅游消耗潜力,推动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财产体系。一批像河北塞罕坝、浙江天目山、安徽九华山、新疆可可托海等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地发展壮大起来。
满足公浩繁样需求
在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孩子们变身森林小卫士,一起博物探究、志愿服务,放置红外相机记载野生动物活动;采集动植物标本,体验最原始的蓝晒天然手作;体验森林穿越,把握旷野生存技能。天然讲堂已成为仙女山景区的特色生态旅游产物。
以天然保护地为重要载体的生态旅游正寂静转型,从单一风景旅游,到复合型、个性化、陶醉式等旅游新场景、新趋势竞相涌现。
为了满足公众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且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国家林草局引导各地发挥资源上风,积极发展森林步道、天然教育、户外运动等新业态新产物,显现生态旅游新价值,激活生态旅游新动能。
公众共享生态美景的愿望正在实现。
国家林草局先后推出3批12条国家森林步道,总里程约2.2万公里,出台了《国家森林步道建立规范》等行业标准。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南岭国家森林步道郴州骑田岭等示范段陆续开放。
福建省把建立1500公里森林步道纳入全省“百园千道”生态产物共享工程。江苏森林步道建立已连续3年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
客岁,国家林草局与国家发改委等部分连合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立与服务提拔举措方案(2023—2025年)》,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立及服务提拔,扩大要育休闲消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
实践证实,发展生态旅游是统筹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用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致生态环境的必要,加快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进程的有用载体,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本文来自【绿色湖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天下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438914813737423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