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这十个养生小动作,坚持做有益康健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0

回帖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发表于 2024-10-16 11: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生,贵在坚持。得当、恒久且规律的养生举动对于康健非常有益。下面推荐几个养生动作,各人在寻常生活中抽出几分钟稍微动动手脚就可以,快来一起学习。
吞咽唾液
中医理论中,泪、汗、涎、涕、唾五种分泌物分别由五脏肝、心、脾、肺、肾所化生,简称为“五液”。五液属于津液范畴,唾与涎同为口津,即是唾液。较粘稠者为唾,较稀薄者为涎,唾液为脾肾所化,脾之液为涎而肾之液为唾。肾为人体天赋之本,肾主藏精,精气化生为唾;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运化水谷水液为涎。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康健的物质,以是,中医又称唾液为“金津玉液”。





唾为肾之液,经常吞咽唾液,有滋润皮毛、五官及濡养内脏、骨髓及脑髓之效果。现代医学也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到场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可以逐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使口中唾液充盈,当嘴里唾液增加到肯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

捶背通络
捶背是一种早已流传在民间的健身法,小扣背部也是一种按摩方法。


中医以为,捶背可行气活血,舒经通络。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很多穴位。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结脏腑的通路,通过捶打刺激穴位,能起到很好的养见效果。





老人常会出现腰酸背痛和肌肉紧张,捶背不但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惫,还能防止腰肌劳损的发生。对于心神焦急的老人,捶背带来的良性刺激能宁心安神。给恒久卧床的老人捶背,可帮助排挤痰液。


但要注意的是,捶背手法应力度匀称,轻拍轻叩,着力富有弹性。每次捶背时间10~20分钟,每分钟60~80下,逐日1~2次。捶背可刺激背部经络,扶助阳气,进步免疫机能。
揉膝搓足
恒久处于坐位时可养成双手捂住膝盖,同时加以得当按摩的风俗。两手掌心分别捂在左右膝盖上,使用手心的温热对膝举行温敷,并用手指点按抓揉膝盖。
俗话说:“富人靠补药,穷人靠烫脚。”睡前泡个热水脚,是养生妙方。但很多人不知道,搓搓脚心,养见效果更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一直坚持搓足养生,以是虽然年逾花甲,但身材康健,精神繁茂。


临睡前可用手搓双脚的涌泉穴,直到足心有热感为止。


闭目养神
中医理论以为,肝开窍于目,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眼睛常常被以为是心灵的窗口,是人最传神的地方。


中医养生对“精、气、神”的保养非常重视。好比《黄帝内经》中记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盈与亏,关系到人的健与衰;“神”的得与失,又关系到人的生与亡,欲养生者当养“神”。因此,古代修身养性的人,经常把闭目养神作为一种轻便易行而又行之有用的方法。《黄帝内经》 中也载文表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通过闭目养神,排除杂念、精神集中、无思无虑,直至入静,便可到达养生安神的功效。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越是繁忙时,越需要闭目养神。只要坐下来,闭上眼睛,脑子里什么都不想,直到呼吸平稳、满身放松为止。闭目养神必须要时时处处坚持“三要”:心情要放松、入静要安心、顺其自然要同心专心。坚持如此,才能使满身经络疏通、气血流通,身材更加康健。


各人在工作间隙可闭上双眼,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最好还能摩擦两掌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大概举行适温热敷,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可促进眼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
甩手踮脚
满身放松,胳膊像挂在肩上,肩动员手臂靠惯性和弹力甩动,同时抬起脚后跟再落下,如此反复颠足,让脚跟有节奏地轻震地面。每天早晚各做15分钟,则气血运行畅达。
提起踮脚,或许各人都以为是芭蕾舞者的特有动作。事实上,它还是一种养生活动。踮脚尖在古代就被运用,原称“敦踵法”,在西汉初期的《引书》当中就有“敦踵以利胸”的记载。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别看脚掌的体积小,在其内部却汇集了身材一半的经络。足部既是三条阴经(肝、脾、肾)之始,又是三条阳经(胃、胆、膀胱)之终,且在足部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接洽。


踮脚有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从活动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踮脚活动主要能够锻炼到小腿后侧的肌肉。当人体站立(膝关节伸直)时,锻炼的是比目鱼肌。“腓肠肌可以增加小腿的爆发力(如蹦跳本领),比目鱼肌则可以增加腿的耐受力(如步行、站立本领)。


按摩鼻子
以双手四指反复揉搓鼻翼两侧至目下的部位,以拇指分别在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上按揉;然后两手分别揉捏鼻翼、鼻根周围及两鼻孔下缘。





作用:揉鼻动作,可以改善鼻腔部的供血,增强鼻黏膜的功能,对于慢性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鼻部过敏性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和改善作用。


双手握拳
双手握拳,凝神养肝气。握拳即握固。岭南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即提倡“握固守一”。


中医以为,握固所作用的人体体系是“肝经体系“和“肾经体系“,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相互滋养。


以是握固有助于养肝,恒久坚持可安魂定神、收摄精气、滋阴降火。





同时,握固也是传统气功中的常见拳法。好比易筋经的“青龙探爪势”、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气力”等招式都会采用握固的方法。


将双手紧握成拳,满身同时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举行50~6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组。
转动脖子
坐在椅上,先仰面,只管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部肌肉拉紧和放松,然后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半晌。既能提神,又有防止颈椎病的作用。
张嘴闭嘴
将嘴巴轻松地、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动员面部肌肉,举行有节奏的活动。每组张合50次,约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做一组。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精神奋发。
极目远眺
尽眼力所及的远望远方,可选在空旷处,远眺山峰、楼顶、塔尖等景物,最好是在绿色植物较多的环境中登高望远。目视前方,可联合转动眼球,缓解眼睛疲惫,对肝脏亦有益。■
【泉源:本文内容综合自中国中医、央广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技能殿堂等】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931324495462454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4:13 , Processed in 0.0900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