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0

“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嫡寒露几点,是早是晚寒露?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0

回帖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发表于 2024-10-7 23: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嫡寒露几点,是早是晚寒露?看看老祖宗咋说的!
2024年10月8日,夏历九月初六,正值寒露。时值深秋,秋老虎犹在,白日微热,夜间微凉,天地间气爽风凉,金风抽丰拂面,少雨干燥。古人有云:“金风抽丰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此时,正是秋景渐深、昼夜温差渐大的时节,万物随之更替,寒意初现。
寒露之至,天气多变,虽有秋老虎之余威,然日渐短而夜渐长,凉风乍起,令人顿觉寒意渐浓。古人言:“寒露无雨则风清。”寒露时节,雨水稀少,氛围干燥,秋景萧条。昼夜温差大,农人更需谨慎,鄙谚云:“最怕寒露一朝霜。”正是提醒人们天寒将至,万物应顺时养护。

<hr>什么是寒露?

寒露,乃二十四节气中之第十七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秋意渐浓,时序已入深秋。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寒露交节,斗指辛位,太阳行至黄经195度。此时,正值戌月开端,金风抽丰乍起,天高气爽,昼夜温差显著,秋燥加剧,冷氛围频频南下,带来凉意。此节气为秋深之象,冷气袭来,故有“寒露”之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乃寒露之本义。每至此时,北半球日光偏斜,气温骤降,冷气生露,宛如秋霜将至。

<hr>寒露确定时间是怎样推算的?

寒露常在每年阳历10月7日至9日交节,详细的推算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根据太阳运行的轨迹点推算
古人云:“寒露至,黄经195度也。”古人观天象,以春分为始,依黄道360而推度四时,分二十四节气,每15度一节。正如“日月运行有度,四时更替不差”,故寒露至,时天凉渐重,气爽露寒。此时节气自秋分而来,天高气清,昼夜之变愈显。天地运转,时序分明,正合古诗“天道循环,日月经天”之理,节气随太阳轨迹而动,时至则明。

<hr>第二种: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推算
北斗七星者,天象显赫,斗柄所指,节气相随。古人观星布时,正以斗柄之位定四时。《鹖冠子·环流篇》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此理传世,众人皆知。寒露为秋之五节,斗柄西转,辛位既至,正为戌月,时寒露降。古人云:“天文启示,岁月无误。”
寒露时节,北斗斗柄趋于西方,天气渐寒,露凝成霜。“金风抽丰瑟瑟,寒露为霜”,此节气正应自然厘革。斗柄指向辛位,地支戌月接续,秋日将尽,冬日渐临,正如鄙谚所言,“天象有时,四时顺行。”众人观天识节,以斗柄定节气者,不失古人之智慧。

<hr>寒露天气特征与农耕有啥关系?

寒露节至,天象有变,北方冷气渐盛,南北天气迥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少雨;北方北风初起,霜雪铺地,天高云淡。古人有云:“霜重秋凉,寒露难当。”此时,昼短夜长,日光渐退,冷气日增,天候显著厘革,万物循序变化。
寒露之际,稼穑尤为紧急。北地晚稻正值收割之时,南方单季稻则处灌浆期,田间湿润尤关紧急,古语有云:“秋深莫怠农,寒露催禾熟。”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正利作物积蓄养分,成熟有期,须趁时而作。

<hr>然寒露风至,冷害随行,尤为南地稻田所忌。低温扰乱,稻谷灌浆受阻,实粒率减,田间空粒增多,减产忧然。故农者当勤灌水以护根,正如“天道顺时,稼穑无忧”所言,保温方可御寒,善作则丰收。
寒露天气渐寒,天地运行各有其序。农事既应时而动,又需随机应变,以免磨难。农人顺天应候,才能保五谷丰登,正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hr>类似关于寒露节气农耕的农谚另有许多,如:
“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割晚稻,霜降割糯稻。”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hr>我国古代将寒露节气分为三物候,分别指是啥?

古代,人们将寒露分为三物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 ‌鸿雁来宾”:寒露时节,鸿雁南飞,金风抽丰渐冷,鸿雁排空而行,化作天际游子。古人有云:“雁南归,去影无踪。”此时正是鸿雁由北而南的开端,象征着寒露初至,秋深渐入,万物皆应时而动。随鸿雁南迁,世间万象亦随之幻化,秋意愈浓。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古人观海边蛤蜊之纹,见其与飞鸟之羽甚似,谓“飞者潜于水,万物避寒藏。”此乃天地阴阳交替,飞鸟化为蛤蜊以避寒霜。秋冬交接之际,天地间生灵循自然法则,各自寻觅避寒之所,仿佛一场无声的迁徙。
三候“ ‌菊有黄花”:寒露至,菊花始盛。陶渊明曾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迎风而开,正是晚秋的象征。此时黄花遍地,傲然盛放于霜冷之中,昭示万物虽逢寒露,却亦自有其壮丽与不屈之姿。

<hr>寒露节气要注意哪些传统习俗?

寒露时节,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有赏红叶、垂钓秋江、品螃蟹、饮秋茶、吃芝麻等。寒露之际,气温骤降,人们每每注重养生,注重“养阴润燥,滋补益胃”,因此有“寒露吃芝麻”之说。芝麻有润燥排毒之效,能缓解头晕、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正适时节调养之理。
古人有云:“金风抽丰萧瑟,饮露食芝。”由此可见,寒露节气不光是天气的变化,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人们通过这些习俗顺应自然厘革,祈求身心平和,滋养生命,正如诗云:“秋景如画,四时养生自有道。”

<hr>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古人就通过在长期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一些观察天气的经验,以此些经验来推测之后的天气走向,以免提前应对天气的变化,在农村有一句老话说“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这句话啥意思?本年寒露是几点,是早还是晚?看看老祖宗咋说的!
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

寒露之时,正是天气由凉转寒的关键节气,古人云:“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此谚有深意,寓意若寒露来得早,则隆冬严酷,牛畜皆难耐;若寒露稍晚,则冷气迟至,冬日稍暖。本年寒露在阳历10月8日,夏历九月初六,正应“晚寒露”,古人经验似应,冬季或将温和。
古人之智慧,历经岁月沉淀,谚语背后皆有天时地理之理。“寒露早,冷天早”,此乃阴阳变迁之兆,早寒露者,冷气逼人,预示冬日冷意先至,冻气侵人;若寒露晚至,则冬日渐来,冷气稍迟,温度相宜,冬无极寒,民生稍安。正如《诗经》所云:“四时之序,天命有常。”
但是寒露之早晚,何以有别?寒露节气虽在阳历固定,然因夏历有闰月,故每年夏历之寒露时间或在八月,或在九月。若寒露适逢八月,则谓“早寒露”;若至九月,则为“晚寒露”。本年寒露正值夏历九月,故为“晚寒露”,冬日或稍暖和,正如俗言:“人算不如天算。”
又有言:“秋深露冷霜始来。”寒露之时,乃露水为霜,凉风渐起。早寒露则霜降早至,万物萧瑟;晚寒露则霜迟,草木稍延,冬意亦缓。此时寒露晚到,似预示冬日冷气来迟,百姓得享温暖之冬。
古人重节令,尊天道。寒露虽小,然节气厘革与四时之律痛痒相干。以此观之,本年之冬或不甚寒冷,暖意存焉,正应那句老话:“晚寒露,暖烘烘。”

<hr>本年寒露是几点,是早还是晚?

2024年寒露是交节在公历10月8日,夏历九月初六这天,详细时间为破晓02时59分43秒,属于民间说的“晚上寒露”,也称为是“晚寒露”。根据我们老祖宗的说法,本年是“晚寒露暖烘烘”的年景。
<hr>本年寒露不一样平常,60年一遇,甲辰寒露都有啥特点呢?

特点一:本年的寒露逢重阳节前
重阳节,乃我国古老节日,时在每年夏历九月初九,九九相重,古人以此为吉祥之日,故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之俗。登高敬老,祈愿长寿,饮宴庆贺,皆为习俗传承,正应《易经》之言:“阳数极盛,福寿延绵。”
然重阳虽近寒露,常因其节庆繁盛,掩盖了寒露之紧张。古人有言:“重阳寒露前,肯定是灾年。”然本年寒露在重阳节前,节气相接,虽人们重视重阳,但寒露天时对农事尤为关键。寒露时节,冷气渐至,农作物正值收割,天时早晚,皆关秋收获败。
观本年之节令,寒露在夏历九月初六,重阳在其后,古人经验曰“寒露先,收获稳”,本年秋收或迎丰年。农人常道:“天道无常,人勤补拙”,此等经验非空谈,正可于此验证古训之真。

<hr>特点二:本年寒露逢月头
寒露之节,天时渐寒,古人将寒露交节之日分为“月头”、“月中”与“月尾”。若寒露在月头,谓冬寒雪重,三九隆冬难逃,古谚云:“寒露在头,三九雪堵门。”正如《诗经》所述:“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本年之寒露,恰逢夏历九月初六,正值“月头”,且逢六十年一遇的甲辰寒露,冬寒或难免。
按古人之言,寒露在月头,预兆冬日寒凉,雪积门前,衣物不敌霜冻。天时自有规律,寒露早至,便预示着冬日严寒亦早,农事冬储亦需提早应对。此与古人所总结之经验如出一辙,亦有“天寒不减衣,三九冻彻骨”之言。此节气变迁,正是自然昭示之道。
观本年甲辰寒露,交节之时正应月初,冬寒好像已成定局。古人有云:“天命有常,四时分明。”人皆顺天而行,隆冬将至,三九酷寒或难免于此,正如俗言所道:“寒露先至,雪亦无边。”

<hr>特点三:本年是九月寒露
寒露之节,每年阳历虽固定,然夏历交节或在八月,或在九月。若寒露落于八月,农事多艰,民间称之为“八月寒露”;若逢九月,天时较顺,兆丰收。今岁寒露,恰值夏历九月初六,正是“九月寒露”,且逢六十年一遇的甲辰寒露,天时有异,古人经验暗示来年或大有收获。
“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此言自古流传,深植民气。寒露早晚皆为天道之序,八月寒露多北风骤至,农事未备,故多歉收;而九月寒露,天时安稳,农田丰盈,夏粮必丰。正如古人云:“丰年兆于秋,天道不虚也。”

<hr>总结,嫡将迎寒露时节,不知你们等故乡天气怎样?热切盼望诸君留言,共享天候之厘革。

有福之人留下一句“好运” 你和家人现在起好运翻倍,万事皆如意接财接福接旺运~喜好作者,点个关注不迷路;喜好文章,点赞评论收藏☕转发,盼望各人顺风顺水事事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304131290921422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8 09:32 , Processed in 0.0889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