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青年气力为文明旅游注入活力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0

回帖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08
发表于 2024-8-1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夏日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携手浙江省绍兴市热诚小学学生共绘低碳文明新画卷。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俞烨/摄
四川康定,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内,工作人员到场“以物换物——垃圾换奖品”活动。重庆交通大学 王诗语/摄
浙江绍兴,在沈园景区,游客到场“浪漫七夕·我与文明有个‘约会’”主题活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夏芸/摄
江苏师范大学“旅步无痕,青年先行”实践团引导小朋友们在文明旅游倡议横幅上签名。江苏师范大学 陈品全/摄
刚过去的七夕,浙江绍兴沈园景区双桂堂上演了一场特别的“约会”。60多名游客宣誓,答应在沈园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不仅留下爱的足迹,更留下文明的印记。
这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夏日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与当地共同开展的“浪漫七夕·我与文明有个‘约会’”主题活动的一部门。实践队队长应茜燏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们渴望通过活动体验,培养人们文明旅游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本年暑假,很多大学生在天下各地通报起文明旅游的火种。6月21日起,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教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心青年发展部主理,中国青年报社独家承办的“以青春之名 行文明之旅”——2024年天下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共有来自天下550所高校的1750支大学生实践团队报名到场,报名团队覆盖31个省(区、市)。经构造方审议,300支大学生实践团队在暑期奔赴天下开展文明旅游暑期实践,宣传文明旅游。他们网络文明旅游相关调盘问卷6万多份,活动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660.3万。
这个炎天,这群大学生用脚步丈量故国大地,用实践探索什么是真正文明的旅游新方式。
文明旅游让人与天然和谐共生
2013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雅拉乡与塔公乡接壤处的红海子曾由于村民的不文明用火举动发生草原火警,并引发丛林火警。附近的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也受到影响,一度关闭。
2024年,当重庆交通大学“情系藏川·绿叶行者团”的队员们走进木格措景区时,发现山顶的一些树木依旧光秃秃的。当地的护林员告诉他们,这些树木要恢复到火警前的状态,还必要10余年的时间。
实践团成员陈鹏印说,当他们在文明旅游宣传过程中提及这段往事,很多游客都深感惋惜,“这个案例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警醒人们一定要掩护情况、文明旅游”。
调研中实践团发现,该景区整体禁烟、禁止带火种进山,还安排护林员定时巡逻。同时投入了很多环保气力,设置更多垃圾投放点并增派环卫人员,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提倡游客文明旅游。
在和环卫工人沟通后,队员们发现,景区内大部门游客文明旅游意识较高,也有少部门游客随意扔小垃圾,如牛奶的透明吸管膜等。由于在景区里不适适用大喇叭举行引导,团队接纳“以物换物”的形式,鼓励游客在游览中网络垃圾、分类整理,兑换文明旅游徽章和学校的文创产物。
“木格措景区负责人提到,后续景区还会举行雷同的活动,通过意见意义性更强的交互游戏进步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天然生态。”陈鹏印表现。
在参加社会实践后,00后女生陆辰对于人与天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作为景德镇学院教诲学院的大二学生,陆辰和同砚组成“点绿成金”文明之行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江西婺源的石门村。这里栖息着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蓝冠噪鹛,全球种群数量只有250余只,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目鸟类之一。
团队成员向村里的护鸟员了解了蓝冠噪鹛的掩护知识,在蓝冠噪鹛科普馆为游客发放了他们亲手制作的鸟类知识卡片,还作为义务解说员为馆内游客科普文明观鸟、掩护珍稀鸟类的相关内容。
“有些游客大概缺少对这种鸟类的掩护意识,容易在旅游过程中无意间伤害到它们。”作为实践队队长,陆辰表现,他们渴望通过科普实践,引导游客们参观时做到文明游览、文明观赏,“为鸟儿们撑起一片碧水蓝天”。
创新形式,与文明来场“约会”
除了“文明誓言”宣读环节,“浪漫七夕·我与文明有个‘约会’”主题活动还包括“沈园曦行·文明旅行家”和“沈园曦照·爱的旅途”。在“文明旅行家”模块,实践队还设置了“古迹守护者”“文化解说员”“环保小卫士”“织女技术人”等实践脚色,供游客打卡体验,通过现实操作体验,引导游客践行文明旅游。
许下“文明”誓言、沉浸式体验“环保人”的一天、开展意见意义互动小游戏、联合艺术动手实践……大学生实践团成员们用多种新颖的活动,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奏响“低碳、绿色、文明”的文明旅游宣传旋律。
江苏师范大学“旅步无痕,青年先行”实践团前往徐州棠张镇喻继高艺术馆、鼓楼区白云山社区、空军勤务学院蓝天幼儿园等地,将文明旅游理念融入艺术探索。团队成员还在山东潍坊青州博物馆,为小朋友们分发文明旅游贴纸。
湖北文理学院资源情况与旅游学院“携尧治河红旅,筑乡村振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小学,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生态情况掩护主题讲堂,通过互动游戏,向孩子们传授“情况污染种类”“为什么要掩护情况”“怎样掩护情况”等知识,让孩子们感知生态文明重要性。实践教学中,志愿者还预备了“污水过滤器”环保实验,让孩子们认识到水污染的严峻性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个空瓶就能换1瓶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建的“礼游天下,文明‘仙’韵”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区,构造游客到场文明旅游活动。
带队老师郑婷婷介绍,活动现场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正好一个家庭从山上下来,就能凑齐三四个空瓶,如果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或许把资源接纳利用的文明旅游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小种子,同砚们顶着烈日晒一天也值了。”郑婷婷说。
“文明新点子”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怎样通过旅游业改善村民经济状态,怎样协调游客影响与情况掩护的关系,是多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亟待均衡的题目,它关系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重庆交通大学“情系藏川·绿叶行者团”来到位于四川康定新都桥镇的“进藏第一村”水桥村,与当地的百户村民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宣讲会和座谈会,宣传文明旅游知识,探寻旅游可持续发展。
水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柏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比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财产,水桥村取得了明显的脱贫攻坚成果,村里86户约360名村民的收入得到了进步。但随着川藏线的扩建,村里如今仍面对天然情况恶化、专业人才短缺等可持续发展题目。
实践团队员向村民们发放并接纳了100余份调盘问卷,了解当地近况,并在和村民的座谈会上给出“新点子”——村民们可以通过提拔自己的民宿情况、利用当地牦牛肉干等特色美食吸引游客;针对游客到来后产生的垃圾题目,可以通过多设立垃圾站减少乱扔垃圾的情况;在草原旁设置停车观景台,减少游客沿路乱停车导致的川藏线交通拥堵题目……
“和大学生的互换也让我们深受开导。”刘柏枝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年轻人关注的点和我们差别。有从事民宿行业的村民由于大情况产生了退缩动机,年轻人的新想法让他们对于未来旅游业发展有了新渴望。我们要继续举行升级和改变,积极度过发展旅游的阵痛期。”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三河村和悬崖村,西南财经大学“彝路生花”志愿实践队也为当地村民带去了新气力。针对昭觉县悬崖村等天然景观区的垃圾题目,他们发起了“净山”举措,构造游客和村民一起清算山道上的垃圾,并现场演示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
队长张博超对记者说,当地村民欢迎更多人来到悬崖村观光旅游,渴望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他们也担心,当地情况大概因游客增多而遭到粉碎。团队在与昭觉县政府座谈互换时,提出了村民的担心,对方表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会留意掩护当地村民的生活状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湖北文理学院资源情况与旅游学院“携尧治河红旅,筑乡村振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以尧治河生态旅游景区情况掩护为主线,在游客中心处张贴文明旅游倡议书,同时,深入尧治河生态旅游景区,发放关于情况掩护和生态文明根本知识的调盘问卷,重点观察垃圾分类情况、情况管理等题目,号召游客和村民们共同掩护尧治河生态旅游情况。
“在构建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践行者。”团队成员周书珍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与继承为乡村振兴贡献气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见习记者 戴纳 泉源:中国青年报
泉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349284639480270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4 19:44 , Processed in 0.1021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