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0

养生的止境,是养习惯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0

回帖

37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6
发表于 2024-1-17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生,
就是造就健康的生存习惯。
作者:洞见yebo
在这个节奏变快、精神压力巨大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存方式。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很认同张其成教授的观点:“养生,实在就是造就健康的生存习惯。”
好的身体,从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
想要活得健康,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滋养,和对身心内外的点滴呵护。
最好的养生之道,就是造就你的好习惯。
1

英国医学团队,曾做过一项令人震动的睡眠实验。
他们一连5天,观察每天只睡6小时与睡满8小时的人,记载下他们的面容会有何变化。
结果显示,睡眠富足的人精神状态精良,而睡眠不敷的人像是老了10岁。
富足的睡眠,是最好的养生方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曾如许解释“睡眠”的益处:
富足的睡眠,能进步你的影象力,增加你的魅力;让你保持苗条;


掩护你远离癌症和老年痴呆症;降低你心脏病、心梗和糖尿病的风险;


除此之外,它还能让你感觉更快乐,不抑郁,不告急。
好好睡觉,就是对身心最好的治愈。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繁忙的机器,超负荷运行,只会缩短它的生命周期。
唯有以富足的睡眠来滋润和调养,它才气恒久地运转下去。
睡好了下半夜,方能过好下半生。
每晚11点前睡觉,多为身体充电,把身心调成饱满的状态,就是对本身最大的善待。
2

马约翰说过:“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法门。”
人的身体像一湾水,恒久不动就会变得腐臭,流动起来,才气迸发生机。
西安的黄须进大爷,从小就喜好运动。
上学时,他喜好打球、跳远;工作后,只要有空他就去游泳。
2000年退休后,他每天早上,都要去跑上400米,风雨无阻。

如今他已83岁高龄,身子却仍旧硬朗,健步如飞。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曾有研究表明:“坚持有氧运动能将生理朽迈推迟12年。”
不运动不爱走路的人,只会随着年龄增长,徐徐丧失活力。
而爱运动常常走路的人,就是在和时间竞走,帮你有效抵抗朽迈的侵袭。
别光顾着为生计奔忙劳碌,忘了关心本身的身体。
从现在起,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10分钟,去跑跑步,打打球,哪怕只是做做简朴的拉伸。
坚持下去,让身体动起来,你终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3

耶鲁大学曾做过一项观察研究。
研究人员对3635名年龄至少50岁的参试者,举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观察。
他们将参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人员平常不读书,另一组人员则坚持每天阅读。
末了结果显示,与从来不读书的人相比,每周读书3.5小时的人,均匀寿命延伸近两年,而且早亡风险也降低了23%。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天下的营养品。”
书籍是世上最自制的补品和疗效药,阅读的养分,能够帮我们防御疾病,抵抗朽迈。
读书,能够帮我们活动脑筋,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顺畅,还能疗养情绪,将我们的身心调成饱满的状态。
除此之外,书籍更能滋补心灵,帮助我们提拔内涵能量,让生命布满阳光。
读书是富养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每天睡前,请阅读30分钟。
多读点书,身体就多一分调理;多增点聪明,心灵便多一分滋养。
4

有人曾问蔡澜:“如果遇到困难,遇到烦恼,你会怎么做?”
蔡澜回答道:
我会去看《笑话三百篇》《幽默人生》,每天对着镜子“哈哈哈”大笑三声,一天的烦恼就没有了。
也正是常常笑,如今已是八十多岁的蔡澜,仍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
西班牙医学会曾研究过笑与长寿的关系,结果发现,那些开朗爱笑的人,比平常看上去不爱笑的人,寿命更延伸了35%。
笑,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面临波折,坦然一笑是一种豁达;遇到咒骂,笑而不理是一种地步。
与人发生争辩,低头一笑是聪明,被生存刁难,欣然一笑是态度。
人生道阻且长,人活着,活的就是一个心态。
你若没精打彩,生存自然就布满阴霾;你若微笑前行,则处处都是风景。
凡事多笑一笑,烦恼会拜别,哀愁会消散。
保持美意情,每天多笑频频,笑口常开,就是天下上最自制的养生药。
5

道教全真派传人张至顺道长,活到了103岁。
曾有人向他讨修养生法门,他回答说,心存善念,老实待人。
一个多行善事的人,每每能够远离病祸,以品德不停蕴养本身的身体。
季羡林先生一生以慈悲待人,与人为善。
有一次,他的学生写一篇论文,需要查阅一些古代的刻本。
但由于刻本贵重,图书馆的人不肯将它借给一个学生。
季羡林当时是北大校长,知道这个过后,二话不说就抛下公务,陪着这个学生去了图书馆。
直到学生录完卷子,季羡林都没有敦促一句。
正是由于他的不停行善,才使得他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活到了98岁。
《大学》里说:富润屋,德润身。
有品德的人,行事磊落,精神开朗,从而气血和调,终极得以健康长寿。
今后,多行善事,给他人提供一份温暖与关怀。
心怀慈悲,以仁爱待人,以宽厚处世,你的身心才气达成内外调和的状态。
行善多了,自然心境平和,百病不生。
6

医学家努尔基奇通过研究,得出了一张“身心对应表”,他发现:
愤怒会催生疖子;


恒久的情绪题目没有办理,则和高血压有关;


忧郁不乐、思想呆滞不流通,和血液病有关;


背痛是缺乏精神的支柱和财务的支持;


恒久忍受心田深处的忧伤与愤怒则和癌症有关……
当代医学也发现,长期处于焦虑、恐惊、悲哀等情绪中,这些坏情绪会以一种慢性、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终极摧毁你的身体。
人的身体状态,大都是情绪的外在显现;全部身体上的病,都是不良情绪种下的毒。
学会定期给情绪做个检查,通过疏通,及时清掉负面情绪。
难过的时候找几个朋友倾吐;焦虑时可以通过冥想来解压;抑郁的时候不妨闭上眼睛睡上一觉……
让种种坏情绪从心中流过,从身体中流走。
及时劝导,有效排解,清空全部的负面情绪,才是对身心最好的调养。
7

《古今医鉴》中说:“心劳则百病生,心静则万邪息。”
一个人总是思虑太多,心有千千结,让心神不堪重负,终极难免会积忧成疾。
凡事别往心田搁,心神清静,才气身康体健。
中医泰斗李辅仁,已经104岁了,身体仍旧坚固,牙齿一颗没掉。
他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念、不思、不想”。
李辅仁大半生都在受罪,曾被下放到贫困山村,也曾被人毁谤陷害。
然而不论遭遇什么,他都毫不在意。
他曾说过,小事不消计算,已往不必挂念,寡思善忘,每个人都能活得惬意。
正是这份豁达的心态,让他越活越精神,始终保持健康。
曾国藩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任何事都郁结于心,只会让人茶饭不思、形容枯槁,若能想开看淡,自然能气顺身健。
少点思虑,心中无所挂碍,你才气避免过多的焦虑,让身心保持通畅的状态。
凡事不多思,不多虑,把精神养好了,胜过凡间全部灵丹妙药。

中易堂国医馆翟红斌先生说:“养生,贵在守常。”
所谓守常,就是将养生一点一滴地融入一样平常生存。
这些薄弱的改变,经过期间加持,终极都会化为滋润身体的养分。
读懂以上7个小习惯,养成规律作息,没事早点睡,有空多运动,平常少思虑。
调养好身体,安顿美意田,你自能劳绩一个健康且充实的人生。


来源:洞见
编辑:王娜
责任编辑:牛栋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2496283745227626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23:22 , Processed in 0.0950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