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郝万山谈“养生法门”:4大“箴言”,乐活百年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0

回帖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3-23 23: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郝万山说:“不生气就不抱病”。
哲学家告诉我们,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本身。
碰到不平的事,就暗气暗憋;遭受不公正待遇,就郁郁寡欢,这是很愚笨的行为。
伤害本身,解决不了任何标题。
只有让本身变得更加强盛,才气巍然屹立,不怕风吹雨打。
我们都是大天然的一份子,应该活得生气勃勃,欣欣向荣,自成风景。



保持稳固的感情,冷静面对现实,才是解决标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保持心平气和,是最健康的生活状态。
《黄帝内经》讲:“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发性情人本能,收回性情是本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万事只求半称心。对别人降低预期,快乐就会如影随形。
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才气活得潇洒脱洒,出色纷呈。
控制好本身的感情,和睦致祥,用开心快乐迎接幸福优美人生。



据世界卫生构造统计,一个人罹患疾病,90%都跟感情有关。
因此,想要少抱病,不得病,或是不得大病,晚得病,控制好本身的感情,是重中之重。
高尔基说,快乐,是人生为伟大的事变。
开心,胜过灵丹灵药;
高兴,就是最佳养生。
人活着就是要快乐乐乐,高高兴兴。
助人为乐、与民同乐、满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
快乐是最好的自我调治,是健康的良师良朋,不可或缺。
让本身开心快乐每一天,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如果你已经具备了这种本领,请继续保持。



2
郝万山说:“病都是本身作的,如果不作就不会抱病”。
老中医告诫我们;好习惯造健康,坏习惯造疾病,毫厘不爽。
年轻的时间,感觉本身“有资本”,满不在乎。于是,胡吃海喝熬夜娱乐至死,殊不知,这些行为都给以后的疾病埋下了伏笔。
人们常说一句话:50岁之前人找病,50岁之后病找人。



懂得养生保健,越早越好。
一部汽车,开了一段时间要做全面的维护和调养,才气发挥它优良的性能,安全而快捷。
人也是云云,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
一个人到了50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许多弊端都会“浮出水面”。
有养交易识的人,着实早就开始下功夫了。
善待本身,明白本身,庇护本身,是给本身最好的补药。



养生,着实并不复杂,乃至可以说本着“大道至简”的原则:培养好的生活习惯,然后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仅此而已。
好的习惯,受益终生。
好比,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好比,用饭清淡一些,保持七八分饱,食品细嚼慢咽,保持气定神闲。
好比,早睡早起,满怀喜悦,满怀盼望。
好比,坚持天天锻炼,做到张弛有度,不疾不徐,按部就班。
日子是本身的,经营好了才气红红火火。长得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心态好,阳光普照;
心情好,百花妖娆;
心眼好,春天围绕。
不抱病,固然是每个人的最高抱负。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
有了病,就要积极面对,解决它才是硬原理。



万万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胡思乱想,杞人忧天。
把精良的生活习惯培养起来,全靠我们本身。
作息规律,饮食有节,清洁卫生,还要把心养得玉润通透,云云一来,就会把诸多疾病拒之门外。
心顺,百事顺;
心通,万事通。



3
郝万山说:“真正高明的医生,在你身体中。”
“今世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只是照顾病人本能,并不是医生治愈了你的疾病,而是人体自身克服了疾病,医生的天职是尽可能地使用帮助激发和变更人体的自愈本能,而不是取而代之”。
我们的身体,是不会撒谎的。哪里不舒服,肯定是出了标题。



因此,可以这么说,身体着实就是最高明的医生。身体的自我调治机制,每每具备“药到回春”的气力。
因此,好好爱本身不会有错。
保持心情舒畅,信心百倍,你不仅魅力十足,更紧张的是健康常伴,一石二鸟。
真正具有大聪明的人,都是善于跟本身对话的。那无声的交流,每每妙不可言;那不用语言的表达,更是高超的本领。
缺什么补什么,多哪些减掉哪些,让本身变得清清爽爽,轻轻松松,获得高质量人生体验。



最好的医生,着实就是我们本身。
世界上最贵重的灵丹灵药,也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提拔自身的免疫力,胜过吃一切保健品,一切大补之药。
聪明人永远懂得,善待本身,至关紧张。
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健康是第一财产。
贫民失去健康,即是雪上加霜;
富人失去健康,即是一世白忙。
好好爱本身,就从当下起。
加油,每一个亲爱的你!



4
郝万山说:“心得静,而身要动。”
《道德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没有返程车票。
它一旦启动,就是逐步走向朽迈的过程。
以是,养生这件事,每个年龄段都需要。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心需要静养,身需要动养,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古人云,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情志稳固,百病少生。
诸葛亮有句名言,非平静无以致远。
修心养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静”。
控制好本身的感情,保持心态平和,这样的话,就会少抱病,即便是得病了也梦很快得以病愈。
《素问》理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让本身静下来,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天天给本身一个安静的空间,安静的时间段,梳理一下思想,放松一下身心,复盘一下生活,一杯茶里也有乾坤日月。
在物我两忘、意气俱静而地步里,许多烦恼天然而然消隐,许多痛楚也会渐渐淡化。
再安静的环境下,更能领会到生命的贵重,生活的优美,让本身“放松、专注、愉悦”,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本身。



静观天地,万物怡然自得;
笑看红尘,天下风光无穷。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
身体健康,需要坚持锻炼,动起来更出色。
找到得当本身的方式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久久为功。



运动的魅力还在于,让人精神饱满,头脑机动。好像无形之中给本身披上了万道霞光,风采依旧,芳华不老。
运动让气血顺畅,筋强骨健,孔武有力,也能检验意志,强盛心田。
运动的长处不胜枚举,可谓一举多得。
郝万山先生认为,“心静、身动、营养均衡不过剩”,是养生“三大法宝”,肯定要牢记不忘。
#文章首发挑战赛#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939471549161526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8 23:11 , Processed in 0.0885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