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旅游和观光到底有啥区别?每年超50亿的旅游人次,必将走向观光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0

回帖

47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8
发表于 2024-7-3 07: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媒介:

旅游和观光到底有啥区别?
反正对我来说,区别就在于——我老想把这个黄V所标注的“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改一个字,酿成“优质观光领域创作者”。
那么,这一个字的区别,真的很大吗?

1,来看三组大数据

在说旅游和观光的区别之前,我们来看三组文旅发展统计公告中的大数据。
2018年,光阴静好,整年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惊人的55.39亿。
2019年,也就是疫情横扫举世的前一年,整年国内旅游人次第一次突破了60亿。
2020年,受疫情影响,整年国内旅游人次为28.79亿。
这些数字有多惊人呢?
这么说吧,作为人口大国中的中国人,大概没以为有啥大不了的,毕竟咱们就算是玩一次春运,天下全部的交通系统加一块,2020年的数据也是足足搬运了30亿人次!

但是,如果你是韩国人,面临这个数字就有点晕了。
你得这么跟他说:一次春运呢,相称于把你们天下全部人打包合一块儿,搬60次!(韩国人口不算少了,5200万)。
如果你是500万人口欧洲小国的公民,面临这个数字不但很晕,而且大概直接超出了认知范围。
你得这么跟他说:50亿的旅游人次呢,相称于把你们天下全部人打包合一块儿,旅游100次!
话虽云云,咱们中国人这个庞大的旅游人次,大部门真的是属于旅游,而不是观光。

2,旅游和观光的区别

偶尔候,我们常把旅游和观光等量齐观,但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旅游的焦点是“游”这个字——嬉戏、游乐、游山玩水……
观光的焦点是“行”这个字——行走、独行、骑行、自由行……
旅游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花钱享受目标地的风光、风情、美食和服务。
既然花钱买的是享受,所以一旦赶上飞机误点、旅馆脏乱差、景区拥挤或者是刮风下雨、购物挨宰等等,便会怒气冲发,怨天恨地,以为非常扫兴。
观光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更强调的是体验目标地的风土情面,体验目标地的生活方式。
既然是体验,那么目标地既有的让旅游者不顺应的东西,对观光者而言其包涵性就会大很多;观光者不惧怕遭遇雨雪风霜和艰难险阻,把行走中遭遇的这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所以相对可以随遇而安,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这就是观光。

旅游如同吃一顿快餐。
观光如同品一杯琼浆。
同一个目标地,只管旅游者和观光者也经常狭路相逢,但从外表、装束、音容相貌到精力气质,生理和心态的差异都很大,各自的味道可以说是一览无余。
乃至可以对标一下古人,你可以这么说:
六下江南的乾隆,是个旅游者。
写出60万字《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是个观光者。

3,观光和旅游的区别,主要在性价比

单纯从消费角度而言,观光和旅游并无多大的分别——反正都是需要花钱的;而且同一个目标地,偶尔候跟团游的旅游者更省钱,偶尔候自由行的观光者更省钱。
二者都是花钱买时间——买你在某个目标地所停顿的时间。
但是,如果思量到观光深度意义上的本质——“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那么观光的性价比就会高于旅游。
毕竟旅游者的走马观花和观光者的深度体验,不在同一个维度和广度上。
好比人们经常会这么挖苦跟团游的旅游者——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列队拍照,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
果真云云的话,那你花钱所买的时间,岂不是买了一个寂寞?
方式上的差异,先天就决定了性价比的不同。

4,为什么说会有旅游到观光的升级?

不要忘了,我们中国人的日子红火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少年。
早年间人们饿着肚子,或者刚刚能吃饱饭的时候,对待旅游大多会是这么一个评价:不务正业!
为什么?
由于当肚子还没被填饱时,一切不以“填饱肚子”为出发点的事情,在老百姓看来都是“不务正业”。
所以,旅游人次的逐年提拔,对应的情况就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可自由支配的财产越来越多。
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才会对应旅游数据的大幅提拔。
这个现象可不但仅存在于旅游业。
好比说:现在婚丧嫁娶的仪式,格式比之前要多很多。
没钱的时候,人们不讲求——扯个证拍个照,就算是结婚了;但现在不但要有婚礼,还要有车队,还要有礼炮,还要有伴郎和伴娘,还要有婚闹……

另外一个层面的现象是:玩观光的人越来越多。
既然玩旅游和玩观光,不见得哪一个会更省钱,为什么玩观光的人会越来越多呢?
缘故原由很简朴:当人们完成吃饱肚子的第一要务之后,天然就会开始追求文化生活,追求“人之所以为人”的精力层面的东西。
旅游这个方式,占比更大的是偏物质的享受。
观光这种方式,占比更大的是偏精力的熏陶。
对大部门老百姓而言,物质追求满足之后,天然会走向更讲求的精力追求。
都不消说年轻人了,即便是退休之后玩自驾游的老年观光者,路上也会越来越多地遇见。

同样的,这个现象也不但仅存在于旅游业。
好比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这个道理固然首先根植于保值和便利的经济层面,但也包罗着另外一层意思——只有在盛世,古董才会有更大的收藏代价,更高的售价空间。
所以,随着中国人生活越来越好,对精力文化层面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
这就是玩观光的人会越来越多的缘故原由。

5,顺便再说说旅居

所谓旅居,就是以在某个目标地居住一段时间,作为观光方式。
某种意义上说,旅居是比观光更高一个层级的存在,由于这个“居”所对应的,要么是你在目标地恒久租住一所房子,要么是你在目标地给本身或家人置办了一个第二寓所。
同时这个“居”所对应的体验方式也更彻底——在旅居的这个时间段,你险些会酿成一个当地人。
以前我们中国人曾经羡慕过——好比说国外有不少富人,在旅游胜地、疗养胜地会有本身的一所房子,平常没人居住,就那么闲置着;而到了观光的最佳季候,要么拖家带口,要么带上小情人,去那里悠闲地居住上一段日子。
现在,第二寓所对中国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奇怪的概念。
你身边总会有一些朋友,要么在某个旅游胜地买了房,要么在某个地方本身玩起了民宿或者院子。
这个现象所对应的,既是生活程度的提高,亦是精力追求的升级。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居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结语:

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时期,旅游会被当作是“不务正业”。
在中国经济实现腾飞之后,黄金周开车旅游时的爆堵、某个着名景区的人山人海,早已酿成了常态。
与之相伴的是:玩观光的人越来越多,玩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玩旅居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现象,也佐证了那句话——锋利了,我的国!
<hr>#观光##旅游#
关注@老非2020,分享观光。
笔墨原创,未经本人允许拒绝任何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仅作体现参考;侵立删。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1412577439968513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5 02:37 , Processed in 0.1036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