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近悦远来,陇原墟落绽放“漂亮经济” 甘肃夏季墟落旅游一线见闻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0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3
发表于 2023-7-5 1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河西走廊到黄土高原,从“陇上江南”到甘南草原,盛夏的陇原墟落如同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东西延绵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景观带上。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甘肃下大力气叫醒甜睡在陇原墟落的漂亮风景,拓宽山乡群众增收渠道,探索出了一条“漂亮克服贫苦”的墟落旅游发展之路。现在,甘肃正以景区扩容升级、文旅新场景营造等多途径持续强大墟落旅游业,使其成为新时代促进墟落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美财产”。
古韵乡愁绽放“漂亮经济”
盛夏季落,“蓝调”夜幕到临。隐匿于秦岭南侧褶皱里的中国传统古村落朱家沟收敛了白天的湖光山色,显得寂静又秘密。漫步万籁俱寂中,黛瓦泥墙的古建民居与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相得益彰,潺潺溪流将依山错落的村庄对半分开,一座泛着橘色灯光的廊桥又把两边串联,一步一景,皆是最抚人心的归园田居情形。
这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漂亮墟落,带给游客最极致的古韵乡愁审美体验。
差别于人们印象中干旱乏绿的甘肃样貌,陇南市全境属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润,丛林覆盖率高,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陇南“千万工程”推进更有底气。近年来,当地持续开展“拆违治乱”举措,统筹推进茅厕、垃圾、风貌革命,建成2000多个人居情况优美的漂亮墟落,一批宜业宜游的墟落旅游树模村也应运而生。
2016年,按照古村修复型开发的朱家沟村完成了漂亮墟落建设,并成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村庄变漂亮,绿水青山就成了最大的资源。”2016年,“东北媳妇”曹艳跟随丈夫朱彦杰回到他的故乡朱家沟,开办了全村第一家民宿“五福临门”。他们用“采菊”“东篱”等富有诗意的舒适客房和椴木木耳、柴火鸡等乡野鲜味招待八方来客,闲暇时间则陪客人喝茶谈天,听鸟叫蝉鸣。
四周林木环绕,山野莺啼燕语,曲径通幽处石碾、石磨等旧时农耕文化符号触手可及,朱家沟仿佛是凝固了时光的世外桃源。
“客人们来了都很喜欢我们这里,他们说朱家沟真是一个适合发呆、让人忘记烦恼的地方。”曹艳说,朱家沟没有过多商业气息,古朴的风貌反倒能唤起乡愁、缓解焦急。
2019年,朱家沟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1年,“五福临门”民宿入选全国首批甲级民宿。
“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走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朱家沟,遇见自己向往的生存,也为世代蜗居深山的村民换了个活法。”现在已是朱家沟村财产发展“领头羊”的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说,朱家沟景区年游客接待量从2017年的8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68万人次,超高人气带动周边20个村近5000人融入墟落旅游财产链,其中固定从业者人均旅游年收入可达12800元左右。
开门迎客绽放“漂亮经济”,文旅融合汇聚山乡巨变之光。听闻朱家沟村西南20多公里有一个新打造的墟落旅游树模村,记者欣然前去拜望。
斜阳下,沿途绿化带蝶舞纷飞,溪流水面波光粼粼,采访车行驶在平展的旅游公路上,不一会儿目的地便映入眼帘,村口条状标识牌上写着:山根村——文旅康养财产开发型漂亮墟落。
山根村中心并非一片广场,而是由青石板筑起的九层平台,每层平台通达各自街角人家。拾级而上,处处是巧思。昔日喂猪的石槽本日盛满鲜花,两块磨盘拼装上木板竟构成一把长椅,农家舀水的马勺画上戏曲脸谱往墙上一挂,活脱脱一件艺术品,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令游人啧啧称奇。
“从前的山根村可不像现在这般诗情画意,村里近百座老房子年久失修,路是烂泥路,家家户户散养的猪满村跑,就在2019年尚有下层干部下村时被猪撞了一身泥。”康县长坝镇镇长王光星道出了山根村旧时面貌。
2021年,当地投入500多万元补齐底子办法短板、改善人居情况,柏油马路环绕全村,青石步道贯穿大街小巷,老旧房屋焕然一新,抖落灰尘的山根村如同涅槃的金凤凰一般光彩照人,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嬉戏。
推门而入,院落里叠石成山水自流,绿植花卉造景美,台阶上传统木楼的门窗被玻璃材质的落地门窗取代,古朴雅致中透袒露一股轻奢风。为了破解“人旺财不旺”困难,山根村打造了这座叫“桃园喜居”的高端佳构民宿。
“2021年,我们对这座因地震坍塌而荒废的大宅院进行了提升改造,共建成了4座高端民宿、1个音乐酒吧和1个茶餐厅。”梦里山根旅游管理公司负责人葸志涛说,自“五一”假期试业务以来,订单源源不停,仅一个月业务额就突破10万元。
葸志涛告诉记者,不久前,一支来自知名大学的研学团队入住桃园喜居,他和同事们认真筹划了接待方案,力图让远道而来的师生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朱家沟、山根村一样的陇原古村落走出深闺,让漂亮不再“孤芳自赏”,变独特风景成致富“钱景”。
“甘肃墟落地域广阔、生态优美、民俗淳朴,原始纹理保存完整,发展墟落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韵味独具的乡土文化、生态完整的后发优势。”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先容,“十三五”期间,甘肃以景区带动型、城镇辐射型、财产依托型、通道景观型、墟落休闲型、创意主导型等6种开发模式,打造了1270个墟落旅游专业村、310个墟落旅游树模村,墟落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幅25%以上,撑起了甘肃旅游业的“半壁山河”。2022年,甘肃省墟落旅游游客接待量8938万人次,实现墟落旅游收入265亿元。
打造文旅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
夏季炎炎,坐落于天水市区南山顶上的中国漂亮休闲墟落李官湾村迎来一波又一波消暑纳凉的市民和游客。今年刚开业的楠山李露营烧烤基地,依附“露营+”的新玩法火出圈,迅速成为当地周边游市场“顶流”。
四周草木葱郁,一张天幕下,31岁的天水市民赵思路和闺蜜正坐在椅子上煮茶,享受午后惬意时光。
“我们是从抖音上刷到这儿的,很喜欢这种户外露营的氛围,有空就想过来体验一下。”赵思路说,平时忙于工作,像这种建在城市周边的露营基地,是她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楠山李烧烤露营基地负责人李恒先容,原本筹划“五一”开业,不料随手拍的一张基地新貌图片引爆了微信朋友圈,在朋友和熟客敦促下他们提前1个多月开张,现在12顶网红帐篷、3张天幕、4间雅座多数时间都满“房”。
“气温越高,买卖越火爆。”李恒说,他信赖随着城区气温升高,还会有更多人来上山享受露营带来的清凉。
千村一面不是景,一成不变难存活。墟落旅游从最初形态向更高层次转型,一定会镌汰一批谋划管理不善、旅游消费场景乏味的谋划主体,唯有深挖特色,不停创新场景和谋划管理模式,才是墟落旅游制胜之道。
间隔陇南市区100多公里的武都区裕河镇,地处甘肃裕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区域,丛林覆盖率达90%以上。监测表明,这里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36000个,是陇南高山茶三大优质主产区之一。
走进裕河大景区建设现场,发掘机、铲车发出轰鸣,沙土车往返穿梭在滨河公园工地上,公路边的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现在正在开展装修工作。
“川金丝猴、生态氧吧、裕河茶叶是我们裕河的三张金手刺,也是我们发展文旅融合,建立差别化竞争优势的最大底气。”裕河镇党委书记杨磊说,2021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裕河镇整合资金1亿元正式开展裕河大景区建设。现在,川金丝猴保护研究教导科普基地、生态滨河公园、茶博园、水上舞台、万家灯火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预计将于8月底全部投入利用。
“以后,游客进入裕河大景区,白天可以观赏川金丝猴,体验茶旅逸趣,夜晚可以泛舟湖上举杯邀明月、对酒当歌。”杨磊说,眼下一张景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游山水画境的漂亮图景正在裕河大地徐徐睁开,未来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秘境小冷静会出色亮相,成为远近著名的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热门目的地。
在陇南,依托独特生态自然景观发展旅游的上限可以很高。
位于陇南市宕昌县的官鹅沟大景区集丛林湖泊、峡谷瀑布和高山草甸等景观于一体,四序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生态自然景观旅游最佳目的地”。2022年7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停止5月底,官鹅沟大景区主要旅游指标突破汗青同期记载,游客接待量1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0.03万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85%和152%。
“官鹅沟大景区是甘肃7个国家5A级景区中唯一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入选的景区,为做大做强陇南生态旅游财产树立了模范,提供了可鉴戒的发展模式。”宕昌县官鹅沟大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罗刚说,官鹅沟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最大的启示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表示,陇南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构建“大景区+全域游”格局,依托官鹅沟5A级景区,串联全市17个4A级景区和2000多个漂亮墟落,把发展旅游业与开发生态代价统筹起来、与建设和美墟落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景区创建、业态创新、品牌培养、推广营销、服务质量提档升级,积极把陇南建设成为西北知名康养目的地、中国墟落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树模市。
近悦远来文旅助力共富
晨光熹微,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七彩丹霞从梦中醒来壮丽如画。景区外,旅居于丹霞小镇的四海游客抖擞精力,即将踏上新的行程。
“住在景区边上,一家人不用匆忙赶路,日落时分有幸遇见‘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最美七彩丹霞,让我们不虚此行。”天津游客刘丽说。
七彩丹霞是古丝路沿线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其辐射带动下,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积极发展墟落旅游,一座底子办法完满、餐饮留宿服务升级的丹霞小镇拔地而起。
“从前我们村是典型的山区贫苦村,现在我们是远近著名的幸福村。”南台村党总支副书记岩学峰先容,依托丹霞景区发展墟落旅游,村上从事宾馆民宿的有130多家,从事餐饮、土特产贩卖等旅游从业职员到达1200多人,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已经到达1.9万元左右。
“现在游客大多数从网上预订客房,7至8月的订单已经有100多单了。2017年收入10万元,2018年收入2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40万元。”从从前负债累累到现在有房有车有存款,“85后”村民宋晓梅是这场漂亮蝶变的受益者。入住游客口耳相传的好口碑让她家开办的“桔子沐日宾馆”订单不停,每天宾客盈门。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财产,就业门槛低、综合性强、方式灵活,很多群众都可以从中增收获益。据天下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增长1个直接就业能带动社会就业7到8人。
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在今年甘肃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夸大,旅游业是典型的富民财产。甘肃要把富民利民作为发展文旅财产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旅富民工程”,让更多城乡群众挣上“文化钱”吃上“旅游饭”,把文旅财产打造成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幸福财产。
盛夏,甘南草原碧绿无垠,蓝天白云下,一排排红瓦白墙的现代化藏式民居沿着国道213线两侧铺睁开来,牧民脸上挂着的高兴笑容像格桑花一样灿烂。
这是初见“甘南生态旅游第一藏寨”碌曲县尕秀村时的印象。据先容,这个昔日落伍贫苦牧民定居点,经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现在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村超一半牧民“放下羊鞭”办起“藏家乐”,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700元提升至2022年的17500元。
尕秀村是甘肃1270个“近悦远来”助力群众致富增收的墟落旅游专业村中的一个缩影。
“不少游客奔着丝路大景区而来,却在‘陇上乡遇’后流连忘返。”何效祖说,甘肃省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墟落,下一步甘肃将深挖墟落特色资源优势,持续创新墟落旅游发展模式,不停推动底子办法提档升级,力图“十四五”期间创建墟落旅游树模县30个、文旅振兴墟落样板村300个,把甘肃打造成西部知名墟落旅游目的地,使墟落旅游成为促进墟落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美财产。(记者郎兵兵 崔嘉琪)
泉源:新华逐日电讯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215143185000090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4 20:32 , Processed in 0.08785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