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回复: 0

【养生】好雨时节,如何保持元气满满?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0

回帖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4-2-19 07: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大自然开始从深冬的沉睡中苏醒。随着气温的渐渐回暖,冰雪开始溶解,降水量也日渐增多,故得此名“雨水”。古籍《逸周书》中便具体记载了如“鸿雁来”、“草木萌动”等雨水节气后的物候变化。





在雨水期间,人体新陈代谢也日趋活跃,阳气开始升腾,肝气生发,会导致一些人中焦空虚,尤其是小儿,可能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雨水时节有“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的特点。在此时期,人们可遵照“春夏养阳、健脾祛湿”的养生原则来防备和治疗疾病。


中医针灸专科主任易伟民副主任医师将结合中医理论和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大家支招,在这个时节如何调整饮食、作息和锻炼习惯,以达到养阳健脾、祛湿防病的目标。


春捂严防“倒春寒”
雨水时节,天气反复无常,且常有严重的“倒春寒”现象。《摄生消息论》曰:“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膜里,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熏,不可暴去。”这意味着在春季,不应过早地脱去厚衣,而应随着气温的波动适时增减衣物。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注意保暖显得尤为紧张。民间亦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强调了在春季保持适当温暖的紧张性。由此可见,在春寒料峭的时节,我们还是要多穿衣,适当捂一捂,既是顺应阳气的需要,也为了抵抗时邪、防备疾病。





那么,春捂应当怎样捂、捂那边呢?《老老恒言》为我们道出了答案:“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以是养阳之气愤。”同样地,医圣孙思邈在《令媛要方》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对于那些患有关节疼痛的人群来说,春捂的紧张性更是不问可知,更应注意肩、腰、腿等关节部位的保暖,防止寒湿之邪侵袭而引发疾病。


肝旺脾弱当调和
春季对应肝脏,肝气旺盛且升发,使人精神焕发。然而,若升发过度,则可能引发面红目赤、烦躁不安、暴躁易怒等不良症状;反之,若肝气郁结,又会导致人们陷入低落、抑郁的情绪中。因此,在春季,养肝调肝成为养生的焦点。


肝气的升发和郁结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保持乐观积极、心境平和对于确保肝气升发有度,既不外亢也不郁结。别的,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克脾,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可能影响消化体系的正常运作,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的出现。因此,在雨水节气,饮食保养应注意补脾。


甘味食品具有补脾的功效,然而酸味食品入肝,其性收敛,过多食用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乃至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故雨水时节的饮食应遵照“省酸增甘以养脾”的原则。适量摄入甘味食品,如山药、大枣、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同时减少酸味食品的摄入,如乌梅、酸梅等。别的,应制止过多食用生冷油腻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粥是易消化的食品,搭配以上食材熬制的粥,对于调和脾胃、滋补身材具有良好结果。



在雨水时节,天气渐渐回暖,但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增长新鲜蔬菜与多汁水果的摄入,以增补人体水分,滋补阴津。


情绪管理不忽视
雨水节气应器重情志养生。由于天气变化不定,人们的情绪容易波动,从而引发精神抑郁、忧思不断等表现,对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人群,这种影响更为显着。中医认为,忧思伤脾。也就是说,过度担心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比方,在进食前与人发生争执或其他不愉快的事,每每会有 “气饱了”的感觉,若此时强制进食,很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低落、负面的情绪会克制中枢神经,使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以及消化体系肌肉运动失调,从而降低食欲,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雨水时节。我们应努力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恬淡、开朗豪放、与人为善。遇到不顺心的事变,不要钻牛角尖,实时摆脱负面情绪。肝脏喜顺畅而恶抑郁,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使肝气平稳,脾胃得以安宁。


顺天时,晚睡早起
这段时间白昼悄然拉长,黑夜则渐渐缩短,为顺应自然的节律变化,人们应当调整作息,适当缩短睡眠时长,晚睡早起,以利阳气生发。具体而言,建议每晚在11点之前进入梦境,早晨则在7点之前醒来,迎接新的一天。

春生之时,乃少阳生发之际,胆属少阳,与肝相连。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胆经循行于头两侧,故可逐日用梳子梳理头两侧,通过疏散胆经,以通达阳气,顺阳气生发之势。这一养生方法,恰如《养生论》中所言:“春三月, 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通过简朴的梳理动作,便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


春阳升发宜运动
历经冬季的寂静与蛰伏,雨水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气愤勃勃的春季已然到临。此时,大地万物复苏,正是举行户外锻炼的好时节。人体应顺应自然律动,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使身心融入大自然。通过舒缓的运动以调动人体的阳气,调节心情。《摄生消息论》有云:“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气愤,不可兀坐,以生抑郁。”此言正是强调了春季户外运动的紧张性。





然而,锻炼时也需注意运动强度的把控。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导致体内中气过度消耗,进而削弱对肝气的控制,使得肝气过盛而外泄,终极会引起家材发热、上火等症状。



泉源 :中山大学孙逸仙怀念医院
作者:易伟民,中医针灸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医师承导师
通讯员:林栩琪 刘文琴 黄睿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702200044109878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18:05 , Processed in 0.1217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