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回复: 0

五十岁的70后,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0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5-13 2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间,很崇拜陶渊明。
走了万万里路,做了官,还能回到农村,写下不朽的诗文。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流落了二三十年,赚了不多不少的钱,或者退休了,就越发想念故乡,就像鱼要回游,鸟要归巢。
大概你早已想好了,人老了,就守着老屋,慢慢过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当你五十岁的时间,才顿悟“天命云云”,余生没有回头路,只能越走越远。

01
父母走了,老屋回不去了。
鲁迅在《故乡》里写道:“瓦楞上很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分析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约莫已经搬走了,以是很寂静。”
隔着时空,我们都能想到,鲁迅其时的心情。
父亲过世了,母亲在故乡留守,他到底是不放心的。因此,把老屋卖了,然后让母亲随迁。
令人惊讶的是,不仅自家的房子卖了,还有几个本家,也搬走了,村庄显得格外安静。
如果你的父母不在了,你去故乡看看,比较鲁迅的心情,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稍微偏远一些的乡村,很多老屋已经疲惫不堪了,屋顶垮了,墙壁斑驳。慢慢淹没在野草丛中。
原本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可以大概留下来的人,大概只有几个老人了。
村庄后,有祖辈的坟墓。原本,清明节是热闹的,如今也不热闹了,有的坟墓,好些年,都没人来祭拜了。
拿走了老屋里的自认为还用得上的东西,然后匆匆忙忙往城里赶。
回头看,老屋空空荡荡的,废旧的镰刀,生锈了。让人联想到父亲割草的样子,格外心疼。
母亲呢?喜好喂猪。总是“罗罗罗”地喊着,猪也在回应“吼吼吼”。母亲笑了,看到了致富的渴望。
母亲走了,猪栏里鸦雀无声,还有很多的蜘蛛网。
祖屋,要么变卖了,要么锁起来,任由风吹雨打。自留地,也交给了别人打理;或者荒凉了。
偶然回到老屋,你是待不住的。太多的东西,会勾起你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你是畏惧触碰的。
如果你有几兄弟,老屋给了某一个兄弟。你就更回不去了。
兄弟的家,不是父母的家,完全的两种感觉。你到了兄弟家,就是一个客人,不是主人。

02
亲友散了,情面味就淡了。
鲁迅回到故乡,最想见到的人,就是闰土了。
少年时,鲁迅和闰土玩得来,还一起抓麻雀。
但是闰土却喊他一声“老爷”。鲁迅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
玩伴的间隔,突然就拉开了。这也是成年人的交际吧。
或者说,人与人分别太久,就会酿成熟悉的生疏人。
你回到故乡,还能看到几个玩伴呢?他们都外出打工了,或者在县城定居。
听说你从远方回来,玩伴顶多是在县城请你吃顿饭,尽田主之谊。
你会发现,曾经无话不说的玩伴,如今也会“无话可说”。各自低头看手机,饭局显得有些尴尬。
真的,你越来越不想联系故乡的熟人。回到故乡扫墓,也是轻轻地来,悄悄地离开。
至于亲戚,你都没有计划走动了。
平常也没有情面来往,过节的时间,突然就去拜访,唐突得很。
大概,在某些红白喜事上,还会见到很多亲戚。但是相互交流不多。
事实上,大部分的亲友,都散开了,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打拼。就是一些老人,也选择了随迁,关于他的消息,你也是偶然听到。
某些联系不太多的亲戚,过世了,也不会关照你。各人知道,你出门在外,回来一趟,不轻易。
唐朝时,在京城打拼多年的贺知章,八十多岁时,回到故乡,写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也许,贺知章说:“孩子们,别问了,我就是村里人。”
孩子们不信,由于谁都没有见过。
唯有乡音,还能分析,你真的是此地的人,骗不了。
父母走了,七大姑八大爷,也很老了,或者已经先走一步了。玩伴不见踪影......回到故乡,你越发孤独。

03
故乡变了,记忆就含糊了。
《故乡》在末了处,这样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村庄后,通往县城的路,从县城,又可以通往天下。
祖祖辈辈都踩着这条路,去做交易,去城里读书,去相识外面的信息。
但是,如今这条路,已经很少有人走了。
村口有水泥路,通往远方,四通八达。
路好了,路多了,我们反而不知道怎样走路了。开始迷茫,去远方,收入高一些,但是灵魂着实孤独;在故乡,灵魂回来了,但是生存却苦了。
我们终于和故乡,格格不入。
所有的优美画面,其实是从记忆里搜索出来的,和当下的生存,关系不大。
太多人的故乡,已经彻底推倒了,被高楼取代。村酿成了社区,租房的人多了,外地的人多了......他们都不熟悉你。
你到故土走一圈,人家以为你要租房,或者租个门面什么的。压根没有想到,你曾经也是这片地皮的主人,骨子里还散发地皮的芬芳。
古人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回乡,只是一种仪式而已,每一寸记忆,都会让本身难熬。

04
70后的一代人,多半出生在农村,后来背井离乡,打拼生存。
不知不觉,青春不见了,中年也接近尾声了。
未来的日子,何去何从?你我都想过,但是回乡,是不太现实了。
退休了,可以大概回到县城,看看从故乡飘过来的云朵,说一说故乡的话,就很满意了。
不能退休的话,那就一辈子都打工吧,做保安、当保姆、去保洁......干不动了,就躺下来。
也有人,决定和儿女一起,继续流落。哪里有一家几口,哪里就能停顿。
过了五十岁,人生的下半场就开始了,生存仍旧好难,来日仍旧迷茫。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沧海又桑田,转身都不见。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004854344279710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5 02:21 , Processed in 0.09580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