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复: 0

甄嬛传番外二:甄嬛大归后才明白,原来允礼临死前的那句话不简朴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0

回帖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3-9-22 0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甄嬛发迹辞别了端妃,回到自己的永寿宫。待静坐下来再度回味起端妃的那番话时,却禁不住疑窦丛生——

端妃的话听上去好像有理,自己亦难以反驳,可细细想来,却又总以为那里不对,越想越以为意难平,胸口似被什么东西堵着,一时却又理不清症结在何处,不免有些心绪烦乱、神魂不宁,遂不由得沉声唤道:“槿汐。”
槿汐闻言,便从小宫女的手里接过茶来,示意小宫女先出去,并亲自将茶放置于甄嬛面前的炕桌上,轻声道:“娘娘,仆众在。”
甄嬛踟蹰再三,终究不由得,先抬起头,睨了槿汐一眼,遂又垂下眼帘,一面用手抚弄着杯盖,一面将端妃的那番话转述给了槿汐。槿汐听罢甄嬛的一番话,只似笑非笑所在了点头,却低头沉吟不语。
“槿汐?你是不是也以为端妃的话过于谬妄?”

“娘娘……”槿汐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什么话只管直说,无妨。”
“娘娘,仆众不敢妄自揣度端妃娘娘——只是,您刚才这番话,倒让仆众想起了别的一件事,虽与本日之事看似无关,然,细细想来,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1:自欺欺人相互欺,明知是计甘如饴,纵然各怀心腹事,仍旧佳话造传奇。

“别的一件事?”甄嬛错愕道。
“是啊,娘娘,您还记得当年在‘桐花台’么——您与十七爷末了的那次相聚?”
“槿汐,好端端地,你为何要提及此事?”甄嬛不解道。
“仆众记得,娘娘说过,您对十七爷大归前的那番话,也曾非常介怀,以至于挣扎煎熬了许久……”槿汐答非所问道。

槿汐一句话,瞬间刺痛了甄嬛的心病,不禁眉头微蹙、脸色黯然,幽幽问道:“那件事,你还记得?”
“那是娘娘在意的事,仆众怎敢轻忘。”
甄嬛微微合上双目,长长叹了一口气,禁不住再次陷入了对往事的回想中——
闪回,桐花台。
是夜。甄嬛与允礼席间对坐。
随后,甄嬛便依允礼之言,发迹移步至窗前,把窗户关了,遂又返回席间,与允礼喝了一次‘合卺酒’
这一刻的甄嬛与允礼,皆是无比苏醒,她与允礼都明白:本日允礼若不死,那么,就即是切切‘落实了’他们的‘奸情’,皇上再也无须搜集其他证据。

若自己替他死,那更是‘罪上加罪’,且会激怒皇上。接下来为她甄嬛陪葬的,不止是她的两个孩子,还有她甄家满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上想要撤消甄家,只需拟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就够了。
所以,本日之约,注定是个无法破解的死局。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将伤害降到最低,可以或许保全更多人的性命。而这个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让允礼心甘情愿——慨然赴死。
为了能让允礼‘死的心安’些,她故意在允礼的‘眼皮底下’调换了那杯毒酒,以示自己对他的‘友谊未改,始终如一’。

其实,说到底,也不外是一出并不高明的‘苦肉计’罢了。她很清楚,自幼在深宫中长大的允礼,深谙宫中套路,更懂得皇兄要置他于死地,绝非仅仅为了争取一个女人。
所以,云云通透睿智的允礼怎会忍心让她与‘他们的两个孩子’为她陪葬?更何况,即便甄嬛死了,允礼仍旧在劫难逃,又何必徒劳拉一个垫背的?‘借换毒酒表心意’,说到底,也不外是邀买民气罢了。
或许,允礼只是想因利乘便,领了她这份友谊,又或许,允礼果真被感动了——遂毅然决然地喝下了她亲手斟下的那杯“毒酒”……

最初,她还曾担心:若允礼识破此局不肯就死,她该如何应对?大概,允礼得知这酒中有毒,厉声质问她为何会云云绝情,她又该如何面临?然而,她多虑了,直到允礼毒发腹痛,口吐鲜血,都没有责问她半句。可是,她照旧被惊吓到了——毕竟,是她,是她亲手杀死了允礼,杀死了弘堰与灵犀的父亲!
巨大的恐惧与负罪瞬间席卷了全身,她感到浑身冰冷,血脉逆流,五脏六腑都在止不住地颤抖,只以为眼前发黑,双腿发软,险些要瘫软在地。
所幸,允礼竟适时地将她抱住了,男人有力的臂膀与体温给了她支撑下去的力气,她强打精力,与允礼诉说着往日的友谊……她说,她情愿替允礼去死,情愿再回凌云峰与他双宿双栖,永不回宫。

眼下再说这些煽情的话,好像已毫无意义,但在一个‘将死之人’面前说这些,却足可以化解他死后的怨气与嗔恨。至少不会像余莺儿那样,死后阴魂不散,时常在半夜里入梦,来向她追魂索命。
允礼强忍着疼痛,岑寂地听她诉说衷肠,当听到甄嬛说‘甘心替他去死’的时候,允礼禁不住笑了,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不,你有你的孩子,弘曕长得像你,你必须好好的——活着。”
不得不认可,甄嬛当时听完这番话时,是感动且心痛的,她仿佛再次体贴到了允礼深沉而炽热的爱。

可是,当她走出桐花台,返回永寿宫、待此次风波归于清静时,却突然对允礼死前的那番话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与领悟’——
2:择善而信不为憨,意念滋养法无边,敦促干戈化玉帛,祛除心诟方为仙。

“娘娘,您在想什么?”槿汐的话,瞬间将甄嬛的思绪从回想中拉了回来。甄嬛怔了怔,旋即低头苦笑了一声,萎靡道:“没什么,我只是——再次想起了允礼的‘那句话’。”
“娘娘又在为此‘执迷’了?”
“槿汐,或许这只是我自己的心魔罢了。”
“唉,凭心而论,娘娘的迷惑也并非无理,王爷的那句话,确实像极了‘暗有所指’。”

如今看来,那那里是‘暗有所指’,分明是‘耳提面命’了……本宫的心结在于:他明知弘曕的身世曾饱受诟病,甚至还曾被皇后要求‘滴血验亲’,且后来的弘曕越长越像他,他却非要说‘弘曕长得像我’,还要我‘为了弘曕’好好活着。
这俨然是在授意我——务须要‘尽力以赴的扶持弘曕做太子’,以便未来弘曕能把大清江山易主于他果亲王这一脉。云云,他便死而无憾了。因此才会自欺欺人地对我说‘弘曕长得像我’,言下之意,弘曕的身世不会令他皇兄起疑,我只管放手做也就是了。”
“还好,娘娘是个有主见的人。”
“呵,本宫也不外是一尘不染罢了,身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和甄家的女儿,本宫岂能为了迎合他的谋逆之心,将我们家属、儿女的身家性命置于悬崖之上、虎口之中?

“娘娘慧智过人,天然懂得‘顺势而为’的原理;更懂得如何让自己趋利避害、舒心愉悦。许多事,本相如何并不紧张,只要能令娘娘心中平和怡然,即便是自欺欺人,又有何妨?何况,凡间之事,本无绝对,也不外是态度不同罢了。”
甄嬛似有所悟,脸上的脸色也随之和悦了不少,遂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徐徐道:“是啊,本宫何苦要为难自己?比起他临死前的那番‘故意叵测’本宫更乐意信赖他对我们母子是‘一片真情’。
云云一来,本宫的余生便会有些念想,不至于孤寂冰冷、落寞凄凉。每每想起他的‘蜜意’,本宫便会倍觉暖心,由衷感叹——此生足矣。”

“是啊,娘娘这不是明白过来了?”槿汐笑道。
“不,槿汐,本日之事与允礼之事不同,允礼毕竟是本宫爱过的人;而宜修,则是本宫的‘宿敌’。”
“娘娘,所谓的‘宿敌’皆是相互不肯‘消弭怨气’之过。若今世再不化解开相互的怨恨与偏见,那来生来世,还会再入因果循环,云云循环往复,何时才能了局?端妃娘娘说皇后娘娘是为了‘利益更多众生而来’——娘娘信了又有何妨?
“槿汐,本宫不是这个意思。唉,算了,连本宫自己也说不清了。”
“娘娘,您的质疑也不无原理,或许,端妃娘娘确实有意要‘化解您对皇后娘娘的怨恨与偏见’。毕竟,您与皇后娘娘积怨颇深,很难在短期内冰释前嫌。”

“如许说来,你也以为端妃的话不可尽信,对吧?”
“娘娘,实不相瞒,若换做仆众,甘心信一次。”
“槿汐?”
“仆众照旧那句话,‘择其善而信’,即便自欺欺人,又有何不可?”
择其善者而信?”
“是啊,若能因此化解了对宿敌的怨恨与心结,娘娘何乐而不为呢?
“择‘其善者而信之’何乐而不为?”甄嬛喃喃自语道。
“仆众,也只是不想让娘娘您辜负了端妃娘娘的一番美意罢了。”
“槿汐,本宫懂了。谢谢您,若非你一言点醒梦中人,本宫险些又陷入迷局当中。”

“娘娘言重了,仆众不敢当。或许娘娘还不知情,在这阴司地府里,灵魂的意念是最易互通感应的,若娘娘信了皇后娘娘是‘心怀慈悲而来’这个意念便会穿越时空去滋养皇后娘娘的‘善根’,若众人一味提防皇后、将皇后视做‘毒妇’,那这些意念也会穿越时空去滋养皇后的‘孽根’——娘娘,您明白仆众的意思了么?”
甄嬛微微点了点头,和悦道:“是,本宫懂了。”话音未落,却见小允子进来躬身禀报道:“启禀娘娘,景仁宫的小宫女来传话说,本日端妃娘娘因身材不适,先不去延庆殿给皇后娘娘请安了,午膳过后,娘娘可先行自便。”
“哦,知道了。”
“别的,仆从还有听闻一则听说,不知当讲不妥讲?”
“说来听听。”

“听说,那太医卫临,被下入地狱了。听说他还招认了一些对娘娘不利的事……”
“你,你说什么?”甄嬛闻听此言,如同晴天轰隆一般,禁不住忡然变色道。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779116849735321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1 04:38 , Processed in 0.09076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