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回复: 0

旅游行为不文明,游客被景区纳入黑名单 专家认为“终身禁入”应当依法谨慎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0

回帖

53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32
发表于 2024-6-18 18: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9日,中国大熊猫掩护研究中央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称,主播朱某某因恒久使用民宿阳台等处对该中央神树坪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央各基地参观。
  
而在不久前,5月3日,游客孙某某、张某、杨某因在该中央神树坪基地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严重扰乱园区秩序,同样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央各基地参观。
  
《法治日报》记者梳剃头现,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个景区都有将具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即旅游黑名单),甚至终身禁入的环境。
  
受访专家认为,景区将旅游违规者列入黑名单,大概对旅游严重违规者作出终身禁入大概永世禁入的决定,是推进诚信旅游、文明旅游和掩护胜景古迹等景区景点公物的告急手段和路径选择。但对游客实行终身禁入必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应当严酷限定,依法谨慎使用。






为维护景区秩序
游客被列黑名单



6月8日,中国大熊猫掩护研究中央监测到主播朱某某在直播神树坪基地繁育园等非展区,相关方面随即派员上山劝阻。
该研究中央发现,在此之前,朱某某恒久使用民宿阳台、基地周围高地等对神树坪基地隔离检疫区、办公科研楼、繁育园等非展区进行直播。
  
纵然园区管理方两次发布不得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大熊猫栖息地和埋伏栖息地、不得对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的公告之后,朱某某依然继续进行直播。
该研究中央认为,鉴于朱某某恒久以来的直播行为已经干扰了基地管理安全秩序,违反了《卧龙神树坪基地文明入园须知》有关规定,将其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央各基地参观名单。
  
根据公开信息,本年4月,由于向大熊猫身上吐矿泉水、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6名游客被终身禁止再次进入四川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近年来,国内多个景区都有将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列入旅游黑名单,甚至终身禁入的环境。比方,2022年5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告游客郑某终身不得再次进入昆明植物园,因其擅自打开温室窗户,盗挖价值12800元的珍稀植物。2023年4月,一名男子因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殴打他人,被永世禁止进入该度假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分析认为,景区将旅游违规者列入旅游黑名单,大概对旅游严重违规者作出“终身禁入”的决定,是推进诚信旅游、文明旅游和掩护胜景古迹等景区景点公物的告急手段和路径选择。


惩戒不文明行为
需明确法律依据



为惩戒游客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将9种游客在境表里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表里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规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前应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记录信息保存限期为1年至5年,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暂行办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创建全国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设立本行政地域内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剃头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并不多,反而是各地的景区公布了不少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对此,在调查过程中有不少人向记者提出疑惑:景区对旅游不文明行为,可否对游客进行像终身禁入这样严肃的惩戒?
  
广东广和状师事件所高级合资人、广东省状师协会会展与旅游法律事件委员会主任尹玉认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景区并不具备当局职能,也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其以景区名义将游客列入旅游黑名单的行为,应当归于合同行为。游客入园购票与景区建立平等合同关系,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必要推行合同义务,即游客具有文明游览参观的义务,景区具有提供游览服务、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义务,任何违反上述义务的行为,应当视为违约行为,而针对游客违约行为,景区采取限定入内或列入旅游黑名单的步调,属于民事主体推行合同的解除、停止的行为。
  
“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行为与行政行为差别,公权利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相对方如果认为不合法、不公道,有权利进行申辩,而民事合同行为,如合同相对方认为对方存在合同违约等,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予以救济。”尹玉说。
杨建顺认为,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并不能直接推导出景区有权将游客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但是,景区基于其管理权和相关征信规则而作出的管理行为,可以将游客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杨建顺分析,《暂行办法》列举的旅游不文明行为中,有一项是“违反旅游场合规定,严重扰乱旅游秩序”,这意味着,作为旅游场合的景区,能够订定旅游场合规定,其所订定的旅游场合规定应当得到遵照,否则将构成旅游不文明行为。
  
“而终身禁入大概永世禁入等决定,与一样平常的暂时性限定差别,由于其违背公物之‘提供于公共之用’的重要目标,无法从公物管理规则订定权中推导出来,且由于其严肃的侵益性,必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杨建顺提醒。


构建正确惩戒观
动态调整黑名单



如何适用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管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在杨建顺看来,对于一些游客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要依法依规有用地予以克制、教育、惩处,该罚款的罚款,该教育的教育,该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就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该补偿的就令其补偿。应对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屡教不改者,可以思量引入征信体系,接纳将其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做法。但应当创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评审构造、步伐和标准,以确保依法依规有用规制。
  
杨建顺说,对游客实行终身禁入,必须创建在严酷的法律法规保存理论基础之上;对一样平常的景区等管理规则,应当进行更充分授权,让公物管理者充分发挥其上风。一旦该范畴订定了相关法律规范,关于公物管理者订定公物管理规则的权限和该规则所规定的内容便应当被相关法律规范所吸收。比如,在旅游法以及公园等相关公物立法中,有必要对列入旅游黑名单等征信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即便是法律法规,对终身禁入大概永世禁入之类的步调,亦应当坚持审慎的原则,尤其是应当尽大概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贯彻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惩戒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孔祥稳认为,从目前实践来看,一些景区自行主导设置了旅游黑名单,规定本景区可以对特定游客实施限定购票、禁入等步调,这与前述由旅游主管部门认定的行政性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差别,属于景区自我管理步调,即方向于民事性子的私法行为。
“景区在采取这种管理手段时,必要思量三个方面的问题:步调的必要性,尤其是部门景区在性子上属于公共设施,大概必要负担普遍性的缔约义务,对游客权利的限定必要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同时也不宜轻易采取终身禁入等对影响过大的步调;步伐的正当性,在采取这类步调时应当包管游客的陈述、申辩等救济权;如果游客存在其他违反文物掩护、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的,景区应当及时通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孔祥稳说。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磊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135618161424851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5 04:03 , Processed in 0.1250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