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桂林旅游前三季度净利润降落超6成,游客越多为何生意越难做?

[复制链接]

153

主题

0

回帖

46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9
发表于 2024-10-15 17: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面图片由AI生成
桂林山水甲天下,无山无水不入神。被称为“万年智慧圣地”的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都会,但手握多个景区的桂林旅游(000978.SZ),本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却双双下滑。
无独有偶,不但是桂林旅游,本年上半年,A股17家景区上市公司中只有5家实现了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的增长,其中不乏国内多家着名的旅游景区。
然而,另一边,国庆出游的各项数据仍然坚挺。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节沐日7天,天下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耗费7008亿元,同比增长6.3%,恢复至2019年同期108%。
那么,景区上市公司生意难做,题目到底出在哪里?

景区吸引力正在减弱,消费回归理性

桂林旅游披露的数据表现,本年前三个季度桂林旅游归母净利润约1200万元,同比下滑约67.05%。其中第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约2831万元,同比下滑约20.62%。2024年1-9月,公司游客接待量约466万人次,同比降落约3%;实现营业收入约34210万元,同比降落约6.67%。
此外,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2270万元。只管公司独资子公司得到了一些非常常性损益,如桂林资江丹霞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收到的445万元停业财产分配和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得到的303万元政府补助,但这些收益对于团体业绩的提升可谓杯水车薪。
现实上,桂林旅游不久前公布的半年报业绩已反映出亏损态势。上半年,桂林旅游营业收入约1.96亿元,同比增长0.08%;归母净亏损约1630.8万元,客岁同期归母净利润约75.51万元,本年上半年下跌约2260%。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上半年,桂林旅游来自景区旅游的营业收入约9610.28万元,同比减少9.62%;来自漓江游船客运的营业收入约5823.38万元,同比增长39.02%;来自漓江大瀑布饭店的营业收入约2986.32万元,同比减少2.48%;来自客运服务的营业收入约994.32万元,同比减少32.21%;来自其他产品的营业收入约190.88万元,同比减少19.81%。
上半年接待游客数据表现,除了漓江游船客运业务接待人数有提升,公司景区(两江四湖、银子岩、贺州温泉、龙胜温泉、丰鱼岩、资江天门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43.59万人次,同比减少7.84%。
由此可见,除了漓江游船,桂林旅游的景区旅游业务、酒店、公路观光客运、出租车业务等全线下滑。
钛媒体APP留意到,近几年,随着生存水平的改善以及对观念的提升,旅游对中国人已不再是稀缺品。传统文旅公司坐拥金山、圈地收门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依靠门票+索道+演出三件套直接躺赢的同质化景区正在丧失竞争力,这大概是导致桂林旅游营收下滑的缘故起因之一。
此外,在经历已往三年的沉寂期和一年的过渡期后,虽然本年国庆假期旅游市场仍然人山人海,但相比“火爆”,旅游市场的热度用“理性”来形容更为准确。
飞猪《2024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表现,本年国庆假期国表里酒店均价同比降落约4.5%。携程《2024年国庆旅游预测报告》表现,“十一”国内和出境机票价格较客岁同期降落超过20%。
另外,根据酒店之家驿镜酒店大数据平台表现,2024年国庆7天酒店均匀价格在367.55元,2023年国庆(&中秋)8天酒店均匀价格在401.16元,(而2019年国庆7天的均匀价格为375.07元)。
由此可见,2023年的短时性火爆,带有一定的抨击性补偿的缘故起因,但这种增长的势头显然并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本年的旅游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者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一些传统的、没有跟上旅游市场需求更新的,体验服务还较为落伍的景区也势必失去竞争力。

景区流量并不能完全转化成业绩

钛媒体APP留意到,不止桂林旅游,本年上半年,多家旅游景区上市公司利润下跌或亏损:曲江文旅(600706.SZ)净亏损1.87亿元,由盈转亏;张家界(000430.SZ)旅游集团亏6116万元;云南旅游(002059.SZ)预计亏损4597万元;归母净利润降落的则更多的有控股乌镇景区的中青旅(600138.SH)、深耕海洋主题乐园的大连圣亚(600593.SH)、西藏旅游龙头西藏旅游(600749.SH)等。
另外,营收降落的上市文旅公司,还有黄山旅游(600054.SH)、丽江股份(002033.SZ)、天目湖(603136.SH)、三特索道(002159.SZ)等。
那么,造成其业绩下滑的,除了前文提到的,整个行业消费回归理性之外,也和旅游景区上市公司自身的性子有关。
如今,国内大多数上市景区类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它们手上掌握着差异的旅游资源,通常对一些景区拥有经营权,负责景区的日常运营,可以管理和出租景区内的商业办法、收取门票。此外,景区类企业一般还经营景区的旅游客运,拥有本地酒店、观光社等资产。
但是,差异文旅公司的经营业务并不雷同,一些核心旅游资源以致并不完全掌握在上市公司手中。
以大众熟知的张家界为例,其真正的热门景区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而这两处景区归属于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门票收入并不归张家界这家上市公司。
同样,曲江文旅的核心业务为景区运营管理业务,约占营业收入的63.05%,但曲江文旅旗下的大唐不夜城公司经营范围为物业管理、构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等,客流的增长并不能直接转换成大唐不夜城公司的收入。
更棘手的是,一些旅游景区上市公司负债率高企,还有大量坏账收不返来,更增长了公司的经营负担。如曲江文旅在半年报中写道,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是本期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模子较上年同期发生变动,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增长所致。曲江文旅的前五大欠款方累计欠款13.96亿元,坏账到达5.82亿元。
本年上半年,曲江文旅资产负债率达80.94%。而根据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4上半年文旅集团财政分析报告》,70家国企文旅集团的负债总规模高达2.42万亿元,均匀资产负债率为61.18%。
追溯缘故起因,这和已往旅游景区大规模发债搞扩张有关。根据泓创智胜咨询公司的数据,2019年,我国文旅专项债为207支,2020年增长到697支,2021年增长到1037支,两年时间翻了约五倍。但出于市场上的种种变革,不少文旅项目标收入远无法覆盖债务,最终导致文旅公司爆雷。
综上所述,旅游股的生意难做,存在多种因素。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捉住旅游热的风口,才只是提升业绩的第一步。(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于莹)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594908388342222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1 04:10 , Processed in 0.0919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