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后的生存可以多姿多彩,旅游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本年68岁了,退休后和老伴儿尝试了好几种旅游方式,末了发现:人老了这样玩更香!
从前在城建局上班的时候,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四处转悠啊。退休后可算是解放了,有时间有精神去看看外面的天下了。我和老伴儿性格都挺外向的,早就探讨好等退休了要到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国土,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

刚退休那会儿,我俩如饥似渴地加入了旅游大军。老伴儿比我退休早几年,这期间做了不少功课,还专门去考了驾照。我问她考驾照干啥,她说做两手准备,看网上许多老年人自驾游挺羡慕的,将来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试试,两个人开车还不累。
不过我当时并不赞同自驾游这个想法。我俩都是办公室职员,平常开车也就在周围转转,思想比较保守,没啥冒险精神,田野生存能力也不可。以是我们开始旅游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跟团游。
我们错开高峰期,根据季候选择得当的地方。春天去了江西婺源看油菜花,去了扬州、洛阳看牡丹,还去故宫看了春光洒在斑驳宫殿上的美景。炎天去了丽江、三亚,秋天去了长白山、大理。一路上欣赏大天然的神奇景观,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收获了许多奇怪体验,真的让人心胸开阔了不少。
老伴儿负责摆pose,我负责拍照,我俩嬉笑追逐的,就像回到了年轻爱情的时候。在油菜花海里拍照、在古镇的小巷闲步、在沙滩上看日落,每一个画面都让人回味无穷。那种放松愉悦的感觉,是在家里待着怎么也体会不到的。
不过跟了几个不同的旅游团后,我们发现跟团游也有不少烦恼:
第一个就是时间不自由。每天早上定点起床聚集,我们一样平常要5点半就起来洗漱。年纪大了,一天走下来身心都很累,晚上到了住的地方,老伴儿饭都不想吃,就瘫在床上苏息。第二天又得迷迷瞪瞪地跟着大队伍走,根本苏息不够。连轴转几天下来,越来越疲劳,哪另故意思好好玩啊。
第二是吃饭不自由。跟团都有固定的餐饮地点,吃的都是大众口胃,很一样平常。本地的特色小吃很难吃到。有时候一大桌子天南海北的人坐在一起,各种吃相都有,看着就倒胃口。我和老伴儿不爱争抢,每每只能简单填饱肚子就完事了。
第三是观景不自由。跟团游最大的标题就是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根本没法为所欲为地游玩。导游常常说:"各人到哪儿去拍照,拍完几点到哪聚集,别走散了啊。"看的景点大多商业化严重,想深入游玩心仪的景区是不大概的,总是留下遗憾。
第四是购物不自由。我们报团的时候就很警惕,不报购物团不报低价团,但还是制止不了被带进几个购物点。而且停留时间特殊长,你在前面转悠,导游跟在反面脸色不悦目,局面很尴尬。老伴儿有时候实在不美意思,就买点东西,回去后看着高价买的纪念品就来气。

末了一个是人多黑白多。一个旅游团二十来个人,人多心不齐,素质参差不齐,常常为等人打骂,或者抢座位吵嘴。去哪儿都是闹哄哄一大帮人,特殊是遇到大妈多的团,纵然在庄重肃穆的寺庙古迹听解说,也是叽叽喳喳的喧华,根本静不下心来。
跟团游了两年,我和老伴儿是爱上了旅游,在家待着就满身不安闲。可又实在受够了跟团的各种未便。在网上看了许多自驾游博主的分享后,我们越来越向往那种自由安闲的观光方式。想象着开着房车,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吃住行都能解决,该多洒脱啊。
每次在景区遇到自驾游的人,看他们那悠闲安闲的样子,我们就羡慕不已。衡量再三后,我们决定试试自驾游。我俩除了退休金,尚有笔不小的存款。拿出泰半资助女儿买房后,留下60万应急养老。我们的退休金撤除给父母的,每月还剩7、8千,我们打算把这些钱做自驾经费。
去车行看了看,发现集吃住行于一体的房车体型太大造价太高,末了决定还是开我那辆SUV代步车。我们把后座拆掉改成小床,勉强够我俩苏息。后备箱里放上简单的厨具、大水箱和移动电源。再准备些必须品,我和老伴儿就开启了自驾游之旅,一走就是三年。
自驾游确实很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看着雪山、丛林、峡谷、草原墟落像画卷一样在面前展开,喜好哪里就多住几天,想走了就继续上路。路上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各人一起结随同行,去了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不过三年下来,自驾游的毛病也渐渐显现出来,让我和老伴儿有点吃不消了:

首先是身段累。60多岁的人,再怎么不平老也扛不住远程跋涉的折腾啊。去的都是陌生地方,开车时得时刻保持留意力,神经紧绷。我又不放心让老伴儿开,根本都是我在开。在路上感觉不到,一停下来满身就酸痛疲劳。为了省钱,我们常常自己做饭,晚上还得折腾搬东西,累得不可。效果我不仅颈椎病加重,还患上了肩周炎。
其次是费用高。开始我们以为自己开车会省钱,效果恰好相反。油钱、过桥费、高速费、景区门票、餐饮留宿等等,样样都未便宜。平均每天要花300-500块钱。我们告急住旅馆,由于睡车里太不惬意了。老伴儿还爱吃,走到哪儿都要尝特色菜,或者买本地食材自己做。这些花销加起来相当可观。退休金根本不够花,只能动用养老金。三年下来,退休金花个精光不说,养老金还少了10万。
再就是费心费力。全部行程都得自己安排,去哪玩、住哪、吃什么、在哪加油停靠等等,对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新手来说,只能靠网上攻略。要是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时连生存用品都买不到,只能露宿田野。
末了是风险大。我是个很细心的人,但突发状况还是难免。有一次爆胎,一次遇到山体滑坡,幸亏反应快又遇到美意人帮忙,才有惊无险。不过山体滑坡那次把老伴儿吓得晕过去了,我叫每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多亏遇到个进山的老乡,在他家养了一个星期才缓过来。那之后我们马上打道回府,在家歇了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出远门。
网友们怎么看待老年人旅游的标题呢?我搜集了一些网友的批评:
有人说:"老年人旅游最告急的是量力而行,选择得当自己的方式。可以考虑短途游或者'候鸟式'旅居,既能放松身心又不会太累。"

也有人提出发起:"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慢节奏的旅游方式,比如邮轮游、温泉疗养游等,既能放松又不会太辛劳。"
尚有人分享履历:"我父母退休后也爱旅游,他们喜好到场老年大学构造的团队游,既安全又有伴,玩得很开心。"
对于这些发起,我以为都挺有原理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得当自己的旅游方式很告急。通过不停尝试和探索,相信各人都能找到最得当自己的旅游方式。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080011442539779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