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回复: 0

母亲节,妈妈回来了!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4-5-13 0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日是母亲节,也是送别妈妈后的第一天。
这是巧合吗?如果是,那无疑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巧合!难道上天一定要这么狠心,非要在母亲节到来的前一天,让我和母亲完成最后的诀别?
现在,我就坐在妈妈每天坐的沙发上。这个沙发,妈妈坐了整整三年,从身体健康、声音洪亮,直到徐徐虚弱、气喘吁吁。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悼念我的巨大的妈妈》中写道:“她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每天坚持起床,到沙发上坐6-7个小时,看手机,了解天下大事,给我发语音以致还辅导江山,直到气喘吁吁才回床苏息。咋一看,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我的内心感应告诉我,妈妈这是在试图爆发出生命的气力,这也是她一生自强以致是烈女性格的体现。”这统统,就发生在这个沙发上。
现在,坐在这个沙发上,我仍旧能感受到妈妈的体温和睦息,能感受到她对我时而絮絮叨叨,时而辅导江山。絮絮叨叨大概是大多数母亲的本性,而辅导江山则几乎是我母亲“独有”的风格。两者合一,现在想起来,满满的都是幸福!
妈妈不光生了我,还救了我
这是我第一次过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
昨天送别妈妈回家后,到了下午茶的时间,老父亲依然像平日那样,摆出几道妈妈最喜欢吃的小点心,蛋卷、桃酥、小黑巧克力......。我含着泪多吃了几口,那几口是替妈妈吃的!
本日在旅店吃早餐,我又特意吃了几口妈妈喜欢吃的糖藕,那也是替妈妈吃的!糖藕下肚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身体和妈妈的身体融为了一体。
很多年前,我就是如许在妈妈的身体里待了整整10个月,差一点出不来,妈妈最后用剖腹产和大出血才让我来到这个天下!当年的剖腹产是风险极大的手术,而且又是高龄产妇,因此大夫要眷属签字“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平日里极其冷静、理性的父亲已经签不下这个字。妈妈的姐姐(我的大姨妈),一个不识字的传统妇女隔动手术室的玻璃对大夫祈求“我们大人和孩子都要!”大夫看着她,只能明白而又无奈地摇摇头。厥后,妈妈对我说,如果当时大夫让她签字选择,她会绝不夷由地选择“保孩子”。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妈妈的烈女性格的体现;但我知道,这就是巨大的母爱!
1976年春天,才10多岁的我忽发小肠气引发的肠梗阻,不光剧痛难忍,而且生命危险。谁人时候的上海,叫救护车很困难,出租车也几乎是天方夜谭。已经50岁出头的妈妈,果断决定用担架把我送到医院。深夜时分,家里没有别人,只有父母和我三人,而我们家住在四楼,楼梯弯弯绕绕,要用担架把我抬下去,其难度可想而知。我爸爸仗着男性力气大,在前面开路,我妈妈则大胆垫后。但弯弯绕绕的楼梯上,一个女人怎么能抓得住敏捷下滑的担架?好频频,妈妈都跪倒在楼梯台阶上,但她的双手却紧紧捉住担架,拼出了全身的力气!
好不容易把我抬下了楼梯,6月身穿裙子的妈妈,双膝已经血迹斑斑!这时,妈妈和爸爸抬着我一起狂奔!痛得几乎已经昏倒的我,迷糊中还能听到路人的问候和妈妈的气喘吁吁!
妈妈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每当她气喘吁吁时,我都会想起当年她奋勇救我时的气喘吁吁!那是一个生命的循环!但我对妈妈的爱却没有做到往复循环!......
现在,妈妈每天利用的手机和手表就在我的身边,那上面还能闻到妈妈的气味!.....
妈妈将会永生!
大概,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我都将在这种状态中度过。
我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我深深地信任,妈妈会回来的!而妈妈回来的日子,很可能就在母亲节!
如果那样,那本日就是一个值得迎候和光荣的日子!
基督教文化里,有耶稣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和圣灵降临节四个节日。那说的是耶稣在一个星期五受难,两天后复活;耶稣复活后第40天升天,然后在第50天,也就是复活节后的第7个星期日,差遣圣神降临,信徒们领受了圣神并开始传教,于是一个新的期间揭开了序幕。
前几天,我发表《悼念我的巨大的妈妈》一文后,后台收到雪片般的留言。
上周本日(5月5日)中午,妈妈用微信给我发来语音:“娘走了,你常常想想我!”两天后,妈妈就真的走了!
很多朋友为此而泪目。有一位朋友如许给我留言:“你只要不停想着妈妈,妈妈就会永生。”这句话刹那间点醒了我:是的,妈妈的很多巨大的品质,着实就在我们姐弟身上传承,同时通过我们也正在感染更多的人们!
昨天是妈妈的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妈妈的故乡-宁波,有两位市委常委以差别的方式对妈妈表示了深切哀悼,一位是宁波市委统战部长;另一位是妈妈故乡的父母官- 鄞州区委书记。宁波市委统战部除了送花篮外,追悼会开始前半个小时,市委统战部长还切身给我发来吊唁文字。
宁波鄞州区作为妈妈的故乡,对此特殊重视。除了区委书记(也是宁波市委常委)切身送花篮外,区委统战部和统战部副部长都送了花篮。
以个人名义送花篮的尚有宁波鄞州区委党校的前校长和现任副校长。广东省宁波商会的唁函里,称妈妈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的优秀代表,更是我们宁波人的得意”。
如许的荣光,睡梦中的妈妈无疑都已感受到了!已往几天里,从全球、全网各地雪片般的留言中,很多朋友不光赞叹于一个“活了一个世纪”老人的经历,更赞叹于妈妈的刚柔并济、传统与现代兼有的性格与美德。也有朋友说,妈妈的一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的进程......
妈妈的照片印证期间变迁
既然如许,在本日这个天底下全体母亲的共同节日里,我愿意通过妈妈的一系列照片,和各人再分享一些在妈妈身上折射的期间变迁。
01
民国期间,摩登女性





妈妈出生于民国期间早期。更正确地说,她出生的时候,孙中山还在世,黄埔军校还没成立,北伐还没开始,南昌起义固然也还没发生。
妈妈在民国期间生活了整整26年,从宁波乡下一个襁褓中的女婴,长成了大上海一个绰约多姿的摩登女郎。很多人说的“大上海30年代”,就是给我母亲留下深深烙印的一段时间。
各人在照片里看到的,就是谁人期间的上海在一个20多岁女孩身上留下的印记。这种印记几乎是终身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部的副食品都要配给,但我母亲最享受的居然是偶尔带我去南京路吃一块蛋糕,喝一杯麦乳精(当时已经没有咖啡了)。当时候那里有西餐?但从我母亲的嘴里,却常常可以听到,上海那里曾经有很好的西餐厅、罗宋汤、炸猪排(我母亲不吃牛肉)。所以,八十年代条件稍好一点,我就会给母亲带一些小蛋糕、浅易咖啡;厥后条件再好一点,我就偶尔带她淮海路西餐厅。无论是吃我带的小点心,还是跟我出去吃西餐,每一次她都高兴得像个孩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资情调吗?只有我知道,那是民国的那26年在她的心中又复活了。
但着实,那26年的中国并不平静。日寇侵华、抗战胜利、国统区物价飞涨,都发生在这26年里。我母亲常常对我讲日本兵如何追着“花姑娘”强奸,讲上海外白渡桥的日本守兵如何刀刺中国妇女手中的婴儿取乐,讲四十年代末的国统区如何民不聊生.....。
所以,当1949年5月底的一个清晨,我母亲和浩繁上海市民打开房门,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士兵和衣入睡,秋毫无犯,几乎全部的上海市民都怀着一份欣喜的心情,欢迎一个新期间的降临!
在这之前,当我母亲和闺蜜1946年接触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时,冥冥中就是奔着自由光明的将来而去的。因此,当我1984年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时,我母亲特殊高兴,因为当年她和闺蜜接触的那些中共地下党员,此中就有同济大学的学生,妈妈依然记得同济大学地下党员面临国民党军警的风采。用本日的话来说,那都是她年轻期间的偶像......
全部这统统,都发生在这位身穿旗袍,烫着卷发的摩登女郎身上!
但如许西式的摩登女郎,却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浸透者!我母亲的嘴里,常常会蹦出孔夫子的金句;很多心境和场景,到了我母亲嘴里,就变成了一句句的中国古诗,每一次都映衬得那么得体和惟妙惟肖。每次到了这个场合,我就会在心中感叹:这就是民国早年的人,浸泡了多深的中国文化,而我们这一代真的自叹不如!
谁人期间的母亲,尚有雅兴和闺蜜一起扮演她心爱的越剧里的角色。昨天的送别仪式,我和姐姐决定,用妈妈喜好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唱段替换那凄切的哀乐,因为我们是送妈妈去看戏;一天后的母亲节,妈妈就会复活并永生!
02
共和国早期:“变”与“不变”之间




随着新期间的开始,从小不甘平庸的母亲很快就赶上了新期间步伐。正如我在《悼念我的巨大的妈妈》一文里写道:“旗袍、卷发、高跟鞋换成了列宁装、短发和宽皮带,“创业之梦”也随风飘去。”
这就是各人在照片中看到的我的母亲的新形象。26岁的她,犹如本日的网红带货主播,只不过她“带”的是新中国、妇女解放,“带”的是支援抗美援朝,“带”的是向志愿军募捐飞机大炮。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光阴,和本日的网红主播相比,只能说各有千秋。但民国期间的那股小资情调,则徐徐被锁到了衣柜里,也锁进了心中的谁人小屋,只能在闲暇之余偶尔把玩。
直到50年代遇到我父亲,一位儒雅、理性的名流,我母亲心中的那股小资情调才重新被激活,这就有了那几张重新烫着卷发的完婚照和纪念照。
着实谁人年代,生活已经开始变得艰难。我们一家七口,都靠父母不高的工资支撑;如果没有妈妈的精心打理,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们姐弟几个不要说成才,就连存活下来几乎都很困难。因此,父亲厥后不停心存感激地说,妈妈是我们家的“一颗大树”。
但即便在那样的环境里,妈妈的笑容仍旧灿烂。各人看本栏最后那张父母和我的合影,应该是摄于1965年,那年我3岁,42岁的妈妈还烫着卷发,笑得很灿烂。谁人年代的妈妈,虽已不像民国时那么摩登,但却还仍旧灿烂而有活力。
着实,这几乎已是风浪前最后的灿烂了。
03
艰难时期,那份知性依在





再今后,各人可以发现,妈妈的发型和着装越来越保守,缘故原由你懂的。
但即便是那样的保守,各人看本栏目的主题照,似乎依然可以找到谁人知性妇女的形象。而我,就在如许的外部保守而内部知性的环境中,活蹦乱跳地开始了我的成长过程。
本栏目最后那几张照片,妈妈扶着我或牵着我的手,都摄于1967年,那是中国最乱的年份之一。照片上的妈妈,服饰保守、惨淡,早已没有了20年前的摩登和洋气,但却仍旧布满活力和知性。
谁人年代,我爸爸作为构造干部下放农村,我的两个姐姐则又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远赴东北插队落户,留下我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常常须要“两班倒”。在她上中班的日子里,我每天睡前就用小纸条给她汇报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妈妈则在上班离家前给我做好半成品的菜肴,让我放学回家后简单热一下就可以吃。
每当家里来客人尤其是节日会餐时,那是妈妈大显技艺的时候。她做菜从不尝味,而且很多菜她本身都不吃,但却每一道都是美味好菜,而且常常推陈出新,用本日的话来说就是永远布满创新,很多菜就连餐厅大厨都自叹不如。但只有我们本身知道,每次客人走后,家里配给的副食品存量就几乎用尽了;剩下的日子里,妈妈和小小的我,虽不至于吃菜咽糠,但也只能粗茶淡饭,必须等着下个月的配给额启用才能重新闻到一丝荤味。
但即便是配给额的副食品,每次也都必须要排长队才可能买到;常常的情况是,好不容易排到了,柜子却空了,于是两个小时的队就白排了。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到菜场门口排队,否则本日的餐桌上就什么也没有!
在闻不到荤味的日子里,妈妈每次和我在一起,就要给我“洗脑”:“你以后一定要读大学,而且还要出国留学”、“已往的大学生,结业后都要出国留学的”、“这个社会不可能就不停如许下去的。没有人才,国家怎么能发展?”
正如我在上周的文章里所写,当整个天下都处于黑暗中时,一个普通中年女性,哪来的这股知性和穿透力?厥后我发现,这不光来自于母亲曾经经历的期间,更来自于她的特殊的灵性!
如许的潜移默化,在很多年以后真的成了塑造我的内在基因!
04
改革开放:重新迎来光辉






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各人都能感同身受了,人民生活一年年好起来。谁人期间的妈妈已经退休了,但却依然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工作。
除此以外,她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不绝给我设立目的。1980年,全上海高中结业生23万,但高考却只录取一万人。我好不容易跻身于这一万人,而且还被天下重点大学(就是本日的985高校)录取,妈妈又对我提出要求:“等你结业的时候,本科生将不再特别,所以你得考上研究生才行。”
1984年我大学本科结业,考上了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40年前的硕士研究生,真的还算凤毛麟角。一年后,妈妈又对我说:“有没有听说过基辛格博士?想不想有一天被人叫邱震海博士?”......
基辛格博士的大名,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就如雷贯耳,那是我们心目中的天花板。看我有些心动,母亲又接着说:“要读博士就去德国,30年代的德国货我们至今还在用。”她指的是我们财产时的电表,是德国西门子上世纪30年代初的产品,到了80年代依然还在用,而且从没坏过;这只西门子电表,我们家不停用到1989年,几乎用了60年。
但当我1991年初真的踏上前去德国的火车时,送我到火车站的妈妈却泪眼迷离。她的内心很清晰,如果她不是从小就逼着我志存高远,我也不会这么远走天涯!
05
暮年的幸福生活






33年已往了,从德国到香港,我真的就再也没有回到上海,恒久陪伴在她身边!中心妈妈曾有快要9年和我一起在深圳生活,但由于我的工作繁忙,一天里的语言时间也不多,妈妈总是明白中带些遗憾,但现在想起来,那还是非常幸福的一段韶光!前几年由于疫情,我被锁在香港,父母亲又回到了上海,由我姐姐精心照顾。
妈妈最后的愿望,就是能每天和我在一起,就像我小时候那样和我相依为命!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愿望,最后还是没能实现!
普通中的巨大
妈妈一生的很多事情,每一件都很普通,但此中的精力却都值得永生:
- 她对家庭的无私担当:妈妈不光给了我生命,而且还在关键时候拼努力救下了我的生命;同时,没有这颗“大树”,我们这个家连存活都困难,更何谈发展?
- 她对进步的不绝寻求:年轻时的摩登女郎,内心却燃烧着一团对光明和精美将来寻求的火焰;无论是23岁时的接近中共地下党,还是怀着创业之梦,抑或是倾力投入“带货新中国”的激流之中,以致是把本身未能完成的梦,盼望我能替她实现。直到迩来几年,她还在谈着对将来的种种设想。这真的是一个火一般的女子!
- 永不言弃,永不言休:我在《悼念我的巨大的妈妈》一文里写道:“妈妈一生就寝很少,苏息很少,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每天还要在沙发上坐6-7个小时,看手机,发语音,对我辅导江山。”我和姐姐不停想,妈妈若能好好卧床,一定还可以活得更久!每一样新鲜事物,她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才有了她的厨艺精良,服装剪裁、制作信手拈来;暮年她对微信的熟练运用,对各类视频的热衷,以致还高出了一些年轻人。
- 妈妈的满满幸福:各人如果细致看我妈妈暮年的照片,不知有没有发现,妈妈的表情里似乎有着一丝少女般的开心与羞涩。那都是我爸爸给的,因为她有一个极其细腻、缜密、理性、包涵的丈夫,给了她一生满满的爱。
永生就从本日开始!
母亲节的前一天,我们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声中送别母亲,一如33年前母亲在火车的轰鸣声中送别我远赴德国。
好多年后,妈妈对我说,当年送别我远走天涯的那一刻是痛楚的,但换来的却是她不停教导和期望我的志存高远,仗剑天涯。
母亲节的本日,我想说,送别妈妈的那一刻也是痛楚的,但我盼望同时也深深地信任,妈妈将会复活,也将永生。
耶稣的永生经历了受难、复活、升天和圣灵降临四个阶段,但妈妈绝不须要这么久!
妈妈的复活,就在母亲节的本日;妈妈的永生,就在我们全部人的心中。
妈妈的形象,从民国期间的摩登女郎,到共和国早期的“新中国带货主播”,再到中年的知性、灵性和暮年的幸福,都将在我们心中永存。
妈妈的精力,无论是无私担当,还是寻求进步,抑或是永不言弃,以致是享受满满的幸福,都将在我和家人的每一天生活中永生!
我也等待朋友们见证这一永生!谢谢各人!


邱震海
2024年5月12日母亲节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807350135545911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5 02:29 , Processed in 0.0895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