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回复: 0

过了中年才发现,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家庭,差距很大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0

回帖

41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5
发表于 2024-1-20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到场了一次初中同砚聚会。
都是70后,但有人做了爷爷奶奶,有人的孩子才五六岁,多数的同砚,孩子上高中、大学。
谈起生孩子这件事,好像大家都有话说,说得都有原理。
细细想来,关于孩子的到来,牵扯着年轻人的婚姻观、育儿观,还和家庭的经济实力,小夫妻的感情稳定等,是密不可分的。
固然,也有人主张过丁克生活,以为孩子就是累赘,不如过好自己一辈子。

01
同砚小英,二十岁就结婚生子,家中女儿也出嫁了。
四十几岁就做了外婆的她,侃侃而谈,一半痛楚,一半欣喜。
痛楚的是,当年自己不懂事,就被父母安排了婚姻。结婚之后,才发现家里很穷,买奶粉的钱,都是借的。
等孩子上学了,小英才出去打工,逐步提拔家庭收入。但是打工的时间,对于孩子的教导,又跟不上了。
小英外出,孩子就只能交给公公婆婆管理,属于留守儿童加留守老人的持家模式。
现在,虽然小英做外婆了,但生活也不见得轻松。要帮女儿带娃,还得倒贴钱。毕竟女儿半子的收入不稳定,还在刚刚创业期间。
同砚老张,对小英的生活,却倾慕不已。
老张说:“看看我,快五十岁的人了,孩子才六岁多。前些日子,我还打算生二孩。家里人都反对,如果再要一个孩子,那就意味着我七十岁,孩子还在上学,是否承担得起,也确实是大问题......”
忽然想起《蜀鄙二僧》的故事。
蜀国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富和尚要去南海,准备了多年,还以为钱不敷用,怕路上遇到意外环境。因而,迟迟不动身。
穷和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一瓶一钵就出发了。很快抵达南海,又回到了蜀国,向富和尚讲解一起上的风景。
富和尚听了,暴露了惭愧的样子。
文章里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看来,变乱的轻易和难度,不仅仅是变乱自己,还在于我们对变乱的认知。
人的本能,是畏难的,不乐意受苦的,而现实却逼着我们要受苦。
早点生孩子,晚点生孩子,着实是受苦的早晚问题,也是我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认知问题。

02
接洽家庭的实际环境,可以发现,早生孩子、晚生孩子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带娃:早生孩子的家庭,父母多半可以帮助带娃。一些家庭,公公婆婆和外公外婆都争着要带娃。
因为小夫妻结婚,生娃早,就体现了“娃是老大”的好处。现在,一大家人,就一个娃,谁不喜欢,谁不心疼。
再说了,家里的老人,也不算太老,带娃的精力是很富足的。
晚生孩子的家庭,父母帮不上忙,毕竟年龄一大把了。如果父母身材不太好,年轻夫妻就真正感触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在孩子和老人之间,往返奔忙。
就是老父母身材还行,但是大家庭有了几个 孩子,带娃也是力有未逮。乃至因为带娃,引发家庭矛盾,帮谁都不符合。
其二,关于赢利:早生孩子的家庭,在孩子降临的时间,经济上是不太乐观的。固然,有老父母的帮衬,就另当别论了。
荣幸的是,在二十多岁就有了孩子,到三十岁就可以真正去创业或者打工,幸福的将来,在背面。
晚生孩子的家庭,积累充实,但是也面临一个问题:如果三十五岁之后生孩子,一旦因此失去了工作,再找工作就难了。
毕竟,真正财富自由的家庭,不算多。而且,家里多了几个孩子,把原有的财富结构会冲破,大概倒逼着小夫妻再去拼一把,原定的“轻松生活”,每每会冲破。
其三,关于婚姻:许多小夫妻,婚姻并不牢固,以为有了孩子,就可以天长地久。事实上,有孩子不便是婚姻稳定,几个孩子的家庭,也会闹离婚,该离就离。
也有许多年轻人,为了孩子,一直哑忍,认为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从而苦了自己。
晚点要孩子的小夫妻,就差别了,他们相处了多年,在婚姻非常稳定的环境下,再决定如何持家。有了孩子,反而有了“中年得子”的幸福。
其四,关于养老:想一想,当夫妻在六十岁的时间,孩子是十几岁,养老和养娃的两种压力,摆在眼前。靠孩子来帮助养老,这样的愿望,多半是要落空的。
如果六十岁的时间,夫妻做了爷爷奶奶,养老就轻松许多了。虽然也要带娃,但是带的是孙,是帮助,而不是全权。

03
如何正确选择生孩子的年龄。
对于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有精准的答案。主要还是理论接洽实际。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自己的环境。但也一些大家可以一起参考的模板。
首先,看人的缘分,别为了孩子而强求婚姻。
只要缘分来了,孩子的到来,会进一步促进缘分。那些闪婚之类的环境,应该大家都不太主张,毕竟遇到品德欠好的人,就贫苦了。
然后,多沟通,一家人告竣共识。
把带孩子,生孩子当成一个系统工程,老父母、年轻人都尽己所能,乃至兄弟姐妹都搭把手,那就轻易多了。
孩子有人管,家里的年轻人也放手去赢利,家庭肯定会越来越好。
最后,别准备太充实,筹划赶不上变革。
不要坐等家庭达到什么条件,再考虑孩子的问题。家庭的环境,社会的发展,都布满了变数,顺势而为就行了。
莫言在《蛙》里写道:“人一辈子生几个孩子,都是掷中注定的。我母亲说,这还用得着你们筹划?我看你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只要夫妻感情好,孩子的变乱,顺其天然,不必刻意安排。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966136347376080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20:25 , Processed in 0.0919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