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回复: 0

人老了,不制止内耗,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0

回帖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4-2-10 2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虫子,叫蝜蝂。
它去任何地方,都会带点东西,把东西放在背上。
由于背负的东西多了,就把自己压垮了,动弹不得。
有好心人帮它把背上的东西丢掉,可是它不领情,再次捡起来,继续背着。
这种虫子,又喜欢去高处。常常是重物和自己一起跌落,坠地而亡。
文学家柳宗元看到这种虫子,感慨到:“当代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现在的人,得到的东西许多,外形很大,但是如虫子一样愚蠢,压垮自己的悲剧,无法避免。
尤其是老人,奋斗一生,退休了,子女孝敬,夫妻相伴,社会也照顾老人,但是活得不幸福的人,比比皆是。
担心子女过得不够好,以为枕边人不优秀,考虑孙辈的学习,担心邻人使坏,害怕自己抱病,每天都必要狠狠锻炼......一步一步导致睡不着,吃欠好。
这统统,无非是精力内耗,让自己陷入想不通、忘不掉、过不下的怪圈。

01
有内耗的老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个人的精力、心灵、五官,都去感触内耗了,那就无法感触到幸福了。
毕竟,人的身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抱住全世界的东西。
抱住了“内耗”,就丢到了福气;盯着垃圾,就看不到风景;想着痛楚,就吃不下美味好菜。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出生在富贵家庭,嫁给了家景优厚的男人林长民。
婚后,何雪媛有一儿两女,但是两个孩子短命了,只有林徽因活下来了。
为了传宗接代,林长民找了二房太太程桂林,另有了 几个儿子。
今后,何雪媛开启了妒忌、抱怨的生存模式。固然林徽因得到了很好的教诲,还嫁给了有钱、有出息、有情的梁思成,也不能改变何雪媛的心态。
当林长民意外过世后,何雪媛就搬进了林徽因家居住,条件也很优厚,吃喝不愁。
在北平居住时,林徽因多番照顾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恒。何雪媛非常气愤,把对丈夫的抵牾,对准了所有的晚辈。
家庭开启了辩论模式。林徽因只能百般忍受,对朋侪费慰梅说:“近来三天,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
在战乱时期,一家人居无定所,生存困顿,可是何雪媛却闹腾不休;林徽因抱病了,何雪媛也只能带来烦恼。
再往后,林徽因先走一步,何雪媛失去了末了的依靠,晚年不免孤苦。
儿子梁从诫谈起母亲林徽因,如此说:“她爱自己的母亲,又恨她不争气......扭曲的人际关系,在精力上深深地伤害过她。”
相对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母亲,何雪媛已经够好了,固然年轻时被丈夫亏待了,但比较自己的幸福晚年,算得了什么呢?女儿孝敬,半子宽容,衣食无忧......一系列幸福,她是视而不见的。
如果把已往的“痛楚”全部带在身上,还高高在上地要求子孙为自己如何做,不是和柳宗元写的“蝜蝂”,结局一模一样?
有的老人,寿命很长,但是日子很凄切。不外是多了一些时间,咀嚼痛楚,这和养生是背道而驰的。

02
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消除内耗。
明代医学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里写道:“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根据人生的变革,找到内耗,然后制止,再消除,晚年的统统都会好起来。
通常,内耗的根源,就是得到太多,舍去太少;知道太多,糊涂太少;想法太多,举措太少;群处太多,独处太少;等待太多,现实太少......
给自己的精力松绑,每一天都是新的,心中无事,浑身自在。
第一,做好减法,轻松舒畅。
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
若你面前有无数东西,你是不知道选择的。如果拿走一样,就以为够了,那就轻易多了,并且你享受了一样东西。
晚清名臣曾国藩也说过:“做人,有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交际上做减法,少看别人的脸色,不必要合群。跳广场舞、打麻将,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何必碍于面子。
经济上做减法,让自己年年有余,有备无患,不因钱少而困扰。关于房子等财产的安排,交给子女好了,少去管。
头脑上做减法,不要把昨天的烦恼,带到本日来,已往了就算了,不计较得失。比方说,兄弟姐妹乞贷,只要还了就行,不计较对方拖延了很久;万一还不起,也慢慢来,血脉情一辈子,急什么。
活动上做减法,不要野蛮锻炼,苛求自己做出年轻人的动作,要和健身达人比美。
家事上做减法,总是能抽出时间,一个人读书,让自己安静。以致能静坐,不担心浪费时间。儿孙自有儿孙福,两代人保持距离,儿孙孝敬你,就当成意外的惊喜。
第二,顺其自然,慢慢变老。
生老病死的不能避免的,如果你害怕过世,总是担忧。
古人炼丹,吃丹药,不能长命百岁,本日的老人盲目喜欢保健品,是一样的原理,可能还粉碎了自己的生命。
明代养生家吕坤也说过:“仁可长命,德可延年。”
对峙善待自己,对峙做好心人,每天都有意义,活少几年,但是幸福更多。
接受自然规律,养护身材也要听大夫的,不折腾自己。

03
稻盛和夫在书里写道:“一个人,最可骇的就是内耗,别人的一句话,会拿出来反复咀嚼;过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这种精力上的消耗,通常比肉体消耗更煎熬。”
养生的关键,是养护精力,提拔生命的代价,不是畏惧身材的变革,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为所欲为。更不要去苛求子女,制造家庭抵牾。
养生也不是整天蹦蹦跳跳,不是费钱去旅游,是注意心田的美,处理自己和外物、已往、未来的关系。
我们来世上,就是做客的,什么都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强行负重前行呢?
往后余生,采取所有的不完美,面向阳光,不见阴霾。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524969540716186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23:11 , Processed in 0.0943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