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百岁女国医朱南孙:一生不消补品,至今身体特棒!养生秘诀很简单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0

回帖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02
发表于 2024-12-1 2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1年1月的一天,江苏南通,朱家大宅一派春风自得。
朱小南老师喜得贵女,取名南孙。这个女婴日后将成为中医界的一代宗师,造福万千妇女。

中医世家,厚积薄发  

朱南孙出生在中医世家。祖父朱南山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妇科圣手,1836年开办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出任首任校长。他总结的《妇科十问口诀》成为朱氏妇科流派的基石。父亲朱小南老师同样是妇科名医,继承发展了家学。
幼年的朱南孙对祖父行医的情景念念不忘。祖父的诊室"南山小筑"天天来往病人络绎不绝,祖父常忙到顾不上吃喝。这一幕幕深深印在朱南孙脑海中,埋下了行医济世的种子。"我就以为做医生真好。"朱南孙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仍难掩当年的感动。
朱南孙自幼聪颖好学,展露医学天禀。父亲朱小南常说:"咱们这一脉的医术,非传给南孙不可!"在家人的鼓励下,18岁的朱南孙下定刻意,誓要继承祖父父亲的衣钵。那个年代,女子学医实属不易,学习中医更是少见。三叔是西医学者,也不理解她的选择:"中医有什么好学的?"但朱南孙心意已决。

从1939年起,朱南孙潜心研习《伤寒》《脉学》等中医理论,勤学苦练望闻问切。1942年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结业后,她随父出诊,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朱小南常对人说:"南孙悟性高,又肯下苦功,前途不可限量啊!"
1952年,31岁的朱南孙进入上海岳阳医院工作。在这家百年中医院,朱南孙大展身手。她创建了医院第一个独立的中医妇科,还以工作室的形式传承流派。朱南孙常说,中医要与时俱进,吸收各家所长。除了传承中医精髓,她还留意发挥现代科技作用,主张中西医结合。"望闻问切要与西医仪器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判定病情。"
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让朱南孙形成了本身的理论体系。她总结出"动静乃阴阳之兆,以平为期"的规律,将诊治要领归为"审阴阳,看动静",并贯彻"从、合、守、变"的思想,创新了治疗不孕、闭经等疾病的方案。一代宗师,厚积薄发,在继承基础上求创新,在实践中提炼理论。朱氏妇科,迎来了一个新的辉煌期间。

仁心仁术,桃李芬芳

自1952年执业至今,朱南孙行医已逾70载。70年来,她以仁心仁术诊治了上百万名患者,尤其善于治疗妇科疑难杂症,被誉为"送子观音"。无数饱受病痛折磨的妇女从她的诊室走出,重拾健康与希望。
一位日本妇人的故事,让朱南孙的医德医术名扬外洋。20世纪80年代,这位妇人被诊断罹患卵巢癌,在绝望中听说了朱南孙的台甫。她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敲开了朱老的诊室大门。朱南孙细心诊治,以中药调理其身体,更以悉心关怀抚慰其心灵。如今,这位妇人已经70多岁,身体健康,对朱老感激不尽,常向身边人讲述朱老的高医德高医术。

一次次亲朋好友的挽留,也见证了朱南孙的医者仁心。每逢朱老练美国探亲,总有病患慕名而来求诊。有人劝她留在美国行医,生活报酬定比国内优厚,但朱南孙断然拒绝:"中医之根在中国,我岂能弃之不顾!"金子总有炼成的时间,而真金是百炼稳定的。
朱南孙的诊室堪称妇科圣地。很多年轻女性不吝向朱老倾吐隐疾和烦恼。朱老总是以祖母般的慈爱耐烦倾听,再对症施治,嘱咐她们好好用饭,慢慢吃药,莫要担心。记者采访时,诊室里座无虚席。
一位痛经多年的姑娘告诉记者,从小她饱受病痛折磨,辗转多家医院无果,直到碰到朱老,才终于看到康复的希望。"朱奶奶就像自家人,亲切又专业,跟她聊天就感觉很放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1983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起,朱南孙悉心造就中医妇科人才,桃李满天下。她常说,"医者不传,是为不仁。"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一批批弟子成长起来,其中不乏上海市名中医。
"朱老师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从不藏私。"岳阳医院妇一科主任董莉是朱老的高足,她由衷地说。不少慕名而来的学习生家境贫寒,朱老待之如己出,从不因家世学历而有差别。好学生来了,有教无类,这就是朱南孙的教学理念。
如今,朱南孙工作室已传承至五代。在老师傅的领导下,朱门弟子获国家专利4项,科研奖励5项,成为岳阳医院的中坚力量。朱氏妇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古人云"仁者寿",朱南孙的仁心仁术,必将永铭后代医者之心。

养生有道,传奇百岁

时光荏苒,百年已过,朱南孙的身影依然矫健。每周六上午,她仍会定时出现在岳阳医院的诊室,为病患们号脉把药。这位百岁老人到底有什么养生秘诀?
"养生不在于服补品,关键在于精良的生活习惯。"朱南孙常这样告诫身边人。在她看来,保持规律作息至关重要。天天早晚,朱老都会按摩头皮几分钟,促进大脑供血;睡前泡脚助眠,让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几十年如一日,这些简单的小习惯成就了朱南孙的健康长寿。

只管高寿,朱南孙的生活却丰富多彩。旅游和运动是她的最爱。80岁那年,朱老随医院构造,到江西庐山游览。攀山渡水,竟把年轻人远远甩在死后。同行的小护士惊叹:"朱奶奶身体这么好,我们真该向您学习!"而在家时,朱老也不闲着。她常去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室内善于打太极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
朱南孙的另一爱好是与年轻人聊天。岁月沧桑,期间在变,唯有与年轻人交换,才能紧跟期间脉搏。每当小辈向她诉说生活中的难题,朱老总是笑着鼓励:"年轻人嘛,就要多尝试,碰到波折别灰心。"几句简单的话语,却带着长者独有的睿智。
提起朱南孙的养生之道,不得不谈她的饮食习惯。朱老从不服用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补品,她的座右铭是"药补不如食补"。一碗西洋参枸杞汤,就是朱老的最爱。西洋参性凉,枸杞味甘,两者相得益彰,对身体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朱老的餐桌以平庸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肥腻。

采访中,朱南孙幽默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可不就是凭着这些养生小诀窍撑到现在的嘛!"话语淳厚无华,道出了长寿的真谛。在旁人眼里,朱南孙是个传奇:百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而在朱老看来,养生秘诀平平无奇,只是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罢了。
习惯看似小事,对峙却殊为不易。朱南孙的百岁传奇,无疑给养生之道写下了最好的注脚。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医养生智慧的结晶,更看到了一位长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百岁人瑞,德医双馨,这样的人生,夫复何求?

崎岖人生,淡定从容

朱南孙常说,人生在世,唯有保持平和豪迈的心态,方能潇洒面临人生起升降落。她谈起本身的处世哲学:"顺其自然,就是我的生活态度。该来的躲不掉,该去的留不住,学会采取生命中的统统,生活才会快乐。"
对朱老而言,"从、合、守、变"不仅是医学理念,更是人生态度。唯有从容担当,公道取舍,守正创新,人生方能不负韶华。

生活的噜苏和崎岖,磨不平朱南孙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多年来,她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却始终乐于助人。每当听闻病人家境困难,朱老总是慷慨解囊。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朱老第一时间捐出了毕生积蓄。面临身边人的担心,她只是微微一笑:"我这把老骨头,留那么多钱做什么?能资助更多人,我就心满足足了。"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百年人生,荣辱与共。朱南孙的传奇,不仅在于她的医术,更在于她结实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飞速发展的期间,她以切身经历解释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这位百岁国医,不愧为期间的榜样,更是一代医者的典范。

采访的末了,朱南孙轻声说:"活着,就要努力活得精彩,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她淳厚的话语,道尽了传奇百岁的真谛。以德济世,以术救人,以爱化缘。这,就是朱南孙的人生答卷。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345492346480283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20:49 , Processed in 0.09327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