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复: 0

为什么国人的旅游方式普遍特别累?背后藏着什么真相?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0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9
发表于 2024-2-29 2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加入感,感谢您的支持。

<hr>“这个春节,您旅游了吗?”信赖有很多朋侪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这样的问候。只不过每个人的答案会不尽雷同。有的朋侪大概以网络拜年的方式省去实际生存中走亲戚的繁琐与单调;

有的朋侪大概会一味地对峙传统,从而将走亲戚的劳累尽揽怀中。但不管怎么说,逢年过节便外出旅游的现状实际上是越来越普遍了。这实在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的生存程度越来越好。

但也有一些仔细的朋侪发现了旅游中的怪现象,那便是国人的旅游方式普遍特别累。对此,国学大家曾仕强老老师就曾这样评价过:中国人及中国式的旅游方式实际上不能叫做旅游。
因为中国人旅游并不在意和看重旅游的过程,恰恰相反,中国人非常看重结果。如果用每到一个景点便拍照打卡的现象来形容中国人旅游的话,那么我以为本质肯定是为了旅游而旅游。

曾老在国人旅游方式特别累之上所盖棺定论的为了旅游而旅游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明,国人看待标题和事变的角度大多都是从结果出发而非看重整个过程。换到如今的考研上也是云云。

有很多考研人会因为没有得到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而懊悔不已。但究竟上,可以或许全然走完考研的整个过程就已经是非常大胆了。因为考研人了解到了考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咸。
热衷于打卡拍照


首要的缘故原由实在正如曾老所言的那般,国人旅游的目标就是为了打卡和拍照。更为直白一点来说,就是为了证明本身曾经来过这个地方。不管去那里,只要证明本身曾经存在过就可以。

这种目标性极强的头脑运用在外出旅游之上实在是稍显功利的。因为在旅游过程中,好的坏的都可以成为一种风景,一种独属于你本身的个人体验。如果个体非要趋向或近似整体的话。
那便意味着个体的独特感受实际上是被个体本身所自动蒙蔽了。当这种自动蒙蔽出现的频率和频次越来越高时,不管这个个体外出旅游了多少次、去过了多少地方,本质都是一样。

即:只为了证明本身来过或存在过。这样一来,旅游中的其他景色他是全然欣赏不到的。另一方面,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阔。这就意味着人们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在行进路途之上。

当路途非常迢遥而不可以或许很快便可以到达时,人们的焦急心情便会更为尤甚。这样一来,在负面感情的不停渲染之下,人们往往就会觉得这次外出观光在感觉体验上就非常累人和烦心。
没有旅居的条件


在很多人心中,旅游就是去看景点去吃美食。但实在旅游的内在并非云云。缘故原由是景点可以复制,美食可以重做。但某个地方的风土情面并不会有云云大规模会合上演的体现情况。
换句话说,旅游应当是像旅居那样。通过深入到本地人生存当中的模式来感受和体验本地的风土情面与风俗文化。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和实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才不会感觉累。

否则的话,就单单只是来上那么几天,和他人一起去到那些人潮汹涌的景点里打卡拍照发朋侪圈又能了解感悟到什么呢?以是国人肯定要改变深藏在旅游之上的各种观念的误区才行。

如果有条件的话,照旧可以选择以旅居的方式深入到本地的生存中去,并尽量去了解本地的风土情面文化有多么美丽。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本身的心田履历一场与生存相干的洗礼。
然后就不会感觉那么累了。实在旅居的情势恰恰是与旅游的情势相对的。旅游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快节奏;而旅居就可以被视作为是慢节奏。只有让本身慢下来,才不会感觉很累。

要专心去感悟了解


在如今的旅游样式里,会合会餐与拍照似乎已经成为了见怪不怪的一种固定潮流模板。但这种潮流模板实在却恰恰是没有效心去了解和感悟旅游途中的齐备美功德物的最好例证证明。

换句话说,人们往往只会留意于轻浮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到实质去专心了解观光途中所发生的各种趣事。如果专心去观光,去热爱齐备事物的话,根本就不会感觉到非常累非常倦。

反而如果一味为了打卡而打卡;旅游而旅游的话,就往往会感觉本身像是一个NPC一样,只是在完成固有的工作而疲于奔命。在这一点上,我们实在要去学习那些在中国旅游的老外。
因为那些来到中国的老外并不是只在一个城市里走走停停就算完的。反而,他会在这座城市停顿一段较长的时间,然后去全方位地各个角度深入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与美功德物。

而后又会出发前往下一座城市里。也就是说,老外在旅游之上的观点角度实际上就是在专心去了解和感悟途中所见闻与所发生的齐备。反观国人在旅游上并没有这层意思包含此中。
<hr>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095652249355933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2 21:59 , Processed in 0.0996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