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回复: 0

一个人最好的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0

回帖

40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0
发表于 2024-10-10 1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生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特殊是人到中年,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医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对人的康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养生的核心在于养心。病由心生,治病宜先治心。
由此可见,一个人最好的养生之道,不仅仅是颐养身体,更要怡神养心。
01
勿攀比,宽心
攀比之风,自古有之。
西晋攀比风气尤甚,最典型的当数西晋官员石崇与外戚王恺斗富。
石崇听说王恺家用糖水洗锅,便叫家里人把蜡烛当柴烧。
王恺又将家门前的路用紫丝编成屏障;石崇便用更贵重的彩缎在家门前铺设比王恺家更长的屏障。
王恺比不外,便求皇帝赐给他一株快要一米高的珊瑚,并请石崇来观赏。结果,石崇将珊瑚砸了。随后,他又赔给王恺几株珊瑚,全都比王恺的那株要高。
令石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自己的狂妄自大,浮夸攀比,终极肇事上身。
后来,他们二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石崇被诛三族,皇帝给王恺的谥号是个“丑”字,遗臭万年。
喜欢攀比,没有宇量的两个人,只为争一个浮名,却害了自己。
不攀比,心胸开阔,能包涵他人的人,才气与他人调和相处。
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有句话说得精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不可过分张扬,生活不须要攀比,海纳百川,才会相安无事;心胸开阔,才气神清气爽。
《道德经》也说:“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幸福在你我内心,反面他人攀比,才不会有落差,日子自然越过越舒坦。
可在生活中,总有人喜欢攀比,与同事比,与同学比,与熟人比,即使不处于一个层次的人,也想决一高下。
殊不知,人比人,气死人。生活是自己的,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爱惜自己独有的个性,倾听内心的声音,才会有不断向上的源动力。
人生海海,放下攀比,学会宽心,才气活得自在坦然。

02
戒贪欲,净心
网上曾有一个题目:“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此中一个高赞答复:“欲望!”
人的欲望好像鲇鱼和香鱼。
当欲望不断膨胀,人就像陷入淤泥之中的鲇鱼,一旦举措受阻,早晚会变得痛苦不堪。
若一个人能将过剩的欲望从内心深处清除出去,呼吸便会回归通畅,这就像生活在净水里自由自在的香鱼。
也正如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多么轻快脱洒,多么浅显!”
欲望在减不在增,淘汰物欲,人的心胸就能开阔起来。
一个人钓鱼,先钓上一条一米长的大鱼,他从鱼嘴处取下鱼钩,放回河里;接着,又钓上一条快要一米的鱼,他又把它放回河里;第三次钓上不敷半米的小鱼,这次他才把它放进桶里。
观看者觉得不可思议,纷纷取笑他。他说道:“这条鱼够我家吃一天了,再大就浪费了。”
他懂得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爱惜面前的幸福和快乐。
现在,物质丰富,生活稳固,可有些人的贪欲却永无止境。
人心不敷是病态,“既要”“又要”“还要”成为一部分人的常态。
殊不知,满足才气望见内心的丰盈,咀嚼生活的意义。
无论心中尚有什么遗憾,都要懂得满足常乐。
保持一颗素净之心,方能安享温馨,过幸福的余生。

03
懂进退,慧心
古人云:“进者勇,退者智。”
进是勇气,是面对寻衅时的不屈不挠;退是智慧,是身处纷扰中的一份苏醒。
人活一世,既要懂得勇往直前不断奋进,也要懂得适时抽身全身而退,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曹魏将领田豫,善于领兵,治乱有方,他担任并州刺史时,百姓安居乐业,胡汉两族相安无事。
田豫年过七十时,身体日渐衰弱,精力也大不如从前,他起了退居之意,欲腾出职位,让年轻人去担任要职。
可没想到的是,他多次上书请辞,太傅司马懿始终不允,他认为田豫还能继续承担大任。
田豫没有放弃,再次上书请辞,这次他被准许卸任归乡,还被封为太中医生,领取九卿俸禄。
田豫拥有一颗智慧之心,他明确唯有进退有度,才气给予自己一个平安的晚年。
一个人之以是能走远,是因为他懂得审时度势,能在恰当的时间选择进取,在适合的瞬间选择放下,顺其自然,不强求。
无论进还是退都是一种选择,但选择自己就是一门人生的大学问。进要进得巧,退要退得妙。
若深陷伤害,还不知进退,其了局自然悲凉。
马嘉鱼潜藏于深海,平时很少现身。不外,在春夏两季产幼鱼时,它们会浮出水面,这时便是渔夫捕捞的良机。
马嘉鱼固然机灵,举措敏捷,但却生性倔强,不懂进退。
渔夫使用它们的这一特性,将其赶入网后,它们便拼命向网深处游,于是越陷越深,终极命丧网眼。
不但是马嘉鱼不懂变通,其实人有时也会犯此错误,只会一味勇往直前,不懂得适时退步。
《礼记》有言:“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该让则让,该退则退,不仅是一种心胸,更是一种通透广阔的胸襟。
懂进退,远磨难,人生就会福运绵延。

04
明朝医学家龚廷贤说过:“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养心便可益寿,养心旨在养出好心态。
不去攀比,平心静气,享受每一个当下的日子,惬意舒心。
戒掉贪欲,满足常乐,感受每一个当下的韶光,快乐无穷。
进退有度,平安康健,度过每一个当下的韶光,幸福完满。
无论前路如何,懂得把握光阴静好,修一个好心态,方为养生之道。
余生,愿你我都懂得修心养性,福寿绵长。
<hr>作者简介:飘然,凡事努力去做,人生才不留遗憾。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921844525590170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1:45 , Processed in 0.0934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