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回复: 0

金秋时节巧养生 润肺健脾正其时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0

回帖

42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7
发表于 2024-10-12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节已过,夏季酷热渐渐褪去,秋意渐浓。俗话说“一层秋雨一层凉”,天气由热转寒,天然界阳气内收,阴气渐盛,人体气血也随之往采取。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中医养生也夸大顺应天时,只有顺应季节特点,才能包管康健体魄。
秋三月 养收之道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三月”是指从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至立冬的前一日。
初秋秋阳肆虐,温度仍然较高,但白露之后,北方冷空气南下,天气渐渐由热转寒,早晚温差大,万物萧瑟。以是秋季养生应内存阳气,凡精力、起居、饮食、活动等皆须遵照“收”的原则。
秋季应肺 宜养肺气、平燥气、护胃气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伤人,轻易耗伤津液。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应季为秋,喜润恶燥,易受燥邪侵袭。秋燥伤肺常见口干、舌燥、咽痛、干咳少痰、目涩、鼻衄、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以是秋季养生应注意养阴润肺,使肺气得清,呼吸平和。
中医认为,肺脏对应白色。因此,秋季可多吃白色食物养阴润燥,如银耳、莲子、山药、白萝卜、莲藕、白菜、冬瓜等,同时也可在平时饮食中参加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润肺的中药。
脾为肺之母,二者互相影响,脾胃弱者肺脏易出题目,如小孩脾胃尚未发育完全,易影响肺腑,特殊轻易在秋冬出现咳嗽、鼻炎等题目。在寒露后,已入深秋,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凉渐重,平日脾胃、肺气不足的人群应器重养阳气,若“秋收”未收好阳气,那“冬藏”就没有底子,冬天易出现咳嗽、胃痛、腹泻、手脚冰冷、畏寒、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等题目。
我们可以在深秋适应节气变革,施以艾灸。艾草作为纯阳之草,可温阳散寒,温通经脉,推动气血运行。常用穴位有:中脘、肺俞、脾俞、足三里、丰隆等。
药膳养生 冬来少病
秋季寒暖交替,天气干燥。外邪易乘机入侵。若饮食起居失调或身材素虚,便易抱病。故秋季应增强疾病的预防保健。同时适当予以食补,为“冬藏”做好准备。
美龄粥
功效:温胃健脾,滋补美颜。
食材:糯米 40g 大米 60g 山药160g 豆浆 600ml 净水 200ml 冰糖、枸杞、百合适量。
方法:
1.大米、糯米提前浸泡几个小时;
2.山药去皮,洗净,上锅蒸熟。一半碾成泥,一半切成小丁,切好备用;
3.大米、糯米、豆浆、山药泥、净水下锅,中火煮开,中途开盖搅拌,防治粘底;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
4.最后10分钟,参加山药丁、冰糖、枸杞、百合。
五白杏仁饮
功效:以白养白,润肺养颜。
食材:百合20g 莲子20g 南杏仁 20g 茯苓 10g 山药 30g。
方法:
1.百合提前泡发;
2.全部食材放入养生壶中,参加1升水煮开,转小火煮30分钟;或放入破壁机中加700ml水打成豆浆。
作者:江西省人民医院西医结合肿瘤科 陈兰玉
通讯员:罗昭淦 乐熙文


编辑:熊恕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门图片泉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全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479752083816502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6:53 , Processed in 0.0942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