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惊蛰过后进入春天!吃、穿、睡、调,春天全方位养生手册来了!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0

回帖

46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6
发表于 2024-3-6 07: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真正到了万物复苏的时节。惊蛰意为气候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
惊蛰后,意味着春灵活正开始
“惊蛰”来临意味着春天的真正开始。气候显着变暖,不光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各种感染病也开始盛行。
而且这个时期固然气候转暖,但是“倒春寒”不时袭来,气温起升沉伏,是盛行性感冒高发的季候。此时要当心冷暖变革,一定要调整好身材机能,预防感冒、流感和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①
俗话说,“惊蛰养生做得好,一年不往医院跑!”惊蛰前后,固然气温升高了,但氛围湿度并没有显着增大,人们照旧会感到干燥、易上火。惊蛰节气正处于乍暖还寒之际,冷暖氛围交替,在康健养生方面是一个很告急的时期。
惊蛰后养生有3个重点
气候转暖,雨水渐多,人体的肝气渐升,养生应顺应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方泓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体现,惊蛰养生要留意以下几点。②
1. 忌春捂不当
都说“春捂秋冻”,惊蛰时节固然气温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日常穿衣每每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大多早早褪去厚重冬衣,换上轻薄春装;而老人与小孩因怕风怕寒,仍然穿着厚重冬装,经常捂出大汗之后脱衣,此时最易感受风寒之邪。
“春捂”有如下讲究:
(1)冬衣切勿早收起,等气温稳固了再彻底更换;
(2)出门常携带马甲背心,根据温差变革增减衣物;
(3)切莫捂出大汗立刻脱衣吹风,否则更易导致感冒。
2. 忌多睡解春困
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中枢神经的高兴性削弱,经常让人感觉懒洋洋,感到疲惫、常想睡觉,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征象。
许多人以为只要多睡就可以不再犯困,着实否则。因节气变革昼长夜短,所需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提倡人们恰当早起,以顺应天然界之气。过多的睡眠,不能顺应春季特性,克制阳气升发,只能越睡越困。
可到郊外远足、踏青,恰当锻炼,升发阳气,缓解春困。
3. 忌肥甘厚味
惊蛰是春季中阳气升发的季候,春季所主肝木之气升发,然肝旺则易导致脾虚。在经历了春节的大鱼大肉饮食之后,脾胃运化功能容易受困,如果继续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加清淡,会更加容易出现肝旺脾虚、脾胃不和的环境。
惊蛰后养生全方位手册来了
一、怎么吃?记取三多三少
云南昆明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主任医师姜莉云曾在云南消息广播刊文中体现,惊蛰正值冬春交际,饮食养生要留意“三多三少”。③
“三多”包括:
1. 多喝水。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平时多喝水可增长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分泌,可低沉毒物对肝脏的侵害。
2. 多吃温热食品。如韭菜、洋葱、大蒜、魔芋、香菜、生姜、葱等,这些食品性甘味辛,不但可祛风散寒,而且能克制春季病菌的繁殖。
3. 多吃健脾食品。包括小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板栗等。
“三少”包括:
1. 少吃酸性食品。若多吃酸味食品(如山楂等),会使原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如许就能伤害脾胃之气。
2. 少吃油腻刺激食品。到春天应变化为清温平庸,宜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品。
3. 少吃寒凉食品。否则寒气会聚集在体内,导致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症状。
二、怎么穿?别急着换春装
惊蛰后气候逐渐转暖,但冷氛围活动仍较频仍,偶然还会出现“倒春寒”的征象。因此,惊蛰时不可急于换上春装,尤其是老年人,留意根据气候冷暖变革及时增减衣服。③
三、怎么睡?右侧卧睡养肝
进入惊蛰以后,随着气候转暖,人们时常会感到困乏无力、昏昏欲睡,这也就是“春困”。《黄帝内经》说:春天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材康健。
平日克制过劳,及时苏息增补体能,让肝脏能充实调治气血,以消除疲惫之感。养肝还需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为主。
除此之外,春天早晚要梳头,中医以为梳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早晚各梳50次以上,可以消除大脑疲惫,使大脑恢复苏醒状态,消除“春困”。③
四、怎么动?保举和缓活动
惊蛰过后,天然界出现复苏之势,人也同天然界其他生物一样,但身材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殊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实的舒展,因此此时不宜举行猛烈的活动,可以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活动方式。
另外,放风筝也是特殊适合在春天里举行的一种活动,能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顺应天然界阳气生发。③
五、怎么调?切忌妄动肝火
因为惊蛰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尤其是中老年人,易发怒,易发眩晕、中风等疾病。年轻人则因春季阳气蓦地上升引动体内热气,如果此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感情,易出现长痤疮、怕热出汗等症状。
因此,惊蛰时要重视情志养生,戒焦躁、烦闷等有害感情,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的方法使肝火消除,切忌妄动肝火。③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3-02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官方订阅号《【康健科普】惊蛰养生》
②2022-03-05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今日“惊蛰”,您关注的养生要点都在这里》
③2021-03-10云南消息广播《康健生存丨季候交替如何养生》
泉源: 康健时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303184455406442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23:32 , Processed in 0.0955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