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0

诚实人永世不懂的一个道理:越是“大方”的人,为何越没有人脉?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0

回帖

47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2
发表于 2024-3-4 1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的关系考究的是什么?
是投桃报李,是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而有些大方的人呢,甚至还会送出一只大西瓜。
这种人就叫做大气,会做人。
生存当中,想要有个好人缘,处人与事确实应该大气,不拘末节,然而,光凭着一身的大气,真的可行吗?
比如那东郭老师,不就是太“大气”了吗......无止境的忍让,末了把自己的性命都给搭进去了吗。
常言说的好啊:过而不及......
许多时间,我们的大气也是一样,对谁都大方,那不叫大气,叫马大哈,久而久之不但不会起到增进来往的效果,反而会成为一种对自我资源的非常浪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越是“大方”的人,为什么反而越来越没有人脉?

多说无用......听个故事,您就明确了:
却说唐朝初年,名将薛仁贵在尚未得志从前,跟他的老婆只是住在一个很破的窑洞里面,而其时善良的王茂生夫妇,出于美意,就常常过来接济他们,送衣送食送温暖,可说将一个“义”字演绎到了极致。
其时,薛家夫妇也黑白常激动加感激,而且这薛仁贵也是连番的进行了表态:
“他朝但得凌云志,必送王兄翡翠屋!”
王茂生夫妇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那意思似乎在说:
‘别他志我志的了,先活下来再说吧......’
厥后呢,这薛仁贵就投了军(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了混口饭吃,投军乃是正常事,例如:朱元璋就是因为吃不饱饭,才投军的),凭着自己的智慧才智外加一生踏实的武功底子,在一步步的立下赫赫战功后,也顺利的成为了天子重臣,一代名将。
常言道:名高引谤,人高引矢
自打薛仁贵着名后,来府上送礼攀关系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偶然间用继续不绝来形容都显得太过“寒颤”。
不过呢,过惯了苦日子的薛仁贵也是个明确人,他并没有被这些突然而至的“幸福”给砸晕了头,而是逐一婉拒了来人们的好意,拒绝了全部的莫名殷情。
“将军,这两坛酒也退归去吗?”
打点完了全部的访客,遣回了全部的礼品后,管家忽然指着院墙边角落上的两坛不起眼的白酒对薛仁贵说道。
管家的意思着实很明白:金银珠宝,翡翠玛瑙的也就算了,这两坛酒也不值什么钱......收下吧?好歹你也是个将军,收两坛薄酒不打紧——
薛仁贵笑了笑,随后便就将目光投射到了酒坛上:
‘到底是谁这么不识抬举......难道是什么稀世佳酿?’
出于好奇,薛仁贵就这么一边想一边踱步来到了酒坛跟前,而后弯下身来,逐步打开了蜡封.....





希奇的是,酒坛里面装的居然不是酒,而是水......薛仁贵非常恼火,忙撇头问管家:
“谁送的?”
管家不明所以,立刻应道:
“似乎是一个叫做王茂生的中年人......”
薛仁贵闻言后,表情变得阴晴不定:
“是他?他这是什么意思?”
薛仁贵不绝在院中往返踱着步,不久后恍然大悟:
“哈哈哈,我明确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言罢,便就抱起酒坛,咕噜咕噜,灌了个水饱,之后又放下酒坛,啧啧回味道:
“好酒,好酒......当年我落难的时间,多亏了王兄夫妇来帮我,现在,清水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哈哈哈,好啊,好啊!”
一旁的管家整个处于懵逼状态:
‘这,这主子是不是疯了,水难道也能喝出酒的味道来?’
——



厥后呢,薛仁贵也是只字未提当年发下豪言要怎么怎么报答王茂生,送他们家翡翠屋的事,而是一直与王家保持着淡淡的君子之交......
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典故的由来。
薛仁贵为何没有兑现当初的答应,而仅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把人王茂生给“忽悠”了?
这里我分析一下原因:
薛仁贵着实一直都对王茂生心存感恩之情,只是厥后投军事变比力多,一直以来“无暇东顾”,徐徐地也就把这件事给延误了;厥后,王茂生“主动”寄来两坛水,昔日的画面又立刻浮现在了薛仁贵脑海中,着实这时间他是真想回报给王茂生一座翡翠屋的,一来是一种回报,二来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可在深入一想:不对,这王茂生送来两坛水不就是想让我薛仁贵淡然处治我们的关系么?
多么善良的一个人,我岂能辜负这段恩情?
既要淡,又不能没有......那便来个君子之礼......于是乎,便有了薛仁贵与王茂生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实际上不用什么翡翠屋,光凭着这段与薛仁贵的君子之交,也定能让王茂生富贵腾达了(凭着与薛大将军的这层关系,谁不想攀援?这一攀援,钱不自然就来了吗?)......这一点薛仁贵固然知道......也算是一种“变相”报答吧。
王茂生的大方终极让他赢来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王茂生这么好的运气,遇到了贵人薛仁贵,现实当中,更多的人实际上都是不懂得感恩的,而终极,你的大方,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



换句话说:有的时间,你越大方别人便越以为你好陵暴,末了你便越无法交到那种真心实意的朋侪......
就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生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从前,有一穷一富的两户农家,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获,便只能哀嚎着在家等死。
手中有余粮的富户见穷家可怜,便就送给了穷家一升米,算是救他的急吧......
穷家收到富户的斗升米后,自然对富户相称的感激,小头磕得崩崩乱响,而且也算是识抬举的他,在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时间后,便就屁颠屁颠的切身登门对富户表现了感谢:
“您可是俺的再生父母啊......”
富户被感谢的有点不好意,小手一挥:
“别,别客气,应该的......”
......

说话间,这穷人不知怎么的便就谈起了那明年还没有着落的种子来:
“哎!本年算是挨已往了,可这明年该怎么办呀?”
富户闻言,慷慨说道:
“如许吧,我这里另有不少余粮,你再拿一斗去吧,当做明年的种子——”
穷家再次叩头感谢,高高兴兴的“满载而归”。
然而,拿着一斗米回家的穷家却招到了一家人的非难:
“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种的种子,这富户也太太过了,既然这么富余,就应该多给我们一些粮食......他TN吝啬了!”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说,又都是一个村的,相隔也没多远——
就这么的,穷家一家人对穷家的非难话,很快便传到了富户的耳朵里,富户知道后,非常生气:
“NN的,白白送给你们两斗粮食,不但不感谢,还把我当对头一样记恨上了,滚一边去吧.....”
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穷家与富户,就此成为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对头。
——

富户大方,在危难关头慷慨解囊,帮助穷家度过困境,效果穷家非但不感恩图报,反而还嫌富户不够慷慨,解囊的力度太小......何等的滑天下之大稽——
这就是范例的得寸进尺,你拿他当朋侪,他拿你当冤大头。
这个天下上有一种朋侪叫做:狐朋狗友,他们每每都是因为看到了可以或许赢利的先决条件,才会渐渐的走入你的天下,而一旦无利可图,他们的脸翻得会比翻书还要快。
就比如说请客用饭,许多人很积极,喜欢凑群,可能主家没约请他们,他们也喜欢闻“味”而来......
而一旦你要是有事找他们帮忙,这帮人保证会躲得远远的,玩团体消散。
再比如说借钱,借钱的时间是孙子,嘴上像抹了蜜:
“兄弟,近来咱手头紧,等有了钱肯定连本带息的还给你——”
效果,借完钱后,他们就变成了大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不催他,他们绝对不会主动找你,即便催了,也是破皮烂肉,整不好,还会埋汰你一顿:
“老子差你这点钱吗?再等等会死啊?”
——

我就有过切身经历:一个同事老王,突然向我借钱,着实我与他并不是太熟,也就是颔首之交(厥后才知道,他借钱已经借一圈了,到我这刚好凑足50个),我就问他要借多少,他说没多少,也就一万八,听起来好听——
我那时刚上了三个月的班,也没攒了多少钱,身上统共也就四千来块钱,于是便对他说:
“兄弟,我身上统共也才四千块钱,只能借给你2500,我自己得留些钱当生存费!”
谁知话音刚落,老王便抢言道:
“哪有借钱借25的,你这不是咒我吗,就三千吧,看你没谈对象,也没买房,没啥开销,一千块钱留着零花,足够了......”
就这么的,老王靠着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的从我身上“借”走了三千块钱——
厥后,你们猜咋的?
也就是三千块钱,这老王硬是一直拖了五年才还,而且照旧咱谎称要买房子了,终极才要到的——
你说气不气人?

有的时间假如说大方换来的都是一些,怎么讲呢,没有实力的朋侪,那你的这份大方将毫偶尔义,而靠大方积攒出来的人脉,也肯定没有什么作用......
所以说,能让你毫无保存付出的朋侪,肯定是颠末筛选的“真朋侪”......您以为呢?
谢谢观赏!
关注我,总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969304961594215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8 06:22 , Processed in 0.0912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