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0

让文化“被瞥见” 旅游“被记着”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0

回帖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94
发表于 2024-9-2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器重文旅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各地接纳了很多创新性举措,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停取得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文旅融合成果,拓展了对资源范畴的认知。在笔者看来,在原来“大天然”赐予的资源天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底子上,蕴含在“老百姓”身上的生活方式资源被不停发掘出来。它们共同融入了当今更贴近产业需求和社会实际的文旅融合实践。
文旅融合的产物,一要“有意思”,二要“有意义”。一个文化产物假如缺乏吸引力,无法将文化元素与旅游需求实现连接,就难以成为旅游者选择和体验的对象,“以文塑旅”就成了空中楼阁;一个旅游产物假如只具备“打卡功能”,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便难以得到注意力,“以旅彰文”就成了镜花水月。只有连续创新,选择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文化才能通过旅游而“被瞥见”,旅游才能因为文化而“被记着”,游客才能在“有意思”的产物中得到“有意义”的体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可以偏重从几个方面加以推动:
推动文化场景的旅游化和旅游场景的人文化。文化空间可以成为旅游体验和消耗的新场景,旅游空间也可以成为文化展示和流传的新舞台。文化空间要充实思量流量的注入,假如不能做好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多数文化空间就轻易曲高和寡;假如能做好旅游化的工作,则既能有利于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也能为这些文化空间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因此要将传统文化妥本地、相宜地融入旅游场合,在传承好、使用好精良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建并美满紧张文化标识和符号的特许谋划制度,规范和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标识的公共属性等,更好推动文旅创新发展。
借助旅游发展,探索形成文化产物新形态。充实发掘我国旅游市场的规模红利,及时回应群众对优美生活的向往需求,积极回应人们对文旅深度体验的诉求,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作用,不停发掘文旅新形态、新场景等方面的潜力;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有用机制,推动数字文化、科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并将发展成果有用地应用到旅游中去;鼓励和推动各地探索文化文物数字化后所形成的数据资源的创新使用与流量变现,尤其是要鼓励文创产物的规模化、社会化创新与发展。
推动入境旅游,塑造国际文化形象。近年来,我国收支境管理方面不停实行新举措,积极促进人员交流交往,先后出台110余项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步伐,连续优化入境免签、过境免签等政策,推动外籍人员来华数目不停攀升。借助这些优惠政策,我们可以为外国人特别是外国青少年来华旅游提供更多时机、更好平台,在外洋年轻民气目中塑造中国积极康健的国际文化形象。通过“有意思、有意义”的文旅,显现一个开放、自尊、文明、安全的中国,让更多外国游客明白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秘闻和中国人积极向上、连合奋斗的精力风貌。
(作者:厉新建,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研究中央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975596131485341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4 01:55 , Processed in 0.12120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