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3小时旅游圈”为何连续圈粉?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0

回帖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1
发表于 2024-10-6 03: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杨湛菲、陈爱平、杜一方
周五放工后直奔北京西站,乘高铁2小时8分钟后抵达邯郸,晚上打卡特色小吃店;周六周日游览东太行景区、响堂山石窟,一日山水、一日文化;赶晚上的高铁回到北京,接待新的一周……这是北京“90后”男生小王忙碌又丰富的周末生活。
近年来,围绕中央城市,以自驾、高铁为主要出行方式的“3小时旅游圈”圈粉无数。车程两三小时、为期两三天的“微度假”备受青睐。
“微度假”的鼓起折射了旅游市场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哪些变革?
周末小长假,到周边一座城“逛吃”
小王说,一开始他只是充实使用每个小长假,探索北京周边的县域乡村,后来逐渐发展到“换个城市过周末”。
“比起远行的不可控,安排好每一个周末更紧张。”小王说,受他影响,身边不少朋友也开始实验乘短途高铁,开启周末“微度假”。
一线、二线城市中,使用周末深度“逛吃”周边一座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3小时旅游圈”内的出游热度连续攀升。
多家平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中短间隔的“微度假”相关订单增速领先,省内跨城、邻省跨城的高铁游、自驾游增势尤为显着。
根据携程平台的数据,假期高铁出行订单中,出游半径约为361公里,较去年中秋、国庆假期前三日收缩近30%。同程观光数据显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城市群的中短途出游需求繁茂,3小时以内的高铁出游市场最为活跃。飞猪平台上,中秋假期国内租车预订量环比端午假期增长31%。
9月16日,游客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府门前观看《开衙迎宾》仪式。新华社发(李俊生摄)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朗朗上口的宣传语,如今已成为网络“热梗”,为河北旅游“引流”。大数据客流统计显示,2023年,河北省是北京游客首选目的地,近40%的北京游客在选择外地出游时以河北省和天津市为目的地。
“我们盼望依托京津冀及周边省份超大规模周末旅游客源市场,打造国内一流周末旅游产品、服务、环境,让游客把‘河北周末’过成‘河北节日’,畅享美好旅游生活。”河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
上海面向江苏盐城、浙江嘉兴和衢州、安徽六安和淮北等城市推出旅游专列线路;重庆铜梁区、垫江县等增强文旅融合,建立成渝地域“微度假”旅游目的地……“3小时旅游圈”连续开释市场活力。
新交通、新诉求、新体验
“3小时旅游圈”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是交通越来越便捷。
早上从上海出发,中午便可在西湖上泛舟,或置身安吉民宿,或与黄山上的迎客松招招手、咬一口美味烧饼。同样,这些城市的住民,可以乘高铁在3小时内抵达上海,度过美好一天。
当下,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普及,城市群间的接洽日益精密,周末跨城度假正变得和跨城通勤一样平常。
“乘坐高铁、动车出游,行程准时可控,交通快捷便利,在目的地可安排更清闲的行程,恰当我们中老年人出行。”68岁的上海市民钱先生说,从市中央的家乘地铁到虹桥火车站进站检票全程仅约1个小时。
其次,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元。
“微度假”满足了人们对短暂“离开”的生理需求。与通常的“度假”相比,它不仅是间隔上的收缩,更是一种体验的浓缩。
小王告诉记者,工作之后可支配收入多了,时间安排也更自主了,可深入探索“小众”目的地,而且“说走就走”。
另有人享受和亲朋出行的“慢时光”。“最大限度压缩赶路时长,游玩时间很充裕。”贵阳游客彭密斯一家三口使用小长假乘高铁到四川乐山旅游,她认为,现在吸引他们的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打卡”式观光游,而是用两三天融入本地生活,感受不同风土情面。
此外,旅游目的地业态越来越吸引人。
36扇高大的雕花木门轻启,演员曼妙起舞;舞台上光影变幻,不时落下层层水帘……“太震撼了!”观众们不约而同发出感叹。
2023年7月23日,演员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公园剧场表演节目。新华社记者 王民 摄
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剧场中,融合景象装置艺术与舞台沉醉技术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无论是自驾、高铁还是乘坐直通车从北京出发,都可在2小时内抵达。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为一次户外体验奔赴一座山”,近年来,各个目的地开发多样文旅业态,让“3小时旅游圈”内的游客不虚此行。
“‘微度假’为游客带来‘快旅慢游’的新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现代化历程,还为更多地域的发展、更多人群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机会。”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提质升级还需全面加力
记者注意到,“微度假”走红后,一些新兴目的地出现同质化建立、营销加码等题目。很多游客切身去所谓“小阿勒泰”“油画仙境”时发现上当:“沙岸”实际上是构筑工地、“草原”已成荒草地、蓝天碧水全靠滤镜……一方面,这些出于急功近利心态打造的名不副实的“风雅”景观,有损旅游业口碑;另一方面,“3小时旅游圈”内往往地缘相近、文化相似,旅游资源开发还应更多考虑深挖特色、统筹共享,差异化发展。
此外,有游客为收获更为“野生”的旅游体验,到城市周边尚未开发的山区、水域游玩,并在社交平台上推荐给其他游客。这些举动背后的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平台和羁系部门应负起管理责任。
9月6日,铁路杭州客运段工作职员在G9505次列车上介绍杭温高铁沿线旅游景点。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另有“末了几公里”的题目已日益显现。快捷抵达后租车停车不够方便、景区承载力有限等令不少游客“吐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分析,各地要重视优化“铁路+景区”旅游线路和交通方式,美满高铁站到景区的接驳;优化游客“热力分布图”,实时提示游客分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游客收支服从等。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微度假”鼓起体现出游客消耗观念的变革,传统依赖购物带来的旅游收入有所降落,精神娱乐消耗需求增强。这就要求目的地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同游客需求相匹配。除了高品质住宿需求,美食、艺术、社交、健康、娱乐、亲子互动等软性需求应受到关注,拓展多元消耗场景。
“面向将来,‘微度假’目的地还需花更多精神去建构并推广适应时代发展的旅游形象,美满基础办法和公共服务,引进金融和产业资源、培育策划主体,不断提升旅游者的满足度和本地城乡住民的得到感。”戴斌说。
来源: 新华网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137973017727850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2 07:56 , Processed in 0.0943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