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古镇旅游何时不再“抄作业”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0

回帖

5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3
发表于 2023-7-28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深度旅游的独特载体,古镇为体验传统生存方式、感受州里风土民情提供了独特场域。但随着旅游开辟的深入,一些媒体也留意到,不少古镇的面目在贸易力量的塑造下愈发趋同,仿古修建大同小异,小吃餐饮“千镇一面”,“审古疲劳”让很多古镇丧失了美感和美誉。
文旅开辟,研究先行。在很多古镇的文旅设计中,缺乏底子研究,古镇的代价没有得到充实阐释,后期的旅游开辟只能依靠“编故事”“抄作业”“加美颜”等方式来为古镇景点的标识和讲解填补内容。事实上,“十里差异风,百里差异俗”,每个历史古镇的环境风貌、格局规制、修建立计和民俗传统也都有其独特之处,须要深入调查和综合研究来展现其特有代价。比如,被认为在文旅体验上多有雷同的江南古镇,其个体的选址设计、发展朝向、市镇格局都与所在区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古镇的布局、面目不是一次性形成的,其现状均为“古今重叠”,梳理古镇历史应当首先借助系统调查和方志研究,理清差异历史时期的格局变革,为古镇的文脉发掘找到底子代价依据。古镇的焦点区变迁、功能分区、市场分布等都是后期文旅规划须要先行研究的紧张问题,系统的民俗文化调研将为地方文旅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展示内容,在一砖一瓦、一餐一饭中讲好“小城故事”。
古镇旅游,胜在体验。古镇的山川没有那么壮阔富丽,但密切可感,古镇的魅力就在于融合的美感和沉浸的体验。社交媒体上常见的关于“古镇不古”的会合讨论,表现了游客对于古镇原生态体验遭到不良旅游开辟破坏的不满。修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中国古镇文化的特色所在,文旅开辟需注重对古镇自然环境的庇护,避免简单移植其他文旅项目大广场、大草坪、大展馆等设计,在古镇的主体修建之外,也当科学规划、妥善保护古镇周边的山形水系,留住古镇幽静、古朴的历史风貌;古镇的民俗风情维系着古镇的“活态感”与“烟火气”,维系着游客最可感的古镇色彩、味道和声音,大规模迁徙原住住民、过分引入贸易设施的古镇开辟模式,已经让浩繁注重旅游体验的游客“用脚投票”,尤当引以为戒。
古镇新生,重在创新。近年来,青年游客的旅游偏好更新迭代,社交媒体的打卡风潮、美食风味的吸引热度、闲步旅游的特色线路都为古镇旅游提出了新命题和新挑战,须要古镇文旅的管理者在旅游宣传、谋划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发掘上风、凝练特色,通过新媒体把古镇的特色美感和体验论述好、传播好。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和扶持有特色的青年创意群体参与古镇设计和文创谋划,为古镇发展聚人气、增活力,推动古镇遗产保护和创意开辟的融合共进。
范星盛
泉源: 中国青年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6066128863975890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5 13:33 , Processed in 0.08518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