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0

当你被“附近的人”孤立的时候,别去合群,要保持这三种心态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0

回帖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94
发表于 2024-2-5 11: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附近的人,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按照缘分,可以分成血缘、地缘、业缘关系。
按照圈子,可以分成同路人,陌路人,仇人。
为了生活,许多人习惯性合群,盼望从群里得到好处。可是你的卑微,无法换取别人的感动,还会让别人变本加厉地伤害你。
当你挤进别人的群的时候,就像挤进别人的伞下,表面上得到了别人的关照,实在伞的边沿,雨水更多,让你的衣服湿得更多更快。
因此,被孤立之后的正确做法,不是合群,而是保持好的心态,顺势而为。

01
保持“我不求你”的心态,学会靠自己。
那些孤立你的人,从心眼里,是瞧不起你的。你做得再好,他也是给你一个“哼”字。
如果你要求那些人办事,肯定是办不成,还会被奚落一番。
被吃闭门羹,这是寒了自己的心。如果你抱着不求人的心态,就不一样了,你会懂得,什么是“反求诸己”。
人有了价值,自然会有“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局面,但是此刻的你,不在乎什么群体了。
宋朝时,有一个隐居的人,叫许我,只管种好自己的地,读好自己的书,和质朴的村民攀谈。
宰相听说了许我的本领,就请使者去邀约他来家做客。
许我骑着驴子,逐步悠悠到了宰相府,门卫拦住他:“下来,哪有骑驴进宰相府的?”
许我转身就走了。
有使者来追他,他回敬了一句:“我也不求宰相,就算了。”
别人的家,门庭若市,但是和你没有关系,你何必去凑热闹。
如果你细心观察,还会发现如许的实际——你提着很贵重的礼物去拜访某个热门的人物,对方说了几句虚伪的话,然后把你晾在一边。下次见面,人家都记不得你的名字了。
你自认为很贵重的礼物,在别人面前,一文不值。因为别人比你富有多了,家里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很贵。
想一想,你拿一百块钱给富豪,富豪会给你面子吗?这不是自讨败兴。
可是对于你来说,一百块钱是几天的生活费,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照旧把一百块钱留下来,作为自己致富的资本吧。拿钱求人,就是“打水漂”。
暗自对孤立你的人说,从今今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02
保持“假装不知”的心态,自由安闲地生活。
有些人,摆明白在孤立你,但是你又不能不见他。比方说,一个单元的同事、家里的兄弟姐妹。
经常访问面,但是相互有隔阂,是怪难受的一种相处模式,你自动和对方攀谈,套近乎,反而会被对方挡回去。
也有人,给你使眼色,体现“不友好”。你接洽了他的眼色,就不舒服了。
有如许一个观点——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在看你?
把别人对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看他”。
反过来,你会想到如许的场景:对方总是在挤眉弄眼,说风凉话,你却一脸的不屑。对方的做法,不外是丑陋了自己的脸而已。
不回应,恰是对厉害的回应。
从前,白隐禅师被当地一个布商的女儿诬陷。
女子说,是白隐导致她怀孕。还把孩子丢给了白隐。
人们都认为,白隐太缺德了,纷纷孤立他。
白隐用米粥,抚养孩子,不争不辩。
过了几年,女子承认,是她和另一个青年擅自定终身,生了孩子,和白隐无关。
白隐回复:“是如许的吗。”然后把孩子交给女子。
最好的人生,不就是——无惊无宠过一生。
许多时候,你惆怅、痛苦、无助、无奈,就是因为你在乎别人太多,失去了自己的定力。
当你摆出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的时候,你会发现,眼前的一切,都是风景。那些孤立你的人,在演戏给你看呢。

03
保持“距离为美”的心态,不被烂人烂事胶葛。
有句很恶心的话:“别去踢一坨屎,只会让你的鞋子废掉。”
看到浑浊的东西,你找机会,走开,眼不见为净。
如果你靠近了,那么一次次受伤害的人,就是你。
明朝末年,将军卢象升积极抵抗清军,可是主和派却孤立他。
兵部尚书杨嗣昌,担心他夺走自己的位置,也站在主和派,在清军袭击明朝的时候,只是给了一万士兵。
卢象升战死疆场之后,杨嗣昌给他扣了一个帽子——怯懦畏战。
从家国情怀来说,卢象升的选择是对的,但是从人情来说,他应该远离官场,保全自己,也不让家庭失去顶梁柱。
既然一个群体容不下你,那就走远点,你可以另辟蹊径——东方不亮,西方亮。
脚在你自己身上,去哪里,终极你自己说了算。
记着,不属于你的伞,别去躲雨;不属于你的菜,别动筷子。
汪国真在《鹰》里写道:“你是孤独的,孤独方可傲天下。”
学会了自动孤独生活,你会酿成雄鹰,一个人也能一枝独秀

04
春天来了,百花开了,你是此中一朵,格外热闹。
后来,你发现,站在百花丛中,你一点都不突出,倍感孤单。
再后来,许多的花都凋落了,你因为失去了人气,心生悲凉。
做一朵在深山里的兰花,没有人发现你,但是你却怒放,和溪流相近,却互不干涉。
人这是,陪你最久的人,就是“你”。
诗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终于明确,独行,最自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065468804641641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4 22:52 , Processed in 0.1013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