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回复: 0

从“特种兵旅游”到“City Walk”,在旅游时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复制链接]

40

主题

0

回帖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5
发表于 2023-6-17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界面新闻记者 | 练习记者 代科卉
界面新闻编辑 | 林子人
五一假期已往不久,端午假期即将到临,在履历了相互隔绝的疫情生活后,短暂地走出家门、肉身在场成为人们迫切的寻求。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体现,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6亿,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86亿人次,同比增长46.5%。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游达2.74亿人次。迩来备受热议的“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与高居豆瓣热门小组榜的“抨击性观光协会”,也在向我们显现着旅游正怎样被我们关心与讨论。
风趣的是,在特种兵式旅游这一夸大短时间内举行高强度、多景点、少泯灭的旅游方式走红之后,以慢速度、闲散闲步为特性的City Walk继而出现,这似乎预示着周到的规划又渐渐回归于“浪漫壮游”式的闲逛。
纵然这两种旅游方式看似截然差异,却都扳连到偏离通例这一目的。在长期关注旅游领域的人类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看来,“通过旅游,人可以有限度地摆脱例行事件和一样寻常运动,让感官投入连续串刺激运动,与通常的寻常无奇形成剧烈对比。”如今,旅游不停在流动的现代性中展露新的面目,它似与过往的浪漫壮游挥手告别,但又不停弥漫出怀旧的感情。

旅游小史:从贵族的特权到布衣皆可游

早在前现代社会,西方社会便有了组织性的旅游。不外,那时的旅游,常指向一种社会职位的象征,它只被精英人士所独享,而布衣仍然囿于一样寻常生活的空间内。
最初,旅游的出现与宗教密切相关。13、14世纪,朝圣成为广泛的征象,它混淆着宗教、文化与娱乐,成为一种非标准化的观光。17世纪末,壮游(Grand Tour)在贵族、士绅之间蔚然成风,此时它又夸大旅途带来的学术代价和文化熏陶。
直到19世纪下半叶,旅游才开始民主化,夸大风景观光和个人体验的浪漫壮游(Romantic Grand Tour)开始鼓起,彼时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让感情与感受越发被器重,人们开始寻求愉悦的体验。另一方面,铁路这一现代交通方式的鼓起,让布衣百姓也得以搭乘火车外出度假。
在中国,旅游也履历了布衣化的过程,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汗青学家柯丽莎(Elisabeth Köll)在《铁路与中国转型》一书中指出,好几百年时间里,中国人都在前往各个具有宗教、文化和汗青意义的地方旅游——贩子们举行长间隔商业,官员们的职责也包罗在帝国的各处国土上巡行。其时观光的风险较高,也并未便利,人们为了低落风险,会翻皇历找一个黄道谷旦出行,还会向路神进献贡品。
在宋朝,旅游显现出商业化的趋势,出现了和朝圣相关的观光团、商业旅游安排以及导游服务。柯丽莎发如今这一时期,“宗教朝圣向平凡人,特别是妇女,提供了一个名贵的时机,让她们可以或许离开本身的家庭和社区的限制,尤其是逃出男人的监视,到外貌去观光。”
民国早期,随着中国第一批铁路的启动,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轻易。游客们开始乘火车离开故乡,去往外地举行商贸运动或者学习。在休闲之余,游客也将旅游赋予与工作、教导或者家事相关的使命。学者李思逸乃至在《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想象》一书中提出,“铁路观光作为一种现代履历的发生,与文学展开的互动,对民国时期的主体建构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直至本日,随着高铁、飞机等交通方式不停遍及与媒介技术的迭代,人类的地理移动更加便利,人们的出行与流动已成常态。我们正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 鲍曼(Zygmunt Bauman)所观察到的那般,进入流动的现代社会,这对旅游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

机器化观光:速度加快,疲劳更加

在《铁道之旅》中,德国文化研究学者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提出了“机器化观光”的概念:“通过铁路的个体旅游,个体游客被吸纳进了一个移动货品的有形系统中。”换言之,现代交通工具作育了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
一方面,已往人们在利用低速的、劳动麋集型的始生代交通技术时,沿途的景观是可以渐渐欣赏的,但在现代的观光方式中,游客对于沿途景观的感知,颠末火车这类集成机器过滤,途中的空间被略过,只留下出发地、目的地如许的节点。
另一方面,现代交通工具通过座位安排与新的知觉逼迫实现机器化,通过运行图与不会偏离的路径实现例行化,使得“游客履历的体验,与军事系统化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这加剧了旅游的“机器化”。搭客不再能切实感受到他们穿越景观的气味、声音以及通感等,而这些都曾是观光的一部分。
徐志摩在《沪杭车中》(1923)这首关于火车旅游的诗作中,形貌了现代交通工具怎样冲破“传统的观光空间”,速度又是怎样作用于感官体验的:
急遽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乡似的分明,暗昧,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对于旅游与速度的关系,沃尔夫冈乃至断言,“观光是否会变得无趣完全与观光的速度成比例。”速度的增加产生了大量需要视觉举行处理处罚的可视影像,这不但会增加游客的疲劳感,更大概使得观光者的凝视转向取代品的景观,如书中的景观。
当下,旅游加快已经成为事实,“特种兵式旅游”应运而生。游客们挤出有限的时间,从一个航站楼、高铁站赶往下一个交通枢纽,穿梭在天下的各个空间,疲劳感天然被加码。更进一步的,“书中的景观”变成了“手机里的景观”,“独特的沿途风光”也被“可复制的打卡点”所取代。
在《游客的凝视》中,这种征象被约翰·厄里与乔纳斯·拉森归结为“后旅游主义下‘光晕’渐渐失落”。随着旅游的产业化,举世旅游景点数目攀升,就连寻常运动的场合,皆以旅游模式加以重整和规划,宛若主题情况一样平常,但随之而来的是,旅游景点的同质化,旅游运动也越发单一,出现“反光晕”的结果。于是,有人怀旧般地追忆起“都会闲步”(City Walk),试图在不预设目的的闲步中重寻浪漫。
但无论怎样,如今的游客越发清楚,观光旅游的本质变成了商品,要出门旅游,他们就得一次又一次地列队。人们也明确,他们不外是大众消耗者中的一员,他们在网上找的旅游攻略、手里拿的景点先容,不外是包装精致的流行产物。

尾声:从一样寻常生活出逃,在旅游符号中迷失

“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曾一次又一次誊写观光,在他的笔下,路上的癫狂不是目的,而是把灵魂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得到精神再生的方式。
《在路上》中,主人公萨尔在困顿之下,抛弃校园的闲荡生活,跳上沿途卡车,浪迹于66号公路。一起上他与同伴痛饮,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在疯狂的公路之旅中,表明对虚无的反叛。《达摩流浪者》中,主人公雷蒙背上背包,遇上引路人贾菲,他们一边禅修一边灯红酒绿,也潜行于田野、纵情“雅雍”与马特峰、孤凉峰的超拔洗涤,发出“永世年轻,永世热泪盈眶”的感叹。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之旅,掺杂着扫兴、迷茫,也构成了一次隆重的逃走。这种逃走与本日的观光不尽相同,但又相相互连。如果细读关于特种兵式观光的讨论,不难发现此中喘气的意味——面临无尽的事物与有限的时间,人们抨击性地安排上一个又一个景点,“快、准、狠”地阔别让人焦急和疲劳的一样寻常生活。
同时,“抨击性”也暗示出对封闭生活的逃离。在已往三年的疫情生活里,人们困于本身的一方空间,面临远方的风景只能假造在场。正常秩序的回归,让人们高呼“我要把我失去的三年齐备拿返来”,并像不知疲劳一样平常,一次次起程抨击式观光。City Walk则更似一种积极的抵抗,它尝试看破如今机器化旅游的真面目,执拗地通过闲步,切身感受都会,与人邂逅。
如今的旅游大概不再是发生在特定时空内的纯粹体验,而颇有一些“符号经济”的意味,就像康奈尔大学比力文学教授乔纳森·库勒(Jonathan Culler)所形貌的那样,人们“四散各地,分头探求各式各样的符号,非要见识法式作风、范例的意大利举止、代表性的东方景致、标准的美式高速公路、传统的英式酒吧。”但当人们用“打卡”的方式审察面前的景致,却也流暴露一种不屑——人们不再能被景观震慑,由于它早已失去了光晕。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参考资料:
《铁路与中国转型》:[德] 柯丽莎著,金毅译.江苏人民出书社.2023.
《铁路与中国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文化想象》:李思逸.2018.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著、金毅译;上海人民出书社:2018-7
《游客的凝视》:约翰·厄里、乔纳斯·拉森著;黄宛瑜译,格致出书:2020-9.
《达摩流浪者》:杰克· 凯鲁亚克 著、远子译;今世天下出书社:2022-3.
Culler, J. (1981) "Semiotics of tour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4478931967585541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5 00:53 , Processed in 0.11364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