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回复: 0

不是迷信!今日寒衣节,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0

回帖

4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1
发表于 2024-11-1 1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不是迷信!今日寒衣节,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霜降已过,秋风瑟瑟,正所谓“秋去冬来寒衣节,万物销残日渐少。”今日便是夏历十月月朔寒衣节,时值气爽风凉,昼夜温差渐增。中老年人常言“秋老虎不肯走,莫忘多添衣”,此时节气干燥少雨,冷气悄然,尤需审慎防寒。寒衣节,亦称 “十月朝”、“祭祖节” 、“秋祭”等,乃与清朗、中元齐名之祭奠日,传承悠远,盛行于民间。
寒衣节既是祭祖日,更含寒衣祈安之意。古人有云:“秋深风劲,思亲烧衣”,正为亡者备送御寒之衣。寒衣化纸随风起,为祭故人,亦是生者寄情。家人相聚祭奠,岑寂祈愿故去亲人安暖于彼岸,情怀厚重。因此,老人们会提醒我们,今日是"寒衣节",无论多忙,都要提醒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老传统莫忘。发起了解,别因无知触了“霉头”。

<hr>今日十月月朔是“寒衣节”:

寒衣节,亦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乃中国古老祭奠日,承载深厚情思。每逢此日,人们祭扫祭献,遥寄对仙逝亲人的缅怀,俗谓“送寒衣”。天凉秋尽,正值寒冬初临,昔人有云“天寒霜降衣应厚”,是故此节尤为器重。
夏历十月一,乃初冬始,古时有“授衣”“祭奠”“开炉”之俗,劝慰世人备衣迎寒,亦寄蜜意。妇女们于此日取出棉衣,送往戍边或徭役之人,为寒冬增暖,此俗流传已久。渐而,此习亦延及故去先人,衣物化作纸衣,以备来世亲人过冬。
相传寒衣节始于周朝,《诗经》有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谓九月天气转冷,开始备冬衣,后代遂以“十月一”行之。至宋朝,十月朔日定为寒衣节,礼敬先人,慎终追远,与清朗、中元并列为祭奠盛日。

<hr>今日十月月朔是“朔日”:

《说文解字》释曰:“朔,月一日始苏也。”意即朔日乃每月月朔,此日月华新苏,启始复光。古人观天象,察天地运行,发觉当月球黄经与日同位,乃称之为“朔”。此日正值阴阳相会,故昼称“朔日”,夜则谓之“朔月”,古人有言“月之初生,天地幽深”。
朔日时,月居日地之间,因与日出没相随,地上无影,故难见月。自古历法即遵此月隐之理,以朔定月之初始。月光不见,却是循环更替之始,所谓“月满则亏,物盈则减”,寓意人生如月,始终善始善终。

<hr>故,今日夏历十月月朔是“寒衣节”,恰逢“朔日”,提醒中老年人,有空没空,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老传统莫忘!下面来看看老祖宗咋说,是否有原理!
一、寒衣节上坟去忌太晚

寒衣节至,夏历十月月朔,正是冬月之始。古语有云:“早清朗,晚寒衣。”清朗应早至,寓迎新生,而寒衣节则无须过早。此日秋老虎余温尚存,昼夜温差尤大,霜重露浓,天干气爽,早行恐受寒露之湿,故多择日中,待阳气升腾而行。
民间常有“祭祖送寒衣”之俗,谓为逝者备寒衣,寄思寒冬。然寒衣节恰逢朔日,月隐星黯。夜行恐蹊径湿滑,易生伤害,古人有“夜行伤身”之言,正因朔夜阴气浓重,倒霉生者之阳气,故此时祭奠切忌夜行,宜在日高时候举行。
冬日清晨,霜露未消,冷气袭人,古人叹曰“路遥霜露重,秋寒多多审慎”。此节祭奠,可待日光富足,浓雾散尽,免早起赶路,免冷气入体,尤对中老年人更为相宜,亦无损祭奠之诚心。
秋尽冬来,坟地多居郊野,晚祭恐北风入骨,故当择良辰而行,顺应节气之和谐。岁渐寒,诚心即可达意,若未便远行,亦可于家门祭之,慰思故人,遣怀安康。

<hr>二、寒衣节祭奠忌不烧干净离开

寒衣节定于十月月朔,因十月乃冬始,五行属水,阴气渐重,正是“地门启而阴寒来”。又逢朔日,月隐无光,阴气尤甚。民俗谓在此日焚衣祭祖,祖先更易接纳寒衣,示孝敬之心。
此节祭奠多择十字路口焚纸布供,寓意分赠孤魂。古有言“秋草枯黄,防火慎行”,此时霜降未久,草木枯槁且天干物燥,祭时若不慎,恐易成火患,故慎火而焚,以安寂境。
焚祭寒衣,需燃尽化灰,古人以为“衣不化尽,情未达诚”,若纸灰残留,亡者恐难取用。此时焚纸,亦望祖先庇佑生者,送其安暖,古人称“先祖为神,佑护后世”,是以焚衣时尤重“全敬”。
今倡文明祭奠,宜以鲜花果品代之,或简燃纸帛,待火灰尽燃而行。既得恭敬,又保环境之安,四方清净之地,正合秋冬肃穆,亦为身心添一分温意。

<hr>三、寒衣节饭桌忌摆三盘菜

旧时习俗中,祭神奉仙之时,多以单数祭品为敬,意寓阳刚之气,祈神庇佑。故而供奉财神、灶王、地皮等神祇时,常见三品供奉,谓之“礼敬天意,祈福康宁”。但十月月朔家宴,却忌置三盘,民间有言“菜不摆三,席不坐六”。
寒衣节逢朔日,节气入冬。时至此日,家人围坐共餐,却讲究双数菜肴。民谚有云:“三盘不吉,四菜安宁。”此日祭祖,若置三盘于席,恐不合礼数,惹长辈不悦,老话称“单数不祥,双数为顺”。
秋气渐凉,霜露渐重。此时家人同桌会餐,四盘菜寓意圆满安康,含吉祥之意。此为尊长对家族的关爱与祝愿,乃为“成双成对”,祈盼来年安稳度过冬寒,家道昌盛。
寒衣节习俗源远,传承礼仪有序,讲究双数菜肴,守礼崇孝。此中寄寓家人平安之意,既合传统,亦为心意。此俗之中,蕴藏深厚人伦之道,于团聚中倍显温情恒久。

<hr>四、要早睡早起

夏历十月一,已是冬月之始,虽立冬节气在月初七,然古人云“十月为冬”,此乃冬季三月之序。此时秋气渐收,阴气渐增,正是万物藏纳之时,需顺天而行。入冬之月,饮食作息皆宜变通,方合时令。
此节将至,天寒渐逼,秋虎余威犹在,昼夜温差忽大,气爽风干,昼短夜长。此等时节,民间习俗多劝人作息早睡晚起,安神养气。鄙谚有言“冬藏以养阳”,故顺季而眠,以待寒冬渐深,内养于心。
寒衣节正逢朔日,天地阴重,此日当少熬夜,不宜过多欢聚于夜,心意宁静,身心得护。寒衣节祭祖之俗,亦寓劝人节身自护,不伤元气,为来日开个吉祥妥当之头,长幼皆宜守此,以顺四时。
秋收冬藏,人法自然。夜间早早就寝,正是依时养生,涵养精神之道。十月月朔节气将深,家人团聚之余,更当顺季行事,早睡作养,积贮神气,为寒冬之始储备安康。

<hr>五、寒衣节忌走亲访友串门

夏历十月月朔寒衣节至,乃冬月之始,亦是祭奠先人之时。此日家家焚香祭祖,慎终追远,古人云“祭以敬,孝以诚”,一片恭敬之心不可轻弃。因而于此节日,理宜在家,不宜走访探友,以免触人禁忌,违逆传统。
此际,农事稍缓,然朔日夜间阴气凝重,月色微淡,风凉露重,路途湿滑,古人常言“夜行伤身”,故夜晚尤宜留守家中,避除病厄。十月之朔夜少光,易致不安,今人更应慎守祖训,安然于宅,体察季候之变。
十月一为阴日,适合自省自持,外出串门非为佳宜,若强行拜望,更恐为他人不喜。正所谓“祭日不贺,贺日不祭”,云云忌讳在老一辈心中颇为深重,行者不可不慎,方免于犯禁之嫌。此日去人家门,多被视为“携不利入室”。
是日忌物拾归,亦忌他馈己礼,因寒衣节属“鬼节”之列,鄙谚曰“不纳异物,不送生礼”,方为安康之理。恪守清净自安之道,明理避忌,乃为朔日之正道,亦应民气之愿。

<hr>总结:今日寒衣节,无论多忙,再次提醒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老传统莫忘,老传统莫忘!您都记住了吗?

有福之人留下一句“好运” 你和家人此刻起好运翻倍,万事皆如意接财接福接旺运~喜欢作者,点个关注不迷路;喜欢文章,点赞评论收藏☕转发,盼望各人顺风顺水事事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197862399888643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2 16:57 , Processed in 0.0909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