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回复: 0

卧病在床后才发现:对老人“最狠心”的,是这2个亲人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0

回帖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4-16 1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写道: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眇小之事,自己毫偶尔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紧张性。
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走过半生,履历了太多世事,看多了人情变幻,在得与失之间渐渐明白:
人在后半生劳绩的福气和欢乐,大多源自前半生种下的善意和温暖;
人在晚年时得到的关心和保卫,往往都能从年轻时的选择窥见一二。
谁都会有老去的一天,有多少人到了薄暮时分,尝到了无依无靠的苦,才终于看清人生原形,明白了亲情的因果循环。
别等到卧病在床后才发现:最狠心的,其实是这两个亲人。

不懂感恩的子女:
教育中,无底线娇惯留下的根
蔡元培曾说: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一个家庭中,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了什么样的三观,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的人。
父母以什么样的方式为子女铺路,子女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身边人。
实际生活中,见过太多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间给他无原则的宠爱,导致他把得到的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风俗了索取,却不懂得感恩。
在儿女的人生路上,给予无底线的娇惯,在一点一滴的过分付出中,埋下了痛恨的种子。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30岁夫君状告父母不养之罪”的案例。
30岁的匡正轩,是一个恒久靠着父母保护生活的成年人。
平日里,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睡觉,说到上班赢利,他永世有数不尽的借口:干活太累,不风俗……
匡正轩小时间由于不喜好读书,以为读书太苦,早早就放弃了学业。
成年以后,到了可以外出工作的年龄,他又以为打工太累。
去工地吃不了苦,当学徒总以为别人针对他,做服务员也干不好……
唯一感到满足的,就是去美院当模特,由于只必要坐着即可。
可没过多久,他的这份工作也由于“报酬低、久坐不适”走到了终点。

厥后,他彻底放弃了努力的念头,回抵家里要求父亲养着自己。
他的父亲年龄越来越大,本该慢慢卸下重担,却由于儿子的好逸恶劳,还要迎着寒冬酷暑,在工地上赢利养家。
而他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常年卧病在床,必要大量医药费。
一家人住在15平米的屋子里,全靠父亲每月3000块的收入维持生计。
面对日复一日辛劳的父亲和饱受疾病折磨的母亲,匡正轩漫不经心,全然不把父母的痛苦当回事。
时间久了,父母怒其不争,心寒至极,想要将其逐出家门。
辩论过后,他痛恨父母不养自己,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记者采访时,这背后的缘由才被揭开:
原来从小到大,母亲对匡正轩非常娇惯,父亲想让他学着做点事,母亲都会替儿子推开。
小抵家务琐事,大到学业技能,母亲为儿子遮挡了所有风雨,导致他长大后不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将依靠父母当成了理所当然。
在母亲的保护下,他已经失去了爱人的同理心,越来越淡漠,不会在意父母蒙受了怎样的痛苦,更不懂得孝顺父母。
就像教育专家魏书生讲的那样:
“一个孩子从小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你,他怎么可能心疼更多的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更不知道心疼了。”
人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是在心疼别人、关心别人、为别人付出中产生的,被娇惯着长大的孩子心里只装着得下自己,这是他们最大的悲哀。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但过分的宠爱和娇惯,只会养出一个淡漠自私的孩子。
为人父母的责任之一,就是在儿女年幼时,以身作则,树立好规矩,传递好三观。
教会他们心怀感恩,懂得如何去关爱身边的人,明白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尺度。
这不光是对儿女的人生负责,也是在为自己的晚年留下保障。
养育出知恩图报、孝顺父母、爱护家人的子女,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也是父母最深的福报。
永世别让儿女在娇惯中丢掉做人的知己,更不要让爱酿成理所当然索取的砝码,别让血脉亲情在长久的放纵中慢慢消失。

泉源:视觉中国

不被善待的朋侪:
婚姻里,无尽漠视种下的因
当你老了,回望这一生履历的事,最悔恨的是什么?
在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中,有57%的人投票选择了“悔恨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朋侪”。
少年夫妻老来伴,朋侪是陪伴自己走过一辈子的人,也是晚年时给予自己最知心照顾的人。
然而有太多人,总是把笑脸给外人,却时常把性情和怒火留给最亲近的枕边人。
出门在外温柔和善,对待爱人却只剩下无尽的漠视。
一档名为《让爱回家》的节目中,有位流浪老人的遭遇引发了全网关注。

他就是姜元陈,曾是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年轻时资产过亿,还作为“优秀企业家”上过电视。
顶峰时期,他管理的员工多达数百人,收支都有豪车接送,一时间风光无限。
那些年,他在外打拼奇迹,老婆在老家照顾老人、养育孩子。
可时间久了,被名利包裹的生活让他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浮华,欲望不停被放大,便将年轻时与自己共同履历风雨的老婆抛到了脑后。
老婆劝他及时转头,可他却对老婆冷言冷语,慢慢忘记了老婆的付出,也不再在乎老婆为家里所做的一切。
厥后,姜元陈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老婆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身边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年轻的女子。
没过多久,他便不再过问家里的情况,更是少少回家探亲,还制止汇钱给家人,断开了和老婆的一切联系。
几年后,姜元陈的企业陷入了危急,资金链断裂,自此他空空如也,流落街头,拾荒为生。

一切仿佛正应了那句老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70岁的他无家可归,状况越来越差,公益构造的志愿者看他可怜,于是帮他联系了家人。
料想之中,老婆难以释怀丈夫的所作所为,更无法包涵他对自己这么多年的漠视以及带给全家人的伤害。
面对他的诉求,老婆愤恨地说:“当年找他找不到,他怎么另有脸回来呢?”
说起他的遭遇,老婆心中难平:“你们说他可怜,岂非我20多年把3个子女拉扯大就不可怜吗?”
姜元陈人生的起起落落,婚姻的每一步走向,晚年时尝遍的苦,细想来,都是他自己亲手种下的因。
一个人劳绩的福与祸,都是有定数的;晚年时的幸与不幸,也是有根源的。
你前半生对待朋侪的态度,其实就是后半生幸福的长度。
你在婚姻里付出了多少爱、责任、耐心、包容,将来就会劳绩多少温暖、陪伴、保卫和慰藉。
蔡康永在书里讲到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绪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
人在晚年缺失的光,都是年轻时自己吹灭的灯。
人生活着,一定要善待朋侪,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怪,多一点体贴,少一点痛恨。
后半生,有老伴陪在身旁相依相守,有老伴与你共薄暮、问你粥可温,才是最大的幸福。

泉源:视觉中国

把你的家庭谋划好
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乐成
王小波写过一句很实际的话:
“人在年轻的时间,以为随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后才以为,天下上除了家人,已经空空如也了。”
深以为然。
年龄越大越以为,唯有回抵家中,才气得到真正的心安。
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时,内心才会放松,疲惫才气放下,痛苦因此得以治愈。
家,是清晨的粥,是夜晚的灯,是痛苦时的安慰,是抱病时的依靠,是人生路上的底气,是一辈子的根基。
老戏骨陈道明面对纸醉金迷,却始终保持着难过的苏醒。
每当聊发迹庭时,他总是一脸笑脸;说起老婆,他也句句称赞:
“第一,她不以学识判人;第二,她不以款子判人;第三,她不以职位判人。这是她的伟大。”
他深知夫妻俩一起走过来甚是不易,老婆给了当年无人知晓的自己很多支持,所以更要好好爱惜对方。
当别人都沉醉于觥筹交织时,他更喜好待在家里,陪伴老婆和孩子做一些日常小事。
光阴安然的日子里,一家人聚在一起,自会享受幸福最真切的样子。
他常感慨:
“比起吸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我更乐意的是,在家跟老婆同坐窗下,她绣花,我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
毕竟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才是最大的幸福啊!”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懂得:真正的乐成,就是家庭幸福。
历经风风雨雨,就会明白:最大的远见,便是善待朋侪,教好子女,顾好家庭。
你怎样教导子女,就会获得怎样的福气;
你怎样对待朋侪,就会拥有怎样的温度;
你怎样保卫家庭,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有家可回,即便日子再苦,也总能劳绩甜意;有家人在侧,即便生活再难,也总故意安。
谋划好自己的家庭,就是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泉源:视觉中国

作者:枳为橙;泉源:微信公众号读书369(ID:dushu369com)。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569085161332789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4 21:01 , Processed in 0.0899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