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能吃是福,善吃是智!这些方面“少”一点,更养生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0

回帖

43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6
发表于 2024-7-3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经》中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意思是说,凡事以少为贵,少才能得到更多。人生亦云云,多不如少,少的力量,让生活更有质量。 少,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也是最高级的养生。





这些方面“少”一点,更养生




1、少食,则少疾病


常听老人说:“能吃是福。” 但是少有人知道下一句是:善吃是智。不挑食、吃得下是福气,但懂饮食之道才是智慧。


《素问·瘦论》中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长期饮食过饱,肠胃负担过重,也很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如三高、心血管疾病等。


少食可以大概让人远离疾病,准时限量,七分饱,才是刚刚好。民间有句老话:“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袭。”


无论是盲目节食敷衍了事,照旧胡吃海喝无所顾忌,都是不可取的。七分饱,三分饥,节食安胃,恰到好处,才守得住健康。


2、少欲,则少忧


清朝学者申居郧曾说:“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放纵自己的欲望,那哀愁祸患也会随之而来。你想要的越多,贫苦也就越多;反之,淘汰自己的欲望,才能洞见幸福的真谛。


很多人活得不幸福,就是由于欲望过多,因此就忙,紧张,生活节奏快;于是就累、疲惫、生病。


人们常说,年龄越大,忧烦越多,但其实和年龄并无关系,而是欲望过多。对外物的渴求,是我们的本能,但民气有限,欲望无穷,过多的索求,只会给人带来身心负担。


《孟子》有言:“养心莫过于寡欲。” 心田的丰盈,源于欲望的淘汰,而非外物的增加。少欲,知足,放下贪念,才是养心之法、善身之道。


3、少言,则少惑


《口铭》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知控制,随意开口,会给自己招惹祸端。不妄言,少说话,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周易》有言:“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 少说话,不妄言,是入德之基,载福之道。张嘴说话前,务必深思熟虑,宁肯无言,也别话多。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多言,越是不说废话,越能远离祸端,修德积福。


4、少思,则少愁


作家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来日诰日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来日诰日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道理很简单,但做到的人却很少。


人们总是为了还没发生的事变担忧,想着想着,就把自己陷在了负面情绪里,难以抽身。古人有云:“烦恼本无根,不捡天然无;狐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所谓的哀愁,有时候不过只是你胡思乱想,为自己设的囚笼枷锁。


5、少怨,则少悲


常言道:“不快意事常八九。” 谁都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有人怨声载道,有人一笑置之。抱怨多了,看似是宣泄,其实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演变成你的伤心负担,满满的都是负能量。


少抱怨,转换心态,豁达乐观,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作家刘同有句话说得好:“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与其怨天恨地,不如化怨气为动力,脚踏实地改变自己。


《道德经》中有言:“少则得,多则惑。” 少食,远离疾病,延年益寿无忧;少欲,远离烦恼,一念清心自在;少言,远离祸端,岑寂修德积福;少思,远离哀愁,保持神怡心静;少怨,远离伤心,一路高歌前行。





所谓的养生之道,得当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先天天禀和后天情况不同,所以养生方法也不尽相同。来看看,不同名医所认为的养生之道。


不同名医所认为的养生




做人办事不纠结,就是养生


百病生于气。做人办事不要太纠结,纠结会增加内耗。心情欠好的人肝气郁结,影响健康。建议保持良美意态。在门诊就经常遇见查不出的器质性疾病,但存在焦急抑郁的病


在世不随意,就是养生


要想健康不生病,就要规律生活,别太随意。好的习惯要养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坚持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不能今天我想起来了,去锻炼去,来日诰日没时间了,就放下了。


找点事儿干,就是养生


“养生不在养,而是要干活。”生活有目的,长命几率高。人老了仍要保持用脑、劳动,画画、写字、读书.....常思考、不朽迈。


夜饭减一口,就是养生


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临床上发现,很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塞、脑溢血,大多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


常走路,就是养生


天下上最好的运动是走路。步行运动锻炼,对保持正常的血压、胆固醇、体重都很好。建议一次3公里30分钟以上。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运动要适量,过分运动是有害的。


家庭和睦,就是养生


有专家认为,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但怎么样把家庭搞和睦了,这是一门学问。必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要尊敬老人;第二要教育好后代;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第四,这条尤其紧张,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


该睡时就睡,就是养生


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该睡时睡,该醒时醒”,稳固规律的生物钟比什么都紧张。中医讲,睡眠也是一种养生,它是人体内生发阳气的最好方式。睡眠的过程中,也是人体器官规复、休养的过程。


常过“苦日子”,就是养生


在饮食上,以少量肉加蔬菜的快炒类菜为主,蔬菜较多,粗纤维丰富,既能满意口胃,又能避免肉类产生的有毒物停顿过久,淘汰对肠道的慢性伤害。


会苏息,就是养生


“三分治,七分养”的老话不无道理。充分苏息能使免疫力得以规复,对于自限性疾病如病毒感染可以缩短病程,对于进展性疾病如肿瘤能延缓其发展。■



【来源:首都中医、人民日报、生命时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719396340313345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0 09:02 , Processed in 0.0930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