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让文化“被看见” 旅游“被记取”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0

回帖

47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2
发表于 2024-9-2 05: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视点】
作者:厉新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都城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实行院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心高度器重文旅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比年来,各地采取了许多创新性办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停取得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文旅融合成果,拓展了对资源范畴的认知。在笔者看来,在原来“大自然”赐予的资源天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蕴含在“老百姓”身上的生存方式资源被不停挖掘出来。它们共同融入了当今更贴近产业需求和社会实际的文旅融合实践。
文旅融合的产物,一要“故意思”,二要“故意义”。一个文化产物假如缺乏吸引力,无法将文化元素与旅游需求实现连接,就难以成为旅游者选择和体验的对象,“以文塑旅”就成了空中楼阁;一个旅游产物假如只具备“打卡功能”,其深条理的文化价值便难以获得留意力,“以旅彰文”就成了镜花水月。只有持续创新,选择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文化才气通过旅游而“被看见”,旅游才气由于文化而“被记取”,游客才气在“故意思”的产物中获得“故意义”的体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白方向。为此,可以偏重从几个方面加以推动:
推动文化场景的旅游化和旅游场景的人文化。文化空间可以成为旅游体验和消费的新场景,旅游空间也可以成为文化展示和传播的新舞台。文化空间要充实思量流量的注入,假如不能做好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多数文化空间就轻易曲高和寡;假如能做好旅游化的工作,则既能有利于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也能为这些文化空间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因此要将传统文化妥当地、适宜地融入旅游场合,在传承好、利用好良好传统文化的同时,留意建立并完善重要文化标识和符号的特许谋划制度,规范和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标识的公共属性等,更好推动文旅创新发展。
借助旅游发展,探索形成文化产物新形态。充实挖掘我国旅游市场的规模红利,及时回应群众对优美生存的向往需求,积极回应人们对文旅深度体验的诉求,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作用,不停挖掘文旅新形态、新场景等方面的潜力;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推动数字文化、科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并将发展成果有效地应用到旅游中去;鼓励和推动各地探索文化文物数字化后所形成的数据资源的创新利用与流量变现,尤其是要鼓励文创产物的规模化、社会化创新与发展。
推动入境旅游,塑造国际文化形象。比年来,我国出入境管理方面不停实行新办法,积极促进职员交换交往,先后出台110余项便利外籍职员来华政策步伐,持续优化入境免签、过境免签等政策,推动外籍职员来华数目不停攀升。借助这些优惠政策,我们可以为外国人特别是外国青少年来华旅游提供更多时机、更好平台,在外洋年轻民气目中塑造中国积极健康的国际文化形象。通过“故意思、故意义”的文旅,展现一个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让更多外国游客领略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精力风貌。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2日 05版)
泉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979133674168372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4 02:18 , Processed in 0.0904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