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回复: 0

公路与旅游的融合,是“牵手”还是“拥抱”?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3-9-21 0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源:【威海新闻网】
今天,交旅融合已得到广泛实践。作为综合交通中最便捷通达的交通方式,公路怎样做好旅游“+”文章,事关旅游业的发展,事关公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事关公路自身服务功能和品质的提升。
那么,公路与旅游大概旅游与公路应该怎样有用对接融合?是广度层面还是深度层次融合?形象一点来说就是:公路与旅游,是牵手还是拥抱?
旅游做好“+”公路的文章,强化了支撑其发展的基础交通条件,同时也放大了旅游效应,拓展了旅游领域
影响旅游发展的要素很多,虽然没有一个景区的发展单纯依赖公路,但对于陆地上的任何一个旅游景点来说,乃至对于整个旅游业来说,公路都是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精良的公路可以让各个旅游景区穿点成线、聚点成片,乃至让搭客也变成游客,大幅提升旅游体验。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青旅首次将公路旅游的理念引入我国,并打造了公路旅游品牌“阳光巴士”。说到底,这实在就是利用公路的独特上风,让游客可以大概顺流畅达各个旅游景点,进步了旅游交通服从,且沿途差别的风光也提升了游客们旅游的舒服度和愉悦感。
我国很多公路已成为连接旅游景点的旅游大道、景观长廊。如全长561公里的独库公路,是一条名副实在的景观大道,从起点独山子大峡谷,到终点库车天山秘密大峡谷,过半以上地段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连接了浩繁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被《中国国家地理》评比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这条路“一日游四季、十里差别天”的壮美异景,吸引了无数游客,每年来这里自驾游游客超过200万人次。类似这样因串联起诸多景点而成为旅游通道的公路在我国尚有很多,如位于张家口全长323.9公里的草原天路,是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张北草原风景区、白龙洞风景区、大青山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该路沿线蜿蜒曲折、沟壑纵深,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群山峻岭之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也是中国大陆十大最美丽的公路之一。这些公路都成为拉动旅游发展的重要线路。
究竟上,公路对旅游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其作为旅游的载体起到的快速连接作用,尚有很多路段与旅游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了旅游的需求,使其自己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在威海经开区九龙湾至荣成西霞口,有一段60公里长的公路。这是威海滨海旅游景观公路的重要构成部门,也是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路段之一,是山东省“滨海旅游公路示范路段”,被评为“2022年度天下交旅融合创新项目”。该路段设置了“山村闻海、新城海韵、碧海金沙、松林观海、海角祈福”五个主题景观段和“道路主体、安全防护、信息标识、自驾服务、康体慢行、环保景观”六大支撑体系,一起顺山沿海、起伏蜿蜒,碧海连着蓝天,岛礁连着沙滩,陆地的翠绿连着大海的蔚蓝,景点连着景点,有鸡鸣岛、海驴岛、成山头等天然景观,也有小螺号、那香海等精心打造的人文景点。一年四季、特别是夏日,这条路上人流如织、车流不断,热闹非凡,其中位于该路规划8平方公里,以全面打造旅游度假、健康养生、教诲研学为目的,以“旅游度假+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那香海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一个公路旅游的大驿站,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尽享大天然的无穷风光,也尽情体验休闲、娱乐、温泉、购物、美食、商务等带来的旅途快乐。本年夏日,该景区接待游客近300万。旅游与这条路的热情相拥、深度融合,使其从旅游的连接线变成了旅游的目的地。这是路的富丽转变,也是旅游领域的深度拓展。
公路做好“+”旅游的文章,提升了公路自身品质和功能,对接了群众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
公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而不断发展。最初,当公路连“通”都成为标题,人民群众温饱标题都未解决的时间,公路承担的是保障经济和群众基本出行的作用,难以顾及旅游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地方的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厥后有了高速路,也有了旅游路。这种发展,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也对应了群众消费升级和个性出行的需求。
路必要不断升级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必要,一个重要的升级措施就是做好公路“+”的文章。旅游已经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公路与旅游的融合可以大概吸取大量的旅游元素,这无疑也会提升路自身的品质。
交通运输部多年前就研究推动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提出通过设施创建提质、服务水平提升、路域环境优化、融合发展创新和技术支撑强化等办法,以“公路主体工程+旅游”“桥梁+旅游”“服务区+旅游”等形式,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着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公路,推动公路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各地统筹考虑交通、游憩、购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开发,在美满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的同时积极将观景台、旅游标识标牌等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同一规划、设计。这在今天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实际。
在贵州遵义,有一条路叫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这也是天下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是第一条服务美满的快慢综合交通旅游廊道。该路起自驰名中外的酒乡茅台镇,止于赤水市区,包括154公里行车道和160公里山地自行车道,全线设置特色不一的12个驿站,26个露营地,23个观景台和休憩点,自行车道沿途尚有30个自行车租车点,不论是行车、骑行还是闲步在这条路上,游客不仅能沉醉于沿线的河光山色,也会被一起上精美的线型设计,别致的修创建施,温馨的周到服务,处处充满精致艺术气味的公路自身氛围所陶醉。
究竟充分证明,不论是高速路还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有了旅游成分的融入,其服务群众的功能与气质都会有质的进步,对新建的公路来说是这样,对于早期创建的公路来说亦是云云。
川藏公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建,其时更多的是考虑买通内地与西藏的接洽、推动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因素。今天我们说这条路是旅游路,更多是因为这条路上聚集着多元化的天然与人文景观,凝结着多民族的汗青遗迹和风俗。从亚热带的莺啼燕语,到高原冰川的渺茫壮阔,这条路向众人披露秘密的北纬30度所饱含的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和五千年东方人文精华,更创立了一块国家品牌,为世界打造了一张中国名片。其对社会的影响、对北纬30度这一区域的旅游与经济发展蕴含着不可限量的能量,堪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也是世界级的美景长廊。随着这条路成为一条旅游线路,该路的品级提升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客岁,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方案,对川藏公路318西藏段部门路段进行提级改造;近期,四川省将以打造世界最美风景、国际生态旅游新地标为目标,对该路省内分路段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筹划到2024年,将实现停车如厕一小时车程、加油充电两小时车程全覆盖。
很显然,我们不大概一夜之间把每一条路都创建成高尺度的旅游公路,但各地早已把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创建列入公路发展规划、列入行业民生实事之一,启动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创建试点工作,分期分批逐步创建一些服务区和创建一些服务功能性配套设施,这也是公路与旅游牵手融合之举。
公路“+”与旅游“+”携手同行,“融合”需靠双方无缝对接
关于公路与旅游的融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2022年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中也提出,我国将重点新增一批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路线,加强对重要景区和交通枢纽的连接,强化公路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到2035年,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6万公里,将全面覆盖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天然遗产(掩护区)。
各省市也接连推出新的办法。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印发的《山东省旅游团体网主骨架布局规划(2023—2030年)》中,提出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成布局公道、设施美满、功能齐备、主题突出、服务优质的快进慢游旅游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形玉成省“东西南北中、一环游山东”旅游公路总体布局。以“行游一体、人在路上、路在画中”为体验目标,基本建成东部“千里滨海”、西部“鲁风运河”、南部“红色沂蒙”、北部“黄河入海”、中部“长城寻迹”五大主题风景道。河南省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创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成“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贯通全域、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十百万万”目标,即创建10个以上旅游公路示范县,建成100个以上功能完备、智能便捷的游客驿站,推出1000公里以上天下着名的“公路旅游”特色路,构筑10000公里以上“通景、链景、融景”的旅游公路网,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叫响天下,公路交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从各省市关于交旅融合的规划中,可以看出公路在整个交旅融合中的位置与分量。规划多数结合自身地理、文化、经济、交通等上风及特点,制订具体配套措施和实施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公路与旅游不论是“牵手”还是“拥抱”,不论是浅显还是深度融合,双方都应无缝对接,避免出现不默契、不和谐的现象。
在某地,交通公路部门按交通公路规范完成了工程创建,文旅部门在此基础上按旅游尺度打造旅游项目时却发现太多缺陷。这实在是一个前期各方协调不够的标题。做好公路与旅游融合必要统筹协调运作,从项目的规划等前期工作起,各级交通、文旅等部门就应该主动融合,搞好对接,共同推进,提前把各方的需求融入项目实施全过程,避免造成被动——这也是一种融合,部门之间的融合。
比方,梅里雪山作为中国第一高峰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然而,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附近214国道旁,竟然出现一道围墙,彻底挡住了人们本来在公路上就能欣赏到的美景。景区管理者直言不讳,修建围墙的目的,就是让游客买票进入景区。这件事提醒我们,路旅融合,必须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放长眼光,把博大的胸怀、格局、热情好客的态度融入精心打造的每一处景点,避免出现单纯向“钱”看,出现服务区、各景点各类代价过高乃至宰客等现象,当然也应避免出现以投资旅游项目为名套取资金、纯粹从事商业运动现象的出现——这涉及公路旅游服务过分商业化的标题。
有朋友在国内一闻名旅游线路走下来,谈及感受,说雷同设施太多,感觉很疲倦。雷同是路旅融合中的大忌,一个区域内不应该出现风格雷同的两条路,一条旅游路内也不应该出现多个雷同的设施修建体,这样必然会造成视觉的疲劳,也淘汰了人们继续走下去的欲望。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沙滩上那座“孤独图书馆”之以是可以大概成为闻名景点、打卡地,是因为它设计独特,有自己的个性,但假如在其他地方也出现一个类似修建,那只能引起人们的反感。旅游路上,吸引游客走下去的永久是差别的风景。路旅融合,应避免雷同。
路旅融合,走过的都是风景,将来远景可期!(作者:王兆立)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天下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0883182453523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2 02:13 , Processed in 0.0946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